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前不久,陶卫网发布了《全自动化、智能化,国内陶企这条路还要走多久?》一文。如果说这篇文章抛出了“国内陶业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全智能化?”的问题,那么,今天的文章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国内陶业一直在路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陶行业经历了三个改革周期:20世纪80年代进入机械化时代;90年代进入自动化时代;21世纪从2010年开始,进入了智能化时代。30年的建陶发展历程,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讲,就是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如今,陶瓷行业正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重新洗牌、战略调整的大变革中,朝着智能化迈进已成为建陶企业的发展趋势,不少品牌陶企准确把握住这一潮流,向着工业4.0迈进。
比如,今年2月份亚细亚斥资1.5亿在湖北咸宁投产的大板大理石瓷砖生产线就是一条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瓷砖生产线,拥有国内最大的3200mm×1600mm的大板大理石瓷砖生产能力,从原料加工到釉线设备全部采用数码智能化设备。全厂有三条生产线,仅有500人(含后勤人员),年产值达到6亿元人民币,人均产值达到120万元/人。
当然,在实现全自动化、全智能化的路上,除了这些品牌陶企自身要努力之外,上游装备企业的创新研发也是至关重要。
国内陶业自动化水平高 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众所周知,对于陶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而言,具体表现在施釉线、储坯系统、窑炉温控系统及远程控制、分拣包装线等方面。目前,国内陶企究竟在这些方面表现如何?还有多大提升空间?
最近,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科达研发院院长武桢在接受陶卫网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自动化简单地说就是将人的工作改为机器工作。自动化在国内陶瓷行业的应用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不仅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操作人员发生错误的问题。尽管如此,陶瓷行业的自动化升级仍有"巨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将来自于中国陶瓷工艺水平的提升。
武桢认为,陶瓷原料的存储及计量、料浆制备、料浆均化、粉料制备及陈腐就是自动化升级的“战场”。拣选、包装、自动仓储及自动装车是陶瓷行业自动化升级的另一个“战场”。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场”正在实现自动化的那些环节,主要体现在一些中间(工艺)环节。比如,从窑炉到磨边的中转环节,瓷砖由在窑炉里的热到磨边线的冷,需要一定时间冷却,这个过程大多以人工为主。此外,磨边、抛光环节仍有大量人工辅助的工作。如果以上指出的这些环节都达到自动化水平,就真正实现了陶瓷行业的全自动化。2016年科达研制成功的智能窑尾储坯系统和数字智能磨边机已经应用于一些高端陶瓷厂的生产线,初步实现了这两个环节的自动化。
人工智能并非传统意义的智能
未来将被大量应用于陶业生产
“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2017年将是人工智能在各应用领域的“落地年”。就制造业而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现就需要很多人工智能。
武桢认为,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与传统意义上的智能不同。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学习人的能力,使其代替人工来工作。AlphaGO(阿尔法狗)就是这样的机器(人工智能围棋手),它在对阵名将李世石时取得了4:1的骄人战绩!对于陶瓷等行业的工厂来说,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被大量应用。
国内陶业智能化水平较低,最大阻力是什么?
多数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陶卫网记者的采访时认为,国内陶瓷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较高,而智能化水平则较低。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彭沪新向记者道出了其中一些原因。
他认为,现在陶瓷行业在执行层局部系统的自动化已有较高水平,但是整厂的智能化规划、统筹、控制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智能化工厂有待加强。同样是建材行业,目前在水泥、玻璃等领域,智能化工厂方面就比较成熟,普遍可以做到完整的控制工程,中央控制室可以实时监控各个生产工序的生产情况、故障处理、信息反馈等,并自动做出反应。但在陶瓷行业还未看到类似中央控制室这些统筹和控制。陶瓷行业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即如何快速、低成本地达到目标――投产,以及快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以占领市场,取得销售利润,追求市场占有率等。因此,大部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更偏重于各个环节的简单、快速,相比之下,对智能工厂从上到下模式的构建、生产管理计划系统、企业信息化管理会有所忽略,这可能是国内陶瓷行业智能化最大的阻力。
关于国内外陶企在智能化方面的比较,彭沪新分析到,相比之下,国外的意大利、西班牙等企业在工厂智能化方面就更加成熟完整。同样是一条生产线,国外只需要20-30人进行管理,而国内就可能需要配备上百人进行管理,在人力资源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
目前,恒力泰的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彭沪新强调,智能化、自动化是恒力泰研发的发展方向,具体体现在压机的控制系统的提升上。在即将到来的工业展上,恒力泰将会展示最新的智能化、自动化LT系列高端压机。从自动化角度来讲,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控制、步骤完成动作,即可完成生产任务。如果从智能化角度来讲,产品自身会进行判断分析,比如,当下的运行速度是否合适,起压时间是否稳定,动梁运动是否有冲击,有冲击又如何自动调整等方面,这些都是其研发内容。总的来说,上游装备企业会根据陶瓷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研发。
此外,武桢强调,智能化的水平与标准化的水平密切相关。低的标准化水平只能获得低水平的产品。只有不断确立高标准,在更高的标准支撑下由机器来执行的制造,将获得理想的竞争力。他还大胆预测,陶瓷行业部分陶企生产线将会在五年后实现全自动化,十年后将会有全智能化生产的陶瓷企业。
未来已来,智能化的发展脚步是无法阻止的。在行业中,“智能化”也将渐渐成为一种共识。为了让大家更加快速了解智能化,5月31日上午,以“智能化装备引领陶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国际陶瓷工业发展论坛将在佛山举行,届时大家将围绕智能化进行更深度的分享。同时,论坛也将为6月1日至4日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A区举办的2017新之联陶瓷工业展三十周年盛典拉开序幕。以“中国智造”为目标的工业4.0变革已经启动,愿与睿者同行!
原标题: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国内陶瓷业一直在路上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