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3天 42万人到两江国际影视城慰藉乡愁

时间:2017-01-04 13:17

来源:作者:点击:

查看图注

大家都在看

进入图片中心

查看原图

元旦3天小长假,由重庆晨报牵头推广的两江国际影视城,几乎成了重庆最热最火的景区。三天的游客总量超过了42万。这样一个刚开街的地方,为什么会成为众多游人追逐品味的地方?今天起,本报就将推出系列报道,从多个维度全面解析两江国际影视城人气爆棚背后所蕴含传递的魅力所在。

有一段记忆,因为悲壮,被整个国家和民族所铭记;有一种乡愁,不仅仅是一种思绪,而是与一个国家紧密联系;有这样一座城市,在硝烟弥漫、国难当头的时候,愈挫愈勇,浴火重生。

有这样一个地方,既能让你见到上千万重庆人的乡愁,也能让亿万同胞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坚韧不屈的抗战历史。这个地方,就是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

一座老重庆,恍若时光倒流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核心区域的两江国际影视城,因《一九四二》、《开罗宣言》等著名电影而进入公众视线,因为逼真而在这个元旦一炮而红,蜚声中外,仅元旦3天就吸引了42万游人。

两江国际影视城复建了新华日报、国泰戏院、国府大楼、苏联大使馆、亨达利钟表行等230多栋老重庆时期的建筑,同时,还原了重庆独特的吊脚楼、水码头、老城门等景观。扩建后的两江国际影视城占地150亩,建筑面积约120000平方米,比之前增加了约5倍。

整个影视城囊括了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的经典建筑和生活场景,把当时的老重庆原汁原味地浓缩于一地,穿行其间,恍若时光倒流,一股重庆旧时故土的市井味扑面而来。

建筑形态多样展现百味生活

漫步在两江国际影视城,只见建筑风格各异,混搭在一起。建筑专家称,这种建筑形态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每一个来这里的游人,他们都能从这里找到老重庆、抗战文化的情感载体。

两江国际影视城里既有国府大楼、总统府、苏联大使馆等抗战时国民政府官邸,也有苏联、美国等同盟国的官方机构,还有十八梯、吊脚楼、临江茶馆等具有本土浓郁市井气息的民居。

那些逐渐颓败、已经消失、只能在光影里见到的老重庆,被一幢幢的建筑复原了,鲜活起来。沿街的码头、商埠、咖啡厅、银行、独栋的官邸、重重叠叠的民居,又显现出陪都及军事重镇的欣欣向荣。

重庆人的乡愁,民族的记忆

“官民混搭的建筑风格和街区格局来源于重庆抗战时大后方的背景。”文史专家称,当时,全国军政文教的重要机构全都迁移到了重庆,各地的士农工商,也大批的来到这里避难,生活物资、战备物资,以及大量的社会财富也都聚拢来此,大家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发动一切社会力量,在原有的城市基础形态上,以夜以继日的“抗战速度”,建造出了由类型各异的房屋所组成的“陪都街区”,快速实现了城市扩容,人口从20万猛增到100多万,于是就形成今天,大家眼前鳞次栉比又各具形态的两江国际影视城的模型。

“重庆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令人热血沸腾!”在两江国际影视城,这就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让游人可以触摸到那段逝去的历史,而更多老重庆人到这里,看到的是自己年少时记忆中的那一个重庆母城模样,是儿时的记忆。

这里,可以系住每一个重庆人的乡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对抗战历史刻骨铭心的记忆。缅怀历史、记住乡愁,来重庆,必来两江国际影视城!

本报记者 唐国利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