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业内:强制性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时代已到来 企业应尽早应对

时间:2024-06-08 09:16

来源:网络作者:主编点击:

业内:强制性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时代已到来 企业应尽早应对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7日电(记者 许婧)今年5月1日起,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下称《指引》)正式施行,A股市场迎来了首个统一、规范且实用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标准。

  《指引》将披露的内容分为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设置21个具体议题,同时明确了上市公司的披露内容及披露原则。这就意味着A股市场在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方面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指引》与国际可持续报告披露框架相比有哪些差异?企业应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新要求?正在此间召开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对此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SGS中国区副总裁辛斌在分享观点

SGS中国区副总裁辛斌在分享观点

  “中国A股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方法论和披露框架方面与国际上最为广泛接受的披露标准保持了一致。”SGS中国区副总裁辛斌分析,《指引》在利益相关方参与和实质性议题确定方面与国际标准保持了方法论的一致性;两者在方法论和披露框架的一致性,确保了中国资本市场披露信息与国际接轨。

  不过,辛斌也指出,在方法论和框架一致的基础上,《指引》也与国际披露标准存在差异。比如由于发布主体不同,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的框架的目标和范围有着自己的特点。《指引》由A股三家交易所发布,适用于在A股三个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并清晰界定了强制披露主体范围。

  他说,在披露议题方面,《指引》一次性给出了固定议题,并要求“不披露就解释”,而在披露指标方面,由于多数大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披露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指引》降低了一些议题的披露要求,例如对于情景分析,温室气体排放,供应链尽职调查的披露要求等。

  此外,A股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在制定披露议题时,还结合了中国国家层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政策,设定了适合中国企业的披露原则要求。

  事实上,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加大了对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力度。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超过23000家企业通过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平台自愿披露,其中,中国参与披露的企业超过3400家。今年4月,CDP发布了2023年中国企业气候信息披露报告。

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全球联席披露总监李蜚分享观点

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全球联席披露总监李蜚分享观点

  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全球联席披露总监李蜚表示,就这份报告而言,全球和中国(含港澳台)CDP披露数量持续增长,中国增长率达26%,全球增速为25%,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热情的高涨,也体现出意识的提高。以气候治理为例,77%的中国企业有董事会层级参与气候治理。这个指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体现中国企业高层对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高度重视。

  在李蜚看来,气候披露标准逐步融入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呈现出主流化、统一化和强制化趋势;并且,2023年向CDP披露的中国企业在协同价值链上下游共同参与气候治理的比例稳步提升。三成企业已经与供应商合作,共同参与气候治理的议题。近60%的回复企业开始携手客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39%的回复企业能够开始报告价值链排放相关信息,该比例已接近全球水平(42%)。

  “无论是《指引》,还是今年5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征求《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这些都表明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发展趋势加强”李蜚说。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数量的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辛斌告诉记者,在协助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相关项目的过程中,SGS发现中国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相对的弱项。比如在组织治理方面,普遍存在治理机构未将可持续发展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风险实质性纳入公司的全面风险治理和决策流程,治理机构对于可持续发展风险的认知深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另外,中国企业在运营层面也存在痛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议题在运营层面分而治之,缺乏一致的系统性,这导致实际的运营成本的高企和运营效率不高。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