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近日,市依治办召开了平安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工作情况座谈会,全面总结全年平安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工作情况。今年,我市共有12个平安法治惠民实事项目,涉及社会治理、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多方面。这些项目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昨日,记者就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一些项目的实施为市民带来的便利不止一点点。
平安法治惠民实事含12个项目
据了解,今年的平安法治惠民实事有12个项目,涉及创新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做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打造刑事和解升级版工作机制、推行“消防业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多方位实施法律援助全覆盖工程、高标准建成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推进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依法实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试点实施智慧寄递工程、联动开展“送法送政策进企业”专题活动等。
这些项目分别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卫计委、市监局、市邮管局、市发经委等部门落实。
有诉求就找“网格员”
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以反映群众诉求、维护群众权益、破解治理难题为导向,全面创新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工作经验在全省网格化建设工作会议和南通市政法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分别作了交流,
我市将297个城乡社区科学划分为1356个基础网格,将医疗机构、学校、园区、商圈市场、企事业单位等划定为435个专属网格,按省规范统一编码。制定《专职网格员岗位管理规定》《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责制度》等规章制度,实现对各类事项的实时处置、闭环流转。
几个月来,市委政法委多次组织市网格办人员赴开发区青海路社区、海门高新区光华社区、三厂工业园区厂南村、海门工业园区镇南村和卫计委、第二人民医院等试点社区和单位调研指导,对试点工作进行每周通报,交流经验,督促后进;组织举办全市专职网格员岗前培训班和网格化实战技能比武活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升。
“道交一体化”加快事故处理
为了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优化升级交通事故案件办理机制,市法院联合公安交警部门、保险公司,在南通市范围内率先成立了海门市交通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中心,即“道交一体化中心”,打通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信息共享、工作联动。
为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保证办案质量,市法院邀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司法鉴定所等三家鉴定机构入驻该平台,当事人在数据录入后可自行通过平台一键发起司法鉴定程序,方便当事人双方共同参与到鉴定程序中,减少因对单方鉴定意见不服而重复鉴定造成流程拖延、司法资源浪费等问题。
该平台于今年5月31日正式上线运行,市法院派驻多名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调解员。在试运营阶段共受理案件过百件,案件的平均处理期限下降到25日左右。仅10月份,该中心新收案件61件,成功调解31件,司法确认3件,平均调解期限缩短至7~10个工作日,大大加快了矛盾纠纷的化解进度。
据了解,该模式于今年10月份已在全市推广。
法律援助彰显法治精神
“感谢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对我老公的帮助,让我们最终拿到了赔偿金!”不久前,市民徐某的妻子手捧锦旗来到海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原来,之前徐某被机动车撞伤,造成十级伤残。交警部门认定对方承担全部责任,但被告方迟迟不愿赔付。原本就家庭困难的徐某寝食难安,只能来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在了解案情后,市法律援助中心立即指派专职律师曹红霞为本案当事人提供援助。曹律师多次与当事人联系沟通,查阅保险公司基本情况,收集案件相关证据,分析案情和法理。最终案件审理中,双方达成民事调解协议,被告一次性赔偿徐某9.86万元。
今年以来,市法律援助中心结合“走帮服”活动,大力实施法治惠民。工作人员的身影出现在中小学课堂,普及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法律知识;出现在老干部活动中心,维护老年人的切身权益;出现在看守所,保障嫌疑人应有的平等诉讼机会……仅上半年,市法律援助中心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38件,为当事人争取经济赔偿650万元。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