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在进口奶粉频频被曝“质量门”的同时,国产品牌占比逐年增加,奶粉市场中外品牌分水岭已然显现。
两家法国知名乳企近日先后曝出食品安全问题。2月5日,本报报道了法国第一大乳业合作社索迪雅集团旗下安吉兰德米粉大肠杆菌超标、脂肪含量不合格,且在华无资质销售长达19个月。2月3日,新华网报道了法国乳业巨头拉克塔利斯集团承认,旗下一家工厂可能自十几年前起就在生产含沙门氏菌的问题奶粉。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食药监总局对进口乳制品监管力度加大,欧洲、澳洲、日本、韩国等地进口乳制品也频上“黑榜”。与此同时,“三聚氰胺事件”过去十年后,目前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整体回暖,中国奶业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业结构来说,目前中国奶粉市场中外品牌分水岭已经显现,尤其是2017年中国乳企中高端产品实现了高速增长,这代表着中国乳企已经具备与外资乳企抗衡的实力。不过,朱丹蓬认为,与国外乳企相比,中国民族品牌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7年约77吨进口奶粉不合格
乳业巨头拉克塔利斯集团2月1日承认,2005年和2017年问题奶粉事件中都发现同类型的阿贡纳沙门氏菌,不排除婴幼儿食用了在此期间生产的问题奶粉。这意味着问题奶粉污染源可能一直未被清除。
事实上,这并非国外乳企第一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告显示,2017年12月,1批次标称为美智高乳业(江门)有限公司进口自澳大利亚FARMLAND DAIRY PTY LTD的米加系列婴儿配方奶粉,因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被广东进境口岸拦截。
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共有35批次进口婴配粉不合格,重量合计约77吨。如果按一罐奶粉800g计算,约有96250罐。其中涉及的产地包括澳大利亚、瑞士、法国等国家。
此外,2016年央视调查显示,来自德国、荷兰、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19个品牌婴幼儿奶粉中,42%不合格。其中,有3款来自美国的奶粉的铁含量超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上限,日本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被经检测出碘含量低于我国的标准,还有两款日本奶粉和两款韩国的被检出硒含量未达到我国标准。与此同时,样品检测中15.8%的产品维生素不达标。
国内奶粉品牌占比正增加
2018年是“三聚氰胺事件”十周年,目前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已整体回暖。同时,食药监总局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生产或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依法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并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标注注册号。
根据食药监总局2017年12月22日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目录信息显示,包括来自澳优、完达山、南阳世宗、贝因美、华丹、欢恩宝、宜品等10家企业的40个配方获批。截至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已批准了1040个配方。这意味着,拥有这些配方的120多家企业在2018年获得了合法身份。
记者粗略统计,拿到注册配方最多的是贝因美,数量达到51个。获批配方数超过30个(含)的有飞鹤、蒙牛系等;超过20个的有伊利、明一、澳优、雀巢惠氏系等;配方超过10个的有君乐宝、健合系、美赞臣、圣元、雅培、达能系、摇篮、宜品、西安银桥系、陕西和氏乳业、陕西百跃优利士等。
在国外品牌中,雀巢惠氏系是拿下最多配方的组合,合共获批配方数为20个,达能、美赞臣、雅培手握的配方数量也都在10个或以上。
从数量上看,在海外工厂生产的进口乳粉产品配方有192个,约占目前总配方数量超过两成,非进口产品配方占八成。
◎专家观点
中国奶业正步入层次更高、实力更强新阶段
中信证券数据显示,2015年原装进口婴幼儿奶粉用户占比达64.2%,2016年海外品牌与国产品牌比为6:4。此外,据介绍,目前中国市场进口奶粉占45%,国产品牌占55%。
朱丹蓬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后的十年努力,在配方注册制等新监管政策、消费升级及全面二孩政策利好下,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整体回暖,中国奶业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整个奶粉配方注册制净化了市场环境,整体提升了中国婴儿奶粉产业结构和进入门槛,对良莠不齐的奶粉市场进行有序的良性规范,对中国市场奶粉竞争格局和秩序起到一个很关键作用。”不过,朱丹蓬表示,目前中国民族品牌和国外乳企相比,仍还有一定差距。从消费端看,高端奶粉仍被国外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可喜的是,目前一些中国乳企已经向中高端奶粉进军,从业绩上看已经具备了与中高端外资乳企抗衡的实力。
此外,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指出,2017年是国产奶粉特别是高端奶粉得到强势发展的一年。在行业竞争中,一大批国产奶粉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奶业步入层次更高、实力更强的新阶段。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