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乐视复牌关键节点遭抹黑呼吁国内商业环境公平竞争

时间:2016-06-01 11:43

来源:作者:点击:

在乐视网临近复牌的关键时刻,友商们也开启了一轮通过不同途径的针对乐视的黑文袭击。

5月30日,《长江商报》罕见地对乐视连发三篇分析文章,从不同层面对乐视进行诋毁。然而,乐视真如该报记者论述的那样不堪?抛开近期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刚刚在贵阳参加总理举行的座谈会,以及乐视超级手机销量破千万……7大子生态在各自领域的强势出击,都在向外界透露出乐视生态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贵阳数博会上,李总理在演讲中将大数据誉为“钻石矿”,他表示政府要在其中发挥作用,打破信息孤岛。并表示要发展共享经济,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大力量的同时,让每个人都有平等创业的机会,每一行都能出状元。在与总理的会谈中,贾跃亭表示,共享经济的最大价值是释放价值。乐视生态经济的三大特征是价值链重构、共享和全球化。而乐视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共享经济上的创新也赢得了总理的赞许。

在乐视生态型创新受到国家领导人点赞的时候,却也有媒体并不这样认为。毫无根据的频频发文,试图抹黑、诋毁乐视所取得的成绩!归根结底,最大的原因就是乐视网即将复牌。友商们希望通过这个机会用各种道听途说的虚假新闻影响到乐视网股价,给乐视造成打击。

但黑文始终是黑文,再怎么包装也无法成为真正的新闻。据武汉当地媒体同行透露,这三篇稿件应该是乐视的竞争对手在幕后操纵所为,是典型的假记者、假采访、假新闻。据了解,《长江商报》为某米公关总监前任东家,曾任长江商报广告部主任。

    典型的三假报道

很难出现在门户科技频道的《长江商报》报道,今天凭借三篇针对乐视的黑文报道迅速被门户转载。知情人称,长江商报三篇稿件如此迅速被网络转载,背后有友商在默默出力传播。

事实上,三篇针对乐视的报道从新闻角度而言,不但算不上新闻,更连旧闻都算不是上。文章内容东拼西凑,纯粹是从网上搜集而来的文字进行简单地复制、粘贴。是典型的“假记者、假采访、假新闻”。

比如:在《长江商报》刊发的名为《乐视资金链》一文中,引用被采访者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的观点称,“这一突击增资行为涉嫌大股东突击入股、提前布局标的公司,存在向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嫌疑,增资行为或存瑕疵。”

但事实上,根据笔者与宋清辉先生核实得知,他明确表示并未对该报道的记者说过类似言论。引用的相关言论属于媒体断章取义,属于明显的捏造被采访者观点。

而在《LePar店主:80%到90%体验店都在亏》一文中,记者引用一名所谓匿名店主的观点,即得出了“乐视80%到90%体验店都在亏”的结论;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悍然得出了“乐视多项业务开展却不尽如人意”的结论,也是属于严重的断章取义。

据笔者与武汉当地的LePar联系,并没有媒体与他们有过采访。更令人吃惊的是,该篇文章的作者署名是“见习记者  雷玮”。但据武汉当地媒体同行证实,长江商报并没有一个名为“雷玮”的见习作者,而“雷玮”的真实身份是三易生活(原武汉小熊在线)的总经理,根本不是长江商报的记者。     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在第三篇题为《乐视3000亿超级“生态圈”资本迷局》的文章中,作者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及相关引用的情况下,直接以所谓“多名专家”的名义,得出了“乐视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的结论。

作为一名在媒体行业从业10多年的记者,对于这三篇缺乏事实根据、无中生有的“三假”文章最后竟然能顺利刊出,如果说其中没人在背后推动,实在很难相信一家党领导下的媒体能做出如此不负责任的事来。

显然,《长江商报》一天同发三篇针对乐视的攻击性文章,以如此巨大的篇幅论述一家上市公司,相信长江商报也是创造了一个记录。也令人不得不怀疑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

    幕后力量暗中推广

《长江》三篇黑文见报后,网络迅速发酵。对于网络如此快速的响应速度,显然是有友商们在幕后暗中发力推广。

事实上,在乐视网面临复牌的关键节点上,乐视从4月中旬到现在,就一直被自媒体攻击,现在更上升到知名平面媒体,清晰地勾画出一条从自媒体——网络发酵——平面媒体跟进的路径。

4月27日、5月15日和5月18日,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就分别发表了《乐视184倍PE,苹果11倍PE,你赌哪个?》、《乐视的真正命门》和《乐视184倍PE,苹果11倍PE,你赌哪个?》三篇关于乐视的文章。

这三篇文章与此次长江商报的三篇黑文类似,将乐视网的正常市场融资行为比喻为“一款看起来不同于P2P,但实质完全一样,包装更精美、诱惑力更强、危害性也可能大得多的骗局正在改头换面,隆重出台,请君入瓮。”

对于自媒体的诋毁,据悉乐视在第一时间向“港股那点事”的运营方深圳格隆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律师函交涉,要求该公司立即删除相关文章,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最新消息显示,北京法院已经受理此案,相信法律会给出公证判决。

此次长江商报连发三篇针对乐视的稿件,或许背后还有内情。据悉,长江商报总编辑姚海鹰在国内名声不佳。在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听到姚海鹰的名字就头疼。据日前新浪微博披露的一则消息显示,姚海鹰借助资讯报道,令上市公司天地一号向报社进贡了300万。不过,这起由润言操作的进项,最终到报社仅仅一半左右,其他资金去向不知。

这则消息还披露,姚海鹰离开武汉前往广州任职时,在广州一次性付清200多万元现款够得一套住房,并购一辆奥迪A6轿车。其在武汉仍有3辆汽车,其中其妻开的是宝马X系列。

此外,姚海鹰在武汉,迫使一家企业订了四五千份报纸,他仅仅发行提成就拿了20多万。某次他去西安采访,最后别人追到机场,当场送上5万现金,姚海鹰才罢休。早在2008年,姚海鹰便因涉嫌敲诈被武汉市江岸区检察院立案调查。

从微信自媒体“港股那点事”以及长江商报的做法来看,背后不排除他们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作为一个媒体从业多年的老兵,深知企业经营不易,他们需要公众、媒体的更多理解与支持,而不是需要现在某些不良媒体抱有目的恶意诋毁和抹黑。同时也奉劝友商,把精力放在创新上,而不是放在对攻击对手的身上。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