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本报记者 王峰 北京报道
导读
“民办园申请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一般是将收费降低,标准约为超过公办园学费30%-50%,但相应的,成为普惠性幼儿园后,民办园得到的政府资助却很少。”
红黄蓝教育股价50%的暴跌,体现了社会资本对学前教育新政24条的不知所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11月15日播发,《意见》第24条提出遏制民办幼儿园过度逐利行为,要求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民间资本对学前教育的投资肯定会减少,因为我国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很多是投资办学,而非捐资办学,也就是说,他们就是为了营利的。”11月16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说。
在遏制过度逐利行为的同时,也要拓宽途径扩大资源供给。“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对普惠性幼儿园进行补助、扶持,而地方政府的投入意愿,决定着《意见》能否在各地得到落实。”储朝晖说。
《意见》延续了以往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上市禁令为什么给了幼儿园
随着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施行,正有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进入资本市场。截至2018年8月,来自内地的民办教育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已有12家,正在上市处理中的有10家,其中多数为民办高中和大学。
“《意见》会不会是一个信号,即其他领域的民办学校也会面临如此严格的上市管制呢?目前无法预测。”11月16日,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
不过,幼儿园在民办学校中有特殊的分量。“民办幼儿园差不多占到我国民办学校总数的90%,《意见》要求民办园不准上市主要出于防范风险考虑,可以确保办园资金的稳定性。”储朝晖说。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2017年7月23日曾撰文指出,在面对资本时,民办园办园者要审慎选择。她写道:当资本借助民办园的力量成长壮大后,就可能在两年解禁期结束后将源自民办园的原始股变现退出。最终可能带来的结果是,资本壮大,民办园灭亡。
“这也许是极端现象,但总体上,资本市场的营利性,与学前教育作为准公共服务的理念存在不符之处。”储朝晖说。
公办园迎来发展契机
《意见》指出,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入园难”、“入园贵”依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
根据教育部《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幼儿园总数254950个,民办园数160372个,占比62.9%。其中城区总园数78961个,民办园数60655个,占比76.8%,这个比例高于城乡接合部、镇区和乡村。
2017年,民办园在园人数为25723434人,占全国总在园人数的55.9%。《意见》要求,到2020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全国原则上达到50%。
“公办园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在园学生人数也就多,所以尽管公办园数量比民办园少很多,但在园人数并不太少。”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实现公办园在园人数占50%的目标并不太难,只需要全国再增加1万所左右公办园即可。”吴华认为。
但数据“达标”与适龄儿童父母的亲身体验是否相符?根据公开信息,北京市海淀区目前有171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121所,民办园50所。但公办园就在家门口却入园难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公办园中,各类驻区单位办园就有105所。据报道,一所大学附属幼儿园就只招收本校内部教职工子女。
如此情况下,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增加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
“钱应该更多花在老师身上”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到2020年,北京市学前教育学位缺口为17万-18万个,北京市计划今年新增3万个学位。
“我们特别提倡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举办幼儿园,特别要鼓励举办老百姓能得到实惠的普惠性幼儿园。”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今年年初表示。
在公办园在园人数达到50%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的目标,意味着需要将目前大多数的民办园变为普惠性民办园。
“问题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权力强制民办园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吴华说,另外,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的资助力度产生的吸引力也有限。
储朝晖介绍,不管是新建公办园,还是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数据显示,2016年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也仅占教育财政性经费总投入的4.2%。储朝晖建议这一比例提高至9%左右,但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达到了这个标准,“大多数地区还比较难”。他说。
“民办园申请转为普惠性幼儿园,一般是将收费降低,标准约为超过公办园学费30%-50%,但相应的,成为普惠性幼儿园后,民办园得到的政府资助却很少。”吴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以至于一些民办园成为普惠性幼儿园后质量不升反降。
对此,《意见》提出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包括国家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支持水平,中央财政继续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研究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等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等。
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补多少、补在哪些地方,各地目前尚未明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李敏谊向记者介绍,在学前教育比较发达的挪威,幼儿园公、民办的比例各占50%。但即使是民办幼儿园,在幼儿园办学成本分担中,中央政府约承担50%,市政府承担约30%,剩下的20%由学费承担。
而在政府承担的经费中,约80%用于生均经费和教师工资,20%用于幼儿园运营。李敏谊认为,这给我国财政扶持普惠性幼儿园提供了启示,“钱应该更多花在老师身上,而非硬件建设”。
《意见》提出,2019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标准、补助标准及扶持政策。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