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山东农科院小麦转基因育种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时间:2016-01-28 22:00

来源:作者:点击:

  小麦育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因为可以利用的小麦资源越来越少,而传统杂交育种技术无法实现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近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主持完成的“高效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引进与创新”项目通过第三方评价,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为我国小麦转基因育种技术开辟了新路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这种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不同物种间的基因进行有效组合,拓展基因资源利用范围,为小麦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此前一些仅靠常规育种技术难以达到的目标,目前通过基因工程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就有望得到实现,如利用异源基因提高小麦的抵抗力,培育具有特异营养价值的新品种和实现小麦杂交制种等。

  据介绍,在主要农作物中,小麦属于遗传转化比较困难的作物,转化效率较低、重复性较差、转化规模较小,基因工程育种进程明显落后于大豆、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目前,应用于小麦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就农杆菌介导法而言,由于成本低、基因低拷贝插入几率高,表达效率高而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基因转化方式。但侵染农杆菌后的小麦愈伤组织往往不再继续分化,很难获得再生植株,因此如何建立高效的小麦基因转化技术体系成为世界性难题。

  转基因技术是进行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的有效工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小麦分子育种课题组依托引进的国外技术,再进行深入分析该技术的优缺点,自主发明了幼穗拯救生产转基因小麦的方法。他们通过受体材料栽培条件、农杆菌灭活方法、愈伤组织切割等方面调整优化,使小麦转基因效率最高可达76%,阳性苗率达到100%;他们还对小麦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进行了成熟胚、幼胚、幼穗培养能力的研究,筛选出5个再生能力强的冬小麦品种。目前,该院作物所已建成人工气候室、接种室、培养室等高标准小麦转基因硬件设施,培养了包括6名博士在内的10人分子育种团队,成功研究出适于主栽小麦品种的高效农杆菌小麦转基因技术体系,打造了国际先进的高通量小麦转基因技术平台。该平台将为明确基因的功能、发现优异基因资源、拓展基因的应用范围、加快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基因的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推动我国小麦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科技日报)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