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时间:2018-08-10 17:34

来源:作者:点击:

内容摘要:教育不能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忽视教育主体的内心生活。然而,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由于对“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学习、被误解为休闲娱乐、被误用为惩罚手段,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表征,遮蔽了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劳动教育源于生活,劳动教育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劳动素养、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等既不是神谕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领域上覆盖家庭与社会突出其整合性学校、家庭和社会以不同的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占据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劳动教育应该覆盖学生生活全部领域,主动沟通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整体化。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教育不能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忽视教育主体的内心生活。良好的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储备产生影响,而且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教育要关注的是现实的生活界。甚至可以说,脱离劳动,就构不成人的生活,更不可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劳动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得以可能的抓手。

  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容易被忽视。2015年8月3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边缘化的窘境。1949年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和内容均得到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曾以不同形式开展过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由于对“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学习、被误解为休闲娱乐、被误用为惩罚手段,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表征,遮蔽了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加强劳动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及现代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立足于现实生活,可以激活学生自主发展的“活性因子”,使学生通过生活学习劳动。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开拓生活。

  内容上联系生活 突出生活性

  怀特海曾说:“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劳动教育源于生活,劳动教育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劳动素养、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等既不是神谕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关注生活,就是出于关注这些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

  其一,以生活作为本源。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落实、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编排、课堂教学设计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始终坚持以现实生活的角度为出发点,以生活作为本源,确保劳动教育与生活的内在关联。劳动教育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劳动世界,打通学生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壁垒。其二,通过生活进行学习。今天,许多国家的劳动教育都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寓劳动教育于生活。例如日本的“食育”,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为载体,渗透着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让全体学生共同负责“责任田”,种植稻米等粮食作物,采摘瓜果;带领学生去当地农贸市场选购食材,参与“乡土料理”便当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日式点心的制作和分发过程,让学生体验食物的生产、加工到最后进食的全过程。通过让学生在每日的日常餐饮中亲身参与和体验,了解如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熟悉地方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以及食品知识和食品安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等劳动观念等一系列劳动教育的内容。其三,目的上观照生活。劳动内在于生活。可以说,劳动是生活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劳动生活中的人的需要,不仅是物质的需要,也是精神的需要。因此,教育不能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态,忽视教育主体的内心生活。良好的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储备产生影响,而且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教育要关注的是现实的生活界。甚至可以说,脱离劳动,就构不成人的生活,更不可能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劳动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得以可能的抓手。

  领域上覆盖家庭与社会

  突出其整合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以不同的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占据了学生的整个生活,劳动教育应该覆盖学生生活全部领域,主动沟通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整体化。

  一方面,积极主动联系家长。由于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不仅富含潜在的教育资源,而且家长也是负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体。然而,以往我们在劳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家长的功能定位和区分,以致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功能中扩大化甚至泛化。劳动教育在领域上覆盖生活,就是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主动联系家长,充分发挥家庭潜在的劳动教育资源和家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有必要说明的是,主动联系家长,并不意味着把劳动教育的职责全部推给家长。一些学校布置的劳动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搬硬套,缺乏可操作性,无奈之下,家长只能包办、代劳,家长代替儿童的劳动体验等,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优化利用社会资源。社会劳动教育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形成合力。

  资源上关注地域文化

  突出其体验性

  劳动教育的课程开发应当充分挖掘自然环境中的课程资源,关注地域与文化因素,选择适切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资源和人文生态及其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将自然与人文的独特基因融入现代化的潮流,需要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的支持系统和实践策略,并尝试从人与自然的存在状态中寻找共生的能量,从民族文化心理场中萃取教育共生的基本单元,从关系视角延伸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教育理想,从学校层面建构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应当扎根本土,汲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滋养,创设劳动体验之境,以丰富、多元、具有地域文化的情境作为支撑,通过引导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和关系世界之中,激发学生对当地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地方产业发展、劳动人民、现代科技的亲近感,产生积极的劳动体验情感。基于体验的特性,引导学生成为劳动的亲历者,在劳动体验中指引学生以其全部的“自我”去体会和省思,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他们埋藏在心底的幸福感和自我实现感,从而使其陶醉其中。正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教育理想“使所有的儿童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学生个体在情境中所形成的这种深度的劳动体验不仅具有空间上的扩展效应,而且还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效应,有助于实现学生劳动知识的内在化、劳动情感的升华和劳动能力的增强,从而提升劳动素养,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