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大渡口区:教育民生工程“软硬兼施” 提升学生幸福感

时间:2017-01-17 14:30

来源:作者:点击: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月16日电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近年来,重庆市大渡口区始终把教育作为全区最大的民生工程优先发展,不断完善学生关爱计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计划和教师关爱计划,开展“八大教育民生工程”,全面改薄,为不同群体的学生创造平等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

    校园环境“改薄” 从基建与设施“两手抓”

    校园环境作为校园的生态系统,对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2014年以前,这所目前已成为市级科技特色示范学校的大堰小学,并没有一个固定、全面教授科技相关知识的场所。“后来在国家、市区级政策的支持、扶持下,学校新修了一栋科技楼。”学校校长周光利说道,修建总计投入了一千余万元,资金除用于科技楼的建设,还对学校大门、厕所、植被等附属工程进行了改造建设,铺设了校园走廊楼道铺设的地面漆,购置了校园六大功能室所需的设施设备。

大渡口区:教育民生工程“软硬兼施” 提升学生幸福感

大渡口区大堰小学修建完成的科技楼及其余教学楼。新华网发(大堰小学供图)

大渡口区:教育民生工程“软硬兼施” 提升学生幸福感

铺设地面漆的教学楼走道。新华网发(大堰小学供图)

    无独有偶,校园环境改造后的受益者,还有位于长江上游北岸,坐落于七果山下的茄子溪中学。

    新修建的宿舍楼、整体更新的多媒体设备、改造升级的厕所环境……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住读压力、改善了学习环境,更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茄子溪中学高三(5)班学生蔡玲珑满是激动,她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学校的桌子不再坑坑洼洼,老师上课能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通过音、视、画,全方位的讲解知识点,学习也容易了很多。”

大渡口区:教育民生工程“软硬兼施” 提升学生幸福感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新华网发(茄子溪中学供图)

    学校校长李燕介绍到,作为农民工子女接收学校,目前学校有600多名住读生,之前新修建的女生宿舍楼缓解了200多名住读生压力。学校也即将开展“堡坎治理”工程,解决潜在隐患,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最安全、最先进的教育环境。

    据了解,大渡口区于2016年总计投资28555万元,新建了2所中学和3所小学,配套建设2所幼儿园。目前,大渡口区各学校的实验室、六大功能室、图书室、校园网、“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配齐率达到100%;实验仪器配齐率小学达到97.2%,初中达到97.9%;六室器材配齐率小学达到93.9%,初中达到93.7%;图书:小学生均19册,初中生均26.7册;教学用计算机:小学百生计算机达到13台,初中百生计算机达到9.9台。

    实施“精准扶贫” 市区政策与校级措施并举

    在教育发展上,建成“好环境、好学校、好教师、好课堂、好活动、好学生”六位一体的“幸福教育”体系,是大渡口区的教育发展目标。为此,不管是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贫困学生还是对口支援的市外学生,大渡口区都全方位的为其学习之路“保驾护航”。

    作为区域精准扶贫的典型之一,重庆三十七中除深入贯彻市、区政策对学生进行扶持,学校还以“爱心献爱”活动,将学生义卖的钱款用于帮助学校的特殊学生,每月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助,并结合学校食堂、合作的体育训练俱乐部对岗位的需求,帮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家长解决就业问题。

    “对学生的扶贫,经济上要有,身心关爱也要有。”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蒋勇表示,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有两个专业的心理教师,负责学生日常心理困惑及问题的排解、引导。此外,在对口帮扶昌都方面,会带藏族学生参观重庆,坐轻轨,教他们说重庆话,以便适应在重庆三年的生活。

    另一个“样本”,重庆旅游学校也结合自身情况,为学生提供诸如学校日常值日劳动、超市值班、校内实训基地指导就业、合理筛选社会捐助等举措,将勤工俭学与教育扶贫相结合。

    据了解,大渡口区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学生饮用奶、贫困生营养午餐、留守儿童关爱、义务教育入学和就读保障、中职生学费住宿费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等教育民生实事,惠及城乡4万多人,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教育民生。

    未来,大渡口区将按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要求,最大程度提升区域内师生的幸福感。(石薇 施博)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