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春季峰会举办 专家纵论银行业危机、高水平金融开放与风险管理

时间:2023-05-04 17:01

来源:网络作者:主编点击:

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春季峰会举办 专家纵论银行业危机、高水平金融开放与风险管理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8日电(李佳佳)近期国际金融动荡,新问题、新状况带来了新挑战。为回应各界关切,并提供智库新观察、新思考,“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3春季峰会”以“全球资源配置、流动性危机与金融风险管理”为主题,纵论银行业危机、高水平金融开放与风险管理。

  CLF50联席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在致辞演讲中表示,当前流动性危机充斥全球市场,虽尚未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效应不容忽视,值得中国相关市场警惕。她指出,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风险管理水平越来越成为题中之义。

  就当前形势下如何高水平发展上海金融服务业,汪泓教授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要明确上海金融中心国际化的功能定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发展要牢牢把握国际化定位,统筹发展离岸、在岸两个市场;二是要建设富有韧性、更具活力的金融市场体系,着力提高金融要素市场的深度广度、定价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深入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建设金融对外开放先行区;三是加快完善种类齐全、丰富多元的金融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境内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接受度和影响力;四是提升全球资管中心能级,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五是构建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上海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国际化程度和危机应对能力;六是持续优化国际一流的金融营商环境。

  CLF50学术顾问、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加速演进,在经济金融领域呈现全球资源配置成本上升、流动性收紧、金融风险加大的新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增长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他强调,中国金融体系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也更好满足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全球金融格局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指出,浦东改革开放33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准、维护金融系统安全、提升金融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是“双城驱动,两翼齐飞”。4月10日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正式落地将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转变,助力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CLF50联席主席、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回顾了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始末,从银行资产负债的角度对当前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仍起主导作用,而银行资产又以信贷为主,导致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贷风险。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不断上升,信贷风险的势能正在加大。近几年得益于较好的经营效益,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核销尚能承受,但随着银行利差收窄、盈利下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房地产市场复苏乏力、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以及全球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银行资产负债失衡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他指出,当前经营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银行“借短放长”的经营模式没有变,硅谷银行的前车之鉴,我们需要高度重视。

  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就“当下银行业如何强化全风险管理”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从近期西方个别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来看,主要是存在“三无”:一是家中无粮,SVB备付金率远低于一家稳健银行应有的水平;二是手中无牌,面临着史诗般的暴力加息周期,没有采用利率掉期等足够的对冲手段;三是心中无数,由于放松对中小银行的监管,缺乏必要的压力测试场景。

  他强调,在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一要严格遵循“三个三性”,即金融机构高杠杆性、强脆弱性和负外部性,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二要坚守“现金为王”的铁律,流动性是生命线,要适当保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加强流动性管理和监测。三要强化逆周期思维,以科学资产负债表的确定性,来应对外界各种冲击的不确定性。他认为,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会相互传染、相互强化甚至叠加,监管部门要树立全风险管理理念,在对一家金融机构风险进行监管和监测的过程中,不能把风险孤立或割裂开,必须放在总体风险管理架构下研究和设计监测指标。同时,要把巴塞尔协议III的精髓,如,差异化监管、精细化计量、普惠型导向和数字化转型等予以充分体现。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