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山西日报》重大经济报道策划:高点选题中点立柱低点落笔

时间:2017-08-09 18:27

来源:作者:点击:

原标题:高点选题 中点立柱 低点落笔

《山西日报》重大经济报道策划:高点选题中点立柱低点落笔

《山西日报》重大经济报道策划:高点选题中点立柱低点落笔

  □张临山

  媒体怎样守望中国经济?这是经济新常态下媒体创新的一个焦点课题。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是中国经济版图中一个独特的存在。近年来,以煤炭经济为代表的山西经济大起大落,断崖式下跌后,一直在低谷徘徊。外界高度关注,本省焦灼万分。

  山西经济下滑何时见底?山西发展何去何从?山西人的信心能否重振?全省上下,无不关心。对于这些问题,《山西日报》作为党报,做出了全面的、客观的、准确的、专业的回答,以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山西经济发展状态。

  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山西日报》围绕经济发展困局,进行深度策划,推出重大报道,开设了《山西经济走出最困难时期》《山西经济由“疲”转“兴”》等栏目,以问题为导向,直面难点,权威发声,廓清迷雾,提振精神。回顾此番经济报道的“大阵仗”,从研究策划到组织实施有三点思考体会。

  策划出发点:

  切中要害 有力量有锐度

  媒体每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报道策划。策划的起始点和出发点,是选定议题。议题是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因为,议题设定的针对性和敏锐性,直接决定了一篇报道能有多大的话题性,发挥多大的影响力。

  经济报道,选什么样的议题?《山西日报》认为,策划时要“像省委书记一样思考”,从中国背景下的山西角度,站在全省高度高屋建瓴进行选题,“迎着问题上”,直面经济发展的难点和痛点,高点立意选题,选“大问题”,切中要害,回应呼声,不回避、不退缩。题目设定要客观准确,有力量、有锐度。

  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山西经济持续下滑,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与此同时,山西进行刮骨疗毒式的反腐。省内出现了为官不腐,但也为官不为、观望坐等的现象。《山西日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这一倾向在基层并不少见,阻碍了经济发展。对此,《山西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经济述评《理直气壮抓发展》,从理论高度和现实层面进行剖析。文章鲜明提出:“发展是当前山西最迫切的任务,要理直气壮抓发展第一要务。”“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推进经济稳步向好,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报道认为,要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不能明哲保身、缩手缩脚,而要以发展论英雄。

  今年一季度,山西GDP增长6.1%,呈现“一季好于一季”的发展态势。《山西日报》认为,6.1%具有拐点价值,对于提振全省人民信心意义重大,紧急研究确定议题,进行深度解读。5月3日,《6.1%说明了什么》在头版头条刊发,客观而准确地告知人们,令人振奋的6.1%是如何得来的。

  《理直气壮抓发展》和《6.1%说明了什么》这两篇文章在山西引起了强烈反响,前者澄清谬误凝聚人心,后者权威发声答疑解惑。两篇文章均以研究问题定主题,首先是赢在了议题的选定和题目的设定上,传递出了正能量,实现了政府人民都满意。

  策划操作点:

  “三堂会审”力求思想深度

  如果说议题是根基,那么,文章的框架结构就是四梁八柱。题目确定后,就进入文章的策划操作阶段。《山西日报》的做法是在操作点上下足功夫,确立了“三级策划研究制度”,三级分别是执笔记者、部门主任、总编辑。先由执笔记者拿出文章提纲,确定写几部分内容,每一个小标题之下都细化到列出主要观点;其后,执笔记者和部门主任以及分管副总编辑研究该提纲,进行完善修改;最后,执笔记者、部门主任、副总编辑和总编辑相聚一堂商议提纲,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最后确定文章提纲。

  “三堂会审”定提纲,搭建起文章的框架结构。这一过程重点在于文章主题的拆解分析和小标题的提炼上,力求见解深刻,观点创新,有思想、有深度。

  今年一季度,煤价上升,山西经济向好,一些人的转型发展理念又开始动摇,经济述评《转型发展更要坚定不移》是在这一背景下刊发的,重点在“更要”两个字上。文章以实施为依据,以历史为借鉴,“三堂会审”后结构分为3个层次:一是“经济稳中向好,但供给过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总量性、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在全面走向‘大治’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三是“经济向好是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必须借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化‘供改’‘综改’,引领转型、推动转型、倒逼转型、保障转型”。

  党报的权威性,不仅源于它的“新闻深度”,更源于它的“思想深度”。《转型发展更要坚定不移》分析山西经济发展的“形”与“势”,突出对问题的“怎么看”和“怎么办”,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度解析,观点鲜明,以理服人,有较强的思想性。

  策划落脚点:

  精雕细刻 讲清来龙去脉

  经济报道策划,最终落脚点是在一篇完整流畅的稿件上。写出优秀稿件,必须下大功夫,精心打磨,精雕细刻。尤其要注意从高处立意,从低点落笔,让经济报道“软下来”“活起来”,以贴近百姓的新闻语言讲清楚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力求活泼生动,好读不厌读。一篇优秀的经济报道,总需要妙笔生花,锦上添花。

  好文章是一个字一个字磨出来的。《6.1%说明了什么》《转型发展更要坚定不移》两篇文章,经记者反复修改之后,报社内部就开始一起“磨文章”,观点是否直接,语句是否冗长,用词是否精确,逻辑是否严密,结尾是否有力,都要一一讨论,最终集思广益用新闻语言表达出最准确的思想观点。

  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经济报道看似是对当下经济问题的分析,但其实是对一个经济过程的回顾和梳理。只有讲清楚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山西日报》经济述评的落笔往往是在脉络“梳理”和“讲清”上,让文章有纵深感。比如,《转型发展更要坚定不移》梳理了近10年山西经济转型的经过,得出结论“一抓一放之间,几个经济周期过去了,几十年过去了,错过了多少窗口期!山西转型的脚步就这样落下了”。

  经济报道相对严肃、专业、枯燥,硬问题的软着陆考验记者水平,应多用清新明快的短句,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多用专家观点和故事事例来过渡调节。《6.1%说明了什么》用了这样的话语:“GDP增长6.1%,山西经济终于画出一条久违的‘微笑曲线’。”

  近年来,《山西日报》在重大经济报道方面的策划实践表明,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依然是“内容为王”,党报只要在开拓创新中主动策划设置议题,妙笔生花专业讲述,就会不断提升权威性,扩大影响力。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