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中科院院士金振民(中)、谢树成教授(左一)和熊承仁在滑坡体内科考。记者杨佳峰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13日讯(记者杨佳峰) “检测仪器有反应,裂缝有轻微扩张,在0.01毫米以下,对试验场影响不大。”11日下午15时06分,秭归县发生4.5级地震,距离震中心10多公里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主任熊承仁心头一怔,原来该试验场建在滑坡体上,20多名专家和研究生常年在这里工作,而成为“滑坡逆行者”,安全成为他每天牵挂的首要问题。
他们是滑坡上的逆行者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随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长江计划”科考团来到巴东县,三峡大坝蓄水高程已达171米,从长江北岸的东壤口镇雷家坪向南岸的黄土坡望去,在原巴东新县城信陵镇相对宽缓的斜坡上,早已搬迁一空,地面一片荒芜,该校的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是黄土坡滑坡体上唯一还在使用的建筑物。周围的居民及单位去年上半年已全部拆迁搬离。
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试验场的地下隧洞群由全长908米的主隧道构成,主隧道里面有5条分支隧道,近40个观察窗口可以随时察看隧道围岩的状态,裂缝、渗水,随处可见。据悉,整个试验场都建在7000万方的大型滑坡体上,在大型滑坡体上建实验室,不仅是中国唯一,也是世界罕见。
“ 在滑坡体上研究滑坡问题是最好的研究方式,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熊承仁介绍,试验场设置了地表、地下(深部)、隧道等三个变形监测系统,布置了多种检测装置,对滑坡体的位移进行随时跟踪,精细诊断,以辨识古滑坡复活的可能性,地大每年有20多名专家和研究生常年在试验场工作。“这是我们的职业所在,至于风险,如同火场的逆行者——消防员,我们是滑坡的逆行者。”
据悉,原巴东新县城中心地带的黄土坡滑坡体属于古滑坡体,并非因为三峡大坝蓄水而引起,2007年被学界最终认定有随时复活可能的巨大滑坡体,为安全起见,2008年开始,县政府主导,新县城居民开始搬迁,就在居民往安全地方转移时,地大一批科技工作者却把自己的实验室搬了进来,2012年底建成了这座野外综合试验场。
扎根滑坡体6年,成果斐然
“没水没电没手机信号。”熊承仁说,试验场相当于一座孤岛,为安全起见,试验场严禁单独一个人进入里面工作。无人进入时间则大量采用自动装置采集数据,尽量减少工作人员滞留时间。2017年初,在安全地带建设完成了专家的住宿楼和日常办公设施,之前专家们一直就近租用民房住宿办公。
对于这次秭归地震的影响,熊承仁说,一般而言,地震的水平加速度会增加滑坡体向临空面的运动趋势,对斜坡的稳定性不利。暴雨、地震等不利因素会影响滑坡体的稳定性。假若古滑坡体未来复活,整个滑坡体有滑向长江的可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灾难后果。正因为如此,坚持现场研究,进行持续的现场监测与原位试验研究,获得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试验场建成6年来,先后发表50多篇SCI论文,一大批科研成果从山洞走向世界,20多名博士硕士也在这里获得培养而毕业,2015年受中国工程院的委托,以试验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基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提交了“三峡库区巴东新城黄土坡特大滑坡形成机理及防控研究 ”专题报告, 为三峡工程的竣工验收第三方独立评估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文献。团队学术带头人唐辉明教授在今年第13届IAEG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的副主席。试验场迎合国家重大需求,在科学前沿积极创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赢得了国际声誉。
地学长江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谢树成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滑坡体上研究滑坡如同打入敌人内部,有风险但很值得,可以为国内其他地方的大型滑坡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