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自研科技利大于弊,为什么国内厂商却 " 绕路 "?
即将在 3 月 7 日正式开售的荣耀 Magic2 3D 感光版,让自研和贴牌的话题再次搬上台面。
三年前讨论这个话题时,焦点还是自主设计和 ODM,彼时的闻泰和华勤都取得了超过 5000 万台的出货量,成为 ODM 市场的双寡头。到了今天再讨论这个话题,已然细化到了技术层面,某项前沿技术来自方案商还是自主研发,无疑是判断手机厂商研发能力的标准,并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荣耀 Magic2 3D 感光版的十项自研科技,以及高达 5799 元的定价,不免在手机行业内掀起一波风浪。
贴牌模式弊大于利
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妨先来回顾下中国手机市场的 " 国情 "。
尽管智能手机的产业链已经出现了向印度、东南亚等转移的趋势,中国依然有着世界工厂之称。比如在苹果排名前 200 的产业链供应商里,位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供应商数量多达 85 家,而苹果在全球的 769 家工厂中,仅中国大陆就占比 45%。
为何在智能手机兴起后,来自中国的手机厂商可以迅速完成从 0 到 1 的跳跃,本土成熟的供应链不失为解开疑惑的密码。特别是在 2014 年前后,出现了小米、大可乐、锤子等一大波手机品牌,倘若没有成熟的手机产业链,遍布在珠三角的工厂、元器件厂商和方案商,外行人恐怕很难翻越手机制造的门槛。
只是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消费者的换机需求逐渐减弱,贴牌的弊端开始大规模集中爆发,出现了弊大于利的局面。
从宏观的行业层面来看,智能手机供应链中并非是每个厂商都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也要考虑投资回报,用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衡量技术成熟度,导致芯片、屏幕、摄像头、电池等更新缓慢,长时间没有突破性创新,一些核心的用户痛点一拖再拖。
从细化的市场竞争来看,不少手机厂商对某款芯片或某个指纹解决方案的首发权势在必得,屡屡上演不同品牌同日召开发布会的奇观。原因在于,供应链企业往往会为了出货量,将同一产品或方案卖给多家企业,首发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时间优势。
诚然,无法摆脱对供应链的重度依赖,缺少拿得出手的自研科技,早已成为中国手机市场冲击高端市场的阻力,也是高度同质化的本源。
成本是最大的诱因
遗憾的是,在自研和贴牌的选择上,仍有不少品牌青睐于后者。
有网友对当前市场上的热门旗舰进行了对比,毕竟作为售价最高的旗舰机型,手机厂商们往往会拿出自己的 " 全部家当 "。从自研技术的搭载来看,只有荣耀 Magic2 3D 感光版的表现可圈可点,OPPO Find X 和 iPhone XS Max 差强人意,小米 MIX3 几无差异化亮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成本大概是最大的诱因。
一个是研发成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中国手机厂商没有参与上游元器件的研发,而是着眼于营销和渠道扩张。想要在短时间内恶补短板,除了数十亿的硬性成本,还需要出色的研发团队、对新技术的前瞻性等等。结果就是,自主研发的性价比远不如直接采购已经有的新技术。
另一个是风险成本。新技术的研发周期很难控制,也存在自主创新不确定的痛苦期,一旦对技术趋势判断失误,或者研发周期过长,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经费就可能打水漂。即便研发环节没出问题,如果新品无法达到预期的销量,同样存在不可控的风险。
于是乎,妥协就成了一种常态。在高通没有优化处理器的 AI 计算能力之前,大多数手机厂商只好选择弱化 AI 应用;在产业链没有给出优秀的散热方案时,哪怕是旗舰系列也要忍受 " 发烧 " 的痛点;当智能手机存在网络延时、不稳定的通病时,手机厂商们也只能劝用户乖乖等待 5G 的到来 ……
并非没有其他可能
不可否认,智能手机行业存在太多的聪明人,都能算清这样一笔经济账:既然自主研发可能会卖力不讨好,倒不如直接 " 绕路 "。
但也有一些例外,诸如华为、荣耀等少数品牌选择了自主研发。为此荣耀总裁赵明给出的解释是:" 目前很多产品设计是受限于供应链的,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又不强力牵引,基本上就是供应链的水准决定你的水准。从我们体系来说,绝对不能让创新的速度慢下来,那我们只有自研。"
荣耀选了其他手机厂商不愿意走的一条路,反而制造了无数新的可能。
比如产品设计上的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开发新功能、新特性,无需等待外部供应商的配合。
荣耀 Magic2 3D 感光版就是这样的产物。举个例子,很多手机厂商的人脸识别只有解锁、拍照等潜层的应用,缺少金融级的安全保障。荣耀自主研发的 3D 结构光技术,打破了 2D 识别的潜在风险,并与手机里的其他应用深度融合,给出了人脸支付、应用加密等高阶玩法。
再比如自主研发让荣耀走出了同质化的泥沼,打破产业链的束缚,最终表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2018 年是荣耀手机的 " 技术年 ",打造了 GPU Turbo、AIS 手持夜景、Link Turbo 等一系列黑科技。与之对应的是,在 IDC、赛诺等第三方报告中,2018 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滑 10% 以上,但荣耀却是为数不多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品牌,而在今年 1 月的数据显示,荣耀销量排在手机线上市场销量排名首位,达到 242 万台,一举超越小米、苹果。
可以给出的解释是,自研技术让荣耀不再受限于供应链,可以自主决定量产时间和产能,找到最佳的上市时机。同时自研科技强化了旗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好像携带十项自研黑科技的荣耀 Magic2 3D 感光版,一举成为当下自研科技最多的旗舰产品,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荣耀冲击高端市场带来了新的可能。
当产业链遇到创新瓶颈的时候,似乎不全是坏消息。
很多人对狐假虎威的故事都不陌生,某种程度上说,手机厂商扮演了走在前面的狐狸,供应链上的方案商充当了游戏里的老虎。如今旧的搭档关系难以继续,或许也是手机厂商押注自主研发,倒推供应链创新的好时机。
正如荣耀总裁赵明的感慨:" 我们以前是享受了产业链的红利,今天到了我们做贡献的时候了。"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