来源:作者:点击:
立政德重法治,打造清明政治(评论员观察)
以法治和德治并举,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治树护林,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方法论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从法治与德治的角度,深刻阐释了守护政治生态的重要性。
“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如果说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干部的政治觉悟与法治素养,无疑是评价其是否合格的精准刻度。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政德”是始终重要的为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宋代吕本中的名言:“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不难发现,为官清清白白、为政勤勤恳恳、为人慎言慎行,正对应着清、勤、慎的要求。这三德,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治理资源的承续,更为今天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树立了具有时代内涵的价值坐标,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铭记在心。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法治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政治清明程度的一把标尺。一方面,即使是“政德”,也早已从内心道德外化为可检验的制度标准。从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到出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再到推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越来越多曾经为官做事的无形尺度,上升为党纪党规的有形戒尺。另一方面,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全社会法治信仰不断加深,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不再有任何空间。法治素养,成为每一位党政领导干部“基本的知识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以德治与法治为关键词重申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无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过去10年间,重庆两任前市委书记落马,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从更大范围看,这些年,一些地方“塌方式腐败”的险情,令全社会惊诧,更拷问着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能不能抓住“关键少数”?如何形成“头雁效应”?打破所谓“刑不上大夫”,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聚焦“政治生态”,我们对“树木与森林”的关系有了更深刻认识。以法治和德治并举,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治树护林,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方法论。
“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判断,说的正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梳理这几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不难发现,“政治生态”作为一个关键词,始终在线。2014年,在安徽代表团首提“三严三实”;2015年,在江西代表团强调“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2016年、2017年,在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辽宁贿选案后有针对性地谈选人用人。年年讲,常常讲,常讲常新。这样的聚焦已经表明:党内政治生态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尽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依然艰巨繁重。
和自然生态的净化一样,政治生态中出现的问题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解决,而要“多积尺寸之功”。通过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水位与法治水位,以管住“思想”来管住“双手”;通过发挥“头雁效应”,以抓住“关键少数”来管好“绝大多数”,优良的党风政风必然蔚然成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定能持续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