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跳出教育做教育 镇街学校变名校

时间:2017-10-09 08:40

来源:作者:点击:

跳出教育做教育 镇街学校变名校

  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是吕文彬的追求。 

  上月出台的《东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表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发展思路,激发教育内部要素活力,不断缩小区域内和校际间的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为此,南方日报推出《现代校长说教育均衡》系列报道,将聚焦那些正在成长中、敢于创新的普及性学校,听听这些学校掌门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和见解。这些普及性学校既不能自主选择生源,又没有特殊政策倾斜,没有区域地缘和硬件投入优势,而它们的不懈努力将对东莞未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积分争星、六好学生、学生成长报告、周末道德作业、教师“三层九级”成长规划、教育教学考评中心、教育专家工作站……

  位于石碣镇的袁崇焕中学,在东莞的镇街学校中可谓一所名副其实的名校,中考成绩在镇街学校乃至全市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是全国环境教育示范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该校还是广东省唯 一的“中国射击协会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王义夫、杜丽等奥运冠军团队专程来学校进行过专业指导。

  袁崇焕中学的学生有特长在业界是出了名的。无论是中考体育还是射击项目都在全市一路领跑,还获得女子足球全市冠军、羽毛球全市亚军等荣誉。从一所普通的乡镇学校,一跃成为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的优质学校,而且学校在素质教育上的创新项目多达几十项,袁崇焕中学的发展之路,正是东莞教育均衡优化的一个缩影。

 教师均衡▶▶“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

  《论语》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用在袁崇焕中学校长吕文彬身上再恰当不过。从政坛到学校,再从学校到政坛。5年前,时任石碣镇教办主任的他再次主动选择到中学做校长,这种政坛与学校间“三进三出”特殊丰富的人生阅历,让吕文彬更能“跳出教育做教育”。

  何谓跳出教育?“一方面能更具顶层设计和战略思维来创新学校管理;另一方面又务实不玩花样,件件事情落地有抓手。”吕文彬说,“此外,对于一些方向性、政策性、趋势性的工作,会多一些政治敏感性、政策敏锐性和工作预见性。”如校园足球,吕校长早在2012年就预计到国家教育部会有大的动作,于是早早布局,学校也顺利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

  “学校竞争就是师资的竞争,激发公办学校办学活力,根本也在老师。从我的实践来看,就是创造丰富的机会让老师去学习和创新。”吕文彬说,为此他独创了学校特有的“教育教学考评督导中心”,将类似市教育局教研室、研评中心和教育督导室的功能融合成“三位一体”,做成学校自己的教研、考评、督导工作。

  “市和镇一级有了‘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名班主任’的评比层级,那我们再设立一个学校级的,以三年为目标,鼓励老师们必须要三年取得一个层级。通过这样的设计,每个老师对下一步缺什么、需要补什么,心中有数。”学校除了教师梯级成长规划,还会为老师设计很多上升通道,如常规的每个年级只设一名级长,该校则设两名,分为德育级长和教学级长。科组长也会设正副两名,由科组长来严格把关集体备课,教导处组织人员听课评课,使得每个科没有一名薄弱老师。

  事实上,集体备课很多学校都在做,但为避免备课流于形式,袁崇焕中学也进行了创新。吕文彬说,集体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他们不给单个老师压全面的任务,而是既有重点分工,又有高效合作。以语文科为例,一个学期语文共6个单元,5个老师分工每人备一个最多2个单元。“你就负责把自己主备的单元备好,全力以赴。然后拿出课件集中进行头脑风暴,大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吕文彬说。

 学生均衡▶▶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评价

  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光靠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引导根本不够,如何关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成为吕文彬抓德育的突破口。“毕竟成绩和表现优秀的孩子只是一部分,那些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注和评价。”吕文彬说,“青春期的孩子都好面子,三年下来,你要一个学习后进、从没有被表扬过的孩子,循规蹈矩,不容易,也不现实。”

  吕文彬在“给足中下层学生面子”上下功夫,参照幼儿园小红花积分方式,“人人有上进心,人人有亮点。每个学生自己来评价自己,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学校设立了文明品行“十星”,包括学习、守纪、礼貌、特长、孝顺、环保、助人、进步、节俭和魅力之星。由班级、级组每月评比一次,学生评分占到六成,每月评出综合星级和单项星级学生,每学期积分汇总评定并授星嘉奖,填入学校自主设计的《成长报告册》;三年后毕业时分综合考评和单项考评两种授牌嘉奖。

  “积分争星”实施四年来,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让成绩和纪律较差的学生也有“星”可争,从而使每个学生有面子、有自信、有亮点、有发展空间,个性得到发展。“这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

  ■校长简历

  吕文彬,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当过高校教师、市报副总编、内地某市市委中层干部、教研员、镇政府行政职务,现为东莞市袁崇焕中学校长。兼任东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公务员培训特聘教授。

  ■说均衡

  袁崇焕中学校长吕文彬: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南方日报:从您的切身感受来看,您认为东莞教育还有哪些明显的不均衡之处?

  吕文彬:从整个珠三角来看,东莞公办学校的师资基础是很好的。得益于东莞开放的师资引进策略。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莞就敞开大门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老师,他们把外省市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带到东莞,现在这些人才已逐渐成长为东莞教育一线的骨干和中流砥柱。

  目前,东莞教育均衡水平在全省已是领先水平。如果现在还只单纯从基础指标来搞均衡,肯定不够。东莞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高位均衡”和“优质均衡”,提得及时,也很有智慧。要站在更高起点上来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目前尚有两个方面明显不均衡:

  首先,镇属和市属学校之间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经费保证、师资队伍和管理水平上。我们去浙江、江苏的学校交流学习时,发现无论是市一级学校,还是区、镇一级学校,在硬件设施配置上的差异都不大,各级财政对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第二课堂建设上都舍得投入。相对而言,东莞还有明显缺失,多数镇街学校与市属学校在投入和管理水平上还差一大截,不少学校还仅仅维持在现代教育教学的最低标准要求上。

  其次,公办和民办之间不均衡。民办学校出于成本考虑,老师工作量比公办学校多1/3甚至两倍,但收入却只有公办学校的一半,这直接影响到民办学校的师资水平,这样一来学校的科研教研水平也非常薄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呢?此外,学校的硬件配套设施也明显不够。

  南方日报:从您的基层工作经验看,优化上述的不平衡因素,有哪些可突破路径?

  吕文彬:从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管理体系看,初中实际上处于两不管的状态,已经基本形成了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型”结构。如何提高初中阶段的教育质量?我建议镇属学校的初中应该升级为市属学校,就像当年将高中收归为全市统管的思路一样。目前,全市公办初中的老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90%都是由市财政承担。倘若能够厘清学校产权归属等细节,全市统筹公办初中学校,完全可以实现。

  此外,民办学校占据了东莞整个教育结构的庞大身躯,但实力并不雄厚,底座很弱,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种落差非常严峻。东莞每年如此巨大的随迁子女入学人数,所承担的办学压力即便放置到全国,也很有代表意义。为此,东莞应该走出一条敢于突破、让别人来取经学习的民办学校发展道路。比如,一直以来,师资力量弱、学生和老师比例失衡是大量民办学校的通病,新《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能不能率先制定东莞的细则,让民办教育的投入结构更加合理和透明,在师资保障上投足投好,从根本上提升民办学校教学质量。

  南方日报:请用一句话概括您对教育均衡的理解。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