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1月8日,记者从石景山区“两会”上了解到,该区历时五年完成了辖区内人民渠、高井沟等7条中小河道综合治理任务。7条河道过流能力从303立方米/秒提高到682立方米/秒,所有河道均达到了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增加行洪空间9万平方米,水域空间面积增加80.7%,排涝能力增强。
位于石景山区五里坨地区的潭峪沟,是该地区重要的防洪排水河道之一。据了解,治理前,潭峪沟在京门公路以北段由于泥沙淤积,河道内杂草丛生,部分河岸坍塌严重,导致行洪断面较小,防洪标准低,排水严重受阻。此外,还有长约850米的部分河道借用五里坨村道路,平时用于交通,汛期用于排洪,泄洪时严重威胁着下游村民的生命安全。
2014年,通过疏挖、拓宽河道,改建跨河建筑物等治理措施,潭峪沟行洪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废除斜穿五里坨村的沟渠,采用暗沟后接新挖明沟形式,保障了行洪能力和附近居民的安全。最终,彻底解决了五里坨地区城市排涝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保障防洪排水安全,石景山区对辖区内人民渠、北八沟、隆恩寺沟、潭峪沟、八大处沟、高井沟、黑石头沟等7条中小河道实施综合治理,重点解决河道淤积、内涝排除不畅、河道内环境脏乱等问题。
治理过程中,全区32个阻水点全部消除,各河道在原基础上挖深了0.2米-1.4米,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拓宽,使河道过流断面面积增加,在发生设计标准洪水的情况下,河道内的行洪水位较治理前相比普遍下降了0.2-1.5米左右。中小河道过流能力提高到682立方米/秒,比治理前的303立方米/秒提高了379立方米/秒,提高率125%。
治理后,河道水生态环境也持续优化。高井村河段50余处生活污水排污口得到治理,集中收集并排入五里坨污水处理厂进行消纳,解决了多年来高井沟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麻峪村河段约30处排污口也经过工程治理实现了集中消纳处理。截至目前,石景山区已对分布在河道上的95处污水口进行治理,实现雨污分流,全区河道水环境情况得到大幅改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