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碑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百姓在教育改革中获得幸福感

时间:2018-09-06 06:37

来源:作者:点击:

“我的孩子不用择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是之前我没有想到的。”家住文昌门附近的市民刘进告诉记者,自己所住的地方被划归到西安市第93中学学区,但是他更想让孩子上附近的西安市第26中学,因为26中的教育资源更加优质一些。“现在,两所学校通过精准帮扶融合成了一所学校,我再也不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最大的福祉之一。不断新建幼儿园、中小学,创新“名校+”办学模式,扩大师资力量,实施“全面改薄”项目,落实13年免费教育,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我市始终将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就学需求放在首位,坚持走教育优先发展之路 ,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努力让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故事一 “我再也不用给孩子择校了”

一年前,西安市第93中学是碑林区的一所薄弱学校,校园基础设施较差,每年初一招生仅十几名学生。英语教师曹晓燕说:“每次面对十几个孩子讲课,都觉得干劲不足,虽然也努力教好孩子们,但永远是自己钻研,教师交流少,参加全市的活动就更少了。”2016年暑假过后,碑林区教育局决定,西安第26中学全面接收市93中学,93中校园按照26中标准整体改造,93中的老师学生全部在26中执教、上课。“在26中教书有一段时间了。来之前还觉得很忐忑,但是学校并没有区别对待我们这些教师,反而很重用我,让我带初三的英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研讨,相互关心,我感到从没有过的干劲儿!”曹晓燕高兴地说。

初三五班的徐紫嫣然初一、初二都在93中就读,也是去年暑假过后来到26中就读的。“我们班同学都被打散到26中的各个班级当中,并没有被区别对待。26中老师课讲得好,这一段时间我成绩提高得很快,现在对中考很有信心。”她说。初一年级学生家长刘进本来就想让孩子在26中就读,无奈学区是93中的。“在93中报名的时候直接就让孩子来26中就读了,把我们全家都高兴坏了。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比啥都强!”他难掩自己内心的喜悦。

据26中校长刘俊博介绍,两校之间并不是简单接收,而是深度融合,26中和93中作为一个整体,协调推进,全面提高。“其实,这种精准帮扶的方式,给两校带来的是共赢的局面。93中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93中教师能和26中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对26中来说,在帮扶中提高自身,还扩大了校园发展的空间。目前,市26中已经全面管理市93中,两校师生一起上课,促进共同发展。”他说。

故事二 从招不满30人到招生104人

走进西安市西信中学·金花南路小学,记者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切。去年暑假之前,这里还是破旧不堪的校舍,一栋80年代的四层教学楼墙皮脱落,土操场一下雨就变成了泥地。而现在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装修一新的教学楼,墙外体用白色和红色粉饰一新,教室里新的课桌椅、触碰一体式黑板、空调一应俱全。学校更是重新打造了阅览室、会议室、卫生间等地方,让学生和教师享受到了优质的教学环境。

据校长李懿介绍,她是去年6月份到这所学校的。改造前的西信中学,因为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陈旧,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该校就读,三个年级只有3个教学班级,学生不到30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薄弱学校。2016年8月1日,区教育局投入1000多万元对西信中学进行了一期改造,如今西信中学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室更换了课桌椅,安装上了触碰一体化多媒体,护眼灯、窗帘、绿植为班级增添了家的温暖。2016年秋季开学,在校学生迅速增加,由以前不到30人,快速上升为七年级二个班招生104人。

故事三 专家把脉课堂教学每月“问诊”

坚持每月“问诊”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专家把脉课堂教学,倾心交流指导,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记者获悉,我市碑林区教育局创新开展“名师问诊”活动,组织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组成专家团队走进教学一线,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市26中英语老师杨筱冰是碑林区的名师,也是碑林区英语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目前她的工作室有9名教师,经过三年的发展,这9名老师都成长得很快,有的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成员会不定期到各个学校开展“问诊”活动,面对面帮助老师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就是火种,将逐个去点燃别的老师,逐步带领全区教师共同发展!”杨筱冰说。(12月30日 西安日报 8版)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