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5月20日上海证券报要闻汇总

时间:2016-05-20 09:26

来源:作者:点击: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点将”十大产业技术体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

  《纲要》明确了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任务。《纲要》提出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纲要》在战略任务中,“点将”十大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包括: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培育海洋经济和空间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先进有效、安全便捷的健康技术,应对重大疾病和人口老龄化挑战;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驱动经济形态高级化;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创造新就业。

  其中,关于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纲要》提出要开发移动互联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推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发展,重视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等技术对生命科学、生物育种、工业生物领域的深刻影响,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发挥纳米、石墨烯等技术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纲要》提出,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现重点跨越。

  其中,面向2020年,继续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油气田、核电站、水污染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

  面向2030年,尽快启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项目,在量子通信、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和新能源、脑科学、健康医疗等领域,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不良资产证券化落地 中行招行启动发行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工作终于启动。中国债券信息网昨日披露了中行与招行有关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的相关文件,据披露,中行、招行首期将分别发行3.01亿、2.33亿元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其中中行对应的基础资产为次级和可疑类对公贷款,招行的基础资产为信用卡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

  中行、招行均是首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中行发行的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3.01亿元,对应的基础资产为中行的次级和可疑类对公贷款,截至初始起算日贷款未偿本息余额约为12.54亿元,入池贷款中抵质押贷款占比达到81.29%,其中房地产和土地类资产占比高,抵质押物的处置变现为资产池提供了相对可靠的回收来源,评级机构预期该资产池整体回收率为33.89%,对应的超额抵押比率为416.55%。

  招行发行的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为2.33亿元,对应的基础资产为信用卡个人消费类不良贷款,截至初始起算日贷款未偿本息余额为20.98亿元,评级机构预期该资产池整体回收率为11.44%,相对应,其超额抵押比率为900.3%。

  和萃和中誉第一期资产支持证券均分为优先档和次级档,其中和萃优先A档资产支持证券1.88亿,次级档资产支持证券4500万,中行优先档金额约为2.35亿,次级档为6622万,两者优先档均为固定利率,次级档资产支持证券无票面利率。根据监管要求,中行、招行作为发起机构均计划持有本期资产支持证券全部发行规模总额的5%,且持有各档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的5%。

  不良资产证券化几年前已有实践,信达资产、东方资产以及建设银行等机构均有涉足。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不良资产证券化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至此次重启。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地王井喷背后的资本力量

  半年不到,已经诞生110个地王,2016年的“地王潮”来得比往年更快、更猛。

  继年初一二线城市一轮房价暴涨之后,楼市之火不出意料地烧到了土地市场。5月18日,保利地产以54.5亿元总价一举夺得上海周浦住宅用地,溢价率近300%,创下上海外环外土地楼板价5.5万元/平方米的新纪录;5月19日,远离上海市区的崇明长兴岛,两幅住宅地块被泰禾集团以47亿元总价、1.5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摘得。

  与往年地王主要集中出现在三、四季度不同,今年的“地王潮”来得特别早,也异常凶猛。自3月份各地市陆续公布土地出让计划后,随着热点城市打开供应,4月、5月土地市场即呈现地王井喷、高烧不退的现象,在那些市场需求旺盛、库存低位的二线城市,更是屡创地王纪录。

  记者整理发现,截至5月15日,包括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南京等热点二线城市共计21城,2016年共有110幅土地陆续产生了地王,它们在“高单价、高总价、高溢价率”的“三高”指标中,至少符合其中一条。而细察这些地王背后的资金推手,记者发现,上市房企是最主要的地王制造者,其中不仅有融创这种一贯的激进派,连万科、绿地、招商等一向以稳健见长的A股龙头房企,也在今年频频制造地王。

  疯狂之后是迷茫。动辄超过100%甚至400%的溢价率令人咋舌,一掷千金的背后,除了上市房企钱袋充盈、融资顺畅的底气,也不乏土地供应“僧多粥少”之无奈。

  二线城市地王井喷

  今年已注定成为历史上地王最多的年份。

  克而瑞房地产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15日,包括北上广深以及南京、苏州、合肥等热点二线城市在内的共计21个重点城市,今年以来已产生总价、单价或溢价率地王数量达110幅,而在上一个“地王年”2013年,全年也不过拍出60幅地王。

  由于一季度各地土地供应计划尚未公布,加上春节影响,土地市场供应寥寥。时至4月,随着各地供应开闸,土地市场逐渐升温,4月已有24块土地溢价率超过100%,诞生了12幅总价地王;到了5月,在苏州、南京、合肥等二线城市带动下,土地市场热度更高,半个月即诞生了8块单价地王,有地块溢价率甚至达到400%的惊人幅度。

  地王井喷之年,必然伴随着地价的快速上升,这一点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不仅单价地王价格飙升,如葛洲坝南京地王、融创泗泾地王的楼板价均已超过周边项目在售价;就连资金沉淀量大、开发周期长的总价地王也多为高溢价成交,“面粉贵过面包”成为常态。

  克而瑞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全国总价排名前十的地块平均溢价率高达106%,绝大多数地块溢价率都超过80%。其中又以南京最多,入榜地块多达6幅,地区热度可见一斑。以上周南京新晋单价地王为例,葛洲坝以110%溢价率竞得河西中部G14地块,折合楼板价为4.5万元/平方米,时隔4月之后再度刷新南京地王纪录。而4.5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也超过目前河西所有项目的在售均价。

  细数4月份以来“三高”地块分布,49个地块分布在14座城市,其中40幅位于二线城市,尤以苏州、南京、合肥、杭州四市最为集中,分别有13幅、9幅、7幅和5幅,区位上的“二八”现象颇为显著。而一线城市共拍出7幅“三高”地块,少于二线城市。究其原因,除了因近期政策面收紧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供应量的减少。4月份以来,一线城市一共只出让了12幅经营性用地。

  龙头房企频造地王

  上证报记者整理发现,这110幅地王的制造者多为上市公司,令人讶异的是,连万科、绿地、招商等向来以风格稳健、风控严格著称的A股龙头房企,亦成为今年地王制造者。

  向来号称不拿地王的万科,今年也忍不住出手了。5月12日,杭州紫金明珠地块经过28轮竞价,最终万科以14902元/平方米竞得,114%的溢价率在杭州主城已5年未见,同时也创下了万科在杭州拿地历史上的最高溢价纪录。而就在去年紫金板块第一个出让项目,中国铁建·西湖国际城楼板价仅为8510元/平方米,万科以高出中国铁建75%的价格成为“紫金明珠”的第二个买主。

  而擅长通过与政府合作及二级市场并购获得高性价比土地的绿地集团,今年也启动了招拍挂市场的“地王模式”。2月23日,北京年后首场土地拍卖会,绿地集团以总价39亿元、配建15000平方米自住房竞得北京五环外黄村地块,楼板价高达4.7万元/平方米,超过了区域内所有在售物业售价,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王,预期上市后单价将超10万元。

  就连在深圳土地储备丰厚的招商蛇口,也在其他城市频频出击。3月18日,南京土地市场猴年首拍,招商就以48.2亿元力克22家开发商,竞得鼓楼区热河南路客车厂地块,29899元/平方米的成交楼板价也成为当时南京城北的新单价地王。5月5日,招商蛇口又斥62亿元巨资摘得2宗位于北京昌平区南邵镇的住宅地块,楼板价3.5万元/平方米,超过当地新盘2.5万-3万元/平方米的在售价格。几天后5月12日,招商蛇口又以13.8亿元拿下杭州铁路北宅地,溢价率106%,楼板价15268元/平方米。

  保利融创双雄称霸

  最令人侧目的是央企保利地产。虽然在几家A股龙头房企中,保利相对激进,但像今年这样屡屡大手笔拿地仍是罕见。

  3月18日,南京浦口G03地块经过46轮激烈竞拍,最终保利地产以31.2亿竞得,楼板价22320元/平方米,溢价率达到163%。4月22日,经过253轮竞价,保利力压阳光城以总价54.26亿元竞得福建厦门2016TP02地块,楼板价25838元/平方米,溢价率150%,成为厦门岛外单价最高和厦门总价最高“双料地王”。4月28日,保利地产又以19.44亿竞得合肥瑶海区E1603地块,楼板价12180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383.33%,再次刷新瑶海单价地王新纪录。就在5月18日,保利再度震惊业内,上海浦东新区周浦地块被保利以54.5亿元的总价、296%的溢价率夺得,实际可售面积部分的楼板价高达5.5万元/平方米,将未来上海外环外公寓售价拉升到8万元/平方米的新高度。

  实际上,保利今年在上海、南京、合肥、厦门等几个热门城市的土地市场几乎从未缺席,制造了多幅“三高”地块,溢价率都在150%以上,甚至达到惊人的近400%。仅这几幅“三高”地块的获得,保利就付出160亿元的代价,可谓财大气粗。

  而从获取地王的数量来看,据记者统计,今年最疯狂的地王制造者还不是保利,而是H股上市的房企融创中国。这家以激进为特色的房企,在接连并购绿城、佳兆业、雨润地产均未果的情况下,手持现金四处出击,不仅去年接连通过二级市场并购获得了成都、西安等二线城市的核心资产,更是在今年接连在8个城市陆续制造出8个地王。

  今年1月25日,融创中国在同一日内拿下佛山和杭州两幅高价地块。1月29日,又在南京斥资36.6亿元、溢价率105%摘得栖霞区城北住宅地块。2月2日,融创在宁波以28亿元总价摘得江东新城核心区地块。同月26日,又夺得东莞清溪镇地块,创下322%的超高溢价率。3月24日,在大热的合肥土地市场,融创出手以400%的骇人溢价率夺得合肥政务区商住地块。4月29日,又以溢价率151%摘得无锡惠山地块。5月11日,融创更是以溢价率112%、总价30亿元、高达3.8万元/平方米的天价拿下上海松江泗泾地块,引得业内一片惊叹。仅这8幅地块融创共斥资150亿元左右。

  钱仓充盈添底气

  地王频出的背后是上市房企不差钱。

  “资金面相当宽松、财务状况普遍良好,细察这些上市房企的资金状况,目前都颇为健康。手上有钱、融资通畅,是上市房企成为地王主要制造者的重要原因。”克而瑞房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大型上市房企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有充足的资金拿地,也意味着即便有几块地价格过高甚至套牢,也不会造成事关生死存亡的影响。

  根据A股上市房企一季报数据显示,万科、保利、招商、绿地四家房企目前手持现金总额分别为531.8亿元、374.8亿元、415.1亿元和438亿元,各家都有几百亿现金在手,可谓粮仓丰裕。从净负债率来看,四家房企分别为19.3%、85%、16.3%和369.4%,除绿地由于去年刚刚借壳上市,目前财务数据尚有遗留问题等特殊原因外,其余房企净负债率均相当安全,尤其是万科和招商,已经到了偏低的程度。而从现金与短期有息负债比来看,除绿地目前为0.66,低于1之外,其余三家房企这一比数分别为2、1.06和16,尤其是招商,其手持现金总额几乎与有息负债总额相当,实在不差钱。

  不仅龙头房企,不少在二线热门城市长期深耕的区域型上市房企,也由于资金面良好,而成为当地土地市场的重要势力。例如合肥当地房企合肥城建,一季报显示其净负债率仅为35%,现金与短期有息负债比超过8,合肥楼市一季度热销、房价暴涨,当地房企成为最大受益者,资金面充裕。

  看似疯狂的地王制造者融创,事实上也有理性的一面。根据公司2015年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融创中国手持现金270亿元,净负债率76%,现金与短期有息负债比高达2,资金面宽裕。今年公司还签订了4.6亿美元、为期36个月的定期贷款融资协议,这也是公司今年以来疯狂拿地、频频制造地王的底气所在。

  不仅手中有粮,A股融资渠道的打通、造血功能的恢复,更令A股房企心中不慌。上证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这110幅“三高”地块的受让方中,有18家A股上市房企,其中有13家在A股房企再融资开闸之后实施了定向增发或公布过定增预案,募资总规模达1768.6亿元。就在5月18日,泰禾集团刚刚公布其第二次定增预案,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98亿元。紧接着第二天,公司就豪掷47亿任性摘取上海长兴岛两幅地块。泰禾今年还拿下了苏州、佛山两大热门城市高溢价率地块。

  除了定增“补血”,发行公司债也是上市房企再融资的重要利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以来,上述A股房企发行的公司债包括:绿地控股发行100亿元公司债;保利地产发行50亿元公司债,且利率仅2.95%再创新低;中南建设发行不超过48亿元公司债已获证监会核准。

  由此可见,2016年地王的井喷现象,与资本市场的“资助”密不可分。需注意的是,部分城市过热的土地市场已引起政府警惕,一旦土地市场热度与楼市形成共振,恐将引发新一轮调控。回顾十年房地产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地王都出现在楼市上升期的顶峰,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调控和漫长的煎熬。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再提加息 美联储会动真格吗?

  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美联储在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公布的会议纪要“引爆”了市场。根据这份4月政策会议的纪要文件,决策者们认为,如果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长加快,6月再度加息可能是合适的。

  措辞间流露出的偏“鹰派”气息导致投资者迅速调整持仓。在此后的金融市场交易中,美股高位回落,纽约期金及原油期货价格收跌,美元兑日元及欧元等货币的汇率则普遍走高。

  与此同时,纽约联储宣布出售国债的行动也令投资者浮想联翩。至此,市场对美联储6月加息的概率预期也从此前的19%上升至34%。

  “鹰派”措辞扰动市场

  根据会议纪要,大部分与会官员认为,如果接下来的数据证实二季度经济增长加速,就业市场状况继续改善,通胀水平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迈进,那么美联储在6月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可能是适当的。

  与之相呼应的是,美联储官员认为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形势对美国经济构成的风险仍值得关注,但较有所下降。纪要称,尽管美国经济活动放缓,就业市场仍然出现进一步改善。

  美联储去年12月启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但此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令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增加,在今年的三次货币政策例会上均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美联储计划于6月14日至15日举行下一次货币政策例会。

  而会议纪要也为6月会议带来蛛丝马迹。官员们认为,需要重新引导市场预期。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官员担心市场参与者可能没有适当评估在6月会议上调利率目标区间的可能性,他们认为在两次会议间隔期间,应当向市场清晰沟通政策制定委员会计划如何应对经济和金融状况发展。

  这一表态被投资者解读为偏于“鹰派”。受此影响,在纪要文件公布后,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上升,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走势显示,投资者预计下月加息的概率已经从纪要公布前的19%飙升至34%。

  金融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国际金价在纪要公布后遭遇“滑铁卢”,一度下跌至每盎司1254.90美元,为4月28日以来最低位。加息预期的增强则提振了美元汇率,美元指数触及三周以来高点,北京时间周四亚太交易时段,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涨至110.27点,美元指数则刷新七周高位。

  美联储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在股市上同样有着明显体现。在周三的交易中,美股涨幅急速收窄,截至收盘,道指下跌0.02%,标普500微涨0.02%,纳指勉强维持涨幅,上涨0.50%。

  周四亚太股市则全线走低,MSCI亚太地区指数下跌0.9%,日经225指数收平,韩国、印度及澳大利亚等市场跌幅在0.5%至1.2%不等。

  开玩笑还是动真格?

  显而易见的是,这份会议纪要令投资者对美联储6月将加息的预期重新被点燃,美联储是否会动真格引发多方猜测。

  纽约邮报认为,美联储令华尔街一直不停地围绕加息进行猜测,美联储需要选择一个“谎言”并坚持下去。

  报道称,“鹰派”纪要使市场沸腾,但问题是当初4月会议结束后,美联储曾强烈暗示过6月不太可能加息,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新闻发布会的演讲中也持有十分“鸽派”的态度。难道6月加息仅仅只是一个玩笑?这份纪要令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该媒体认为,假如6月美联储加息,很有可能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大选来临,为了避免外界误会美联储的政策受大选影响,所以需要尽快做出决定。

  华尔街日报则援引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策略师卡纳里的观点表示,美联储官员想要表达信心但是并不希望吓坏市场或者令市场反应过度。金融市场的确有点不正常,美联储只是想要轻轻地将市场推回原位。

  卡纳里认为,美联储官员希望市场能够保持警惕:加息是有可能的,然后根据判断做出反应。

  华尔街日报认为,在信息控制的努力上,美联储官员在纪要中采取了更为乐观的基调,让人听起来不那么担心全球经济和金融带来的风险,并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加强。

  在一些海外媒体看来,无论美联储是否动真格,它已经为金融市场带来不安。

  彭博社表示,美联储态度转变对股市投资者来说将是个坏消息。美国4月CPI环比上涨0.4%,创2013年2月以来最大涨幅,也使得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悄然升温,美国股市却无法为这一点“庆祝”,再加上“鹰派”的会议纪要,无疑为股市投资者倒了一杯难以下咽的“鸡尾酒”。

  6月加息究竟是玩笑还是已经摆上台面目前不得而知,但至少令华尔街人士开始抱以警惕性的想法。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称,现在美联储所有的说辞可能都只是一种谈话——试图确保市场不要对今年某个时刻收紧政策的想法太过于自信,尽管6月加息的预期有所上升,但是概率仍旧不高。纪要可能想表达的只是“今年会有两次加息”与“我们会认真考虑”罢了。

  值得注意的是,纽约联储在17日低调表示,将于5月24日至25日和6月1日合计出售4亿美元的国债和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相对于提升利率,收缩资产负债表是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

  尽管纽约联储强调这些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改变,也不能被当作未来货币政策立场作出任何变更的时点的参考,但考虑到随后公布的美联储纪要呈现“鹰派”基调,这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上海迪士尼试运营23天接待96万人次

  上海迪士尼乐园将于6月16日盛大开园,试运营23天接待96万人次游客,上海也步入迪士尼时代。

  昨日,上海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上海申迪集团及管理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上海迪士尼乐园试运营情况、保障、配套及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后续项目规划。

  负载测试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上海迪士尼项目位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开幕时项目占地3.9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于2011年4月8日开工建设,近期已启动运营测试,将于6月16日盛大开幕并正式向公众开放。

  迪士尼的运营测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昨日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明确表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经过近一个月的负载测试,特别是“五一”小长假大客流的考验,目前区域总体运行安全平稳有序。但在测试期间也暴露了一些不足。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正义则披露了上海迪士尼的试运营期间的成绩单:核心区开放23天共接待96万人次游客,其中,“五一”小长假接待了11万人次。

  刘正义表示,经过试运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排查出了四大类、100多项需要完善的事项。其中包括,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的优化举措;安全管理标准和综合执法水平方面举措;不同特征日和不同条件下大客流的引导和应急管理措施;游客服务和配套设施等。

  “针对上述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做整改,其中有一些工程性措施,也有一些管理性措施。” 刘正义表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将探索把迪士尼的全球管理标准和本地客流规律和游客需求相结合,探索更加精细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重点片区开发将提速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24.7平方公里。如今,随着上海迪士尼一期主题乐园建成开园和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全部到位,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初期建设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围绕哪些重点区域推进开发建设?

  根据孙继伟描述,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蓝图是: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旅游城”,当代中国娱乐潮流体验中心,形成旅游产业发达、文化创意活跃、低碳环保智能、环境优美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地标,最终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这个蓝图下,“十三五”期间,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将推进3项重点建设任务。一是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在不断优化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游乐设施和服务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后续发展计划。

  第二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重点片区开发将提速。其中,北片区将开发精品酒店和度假酒店,有效呼应度假区多样化的休闲度假需求;西片区将加快横沔古镇的保护开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南片区将深化规划研究,分步骤打造全天候和全景式的购物、娱乐和消费体验中心。

  第三是整个区域联动格局的形成。刘正义说,上海迪士尼乐园处在浦东中部地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未来将加强度假区和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形成以度假区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时用好周边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空间资源,推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落地,形成有效的产业联动和产业集群。

  对于备受关注的迪士尼二期项目,上海申迪集团副总裁程放也表示,申迪将根据上海迪士尼乐园运营情况对市场进行调研,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商定二期启动时间。

  如果说迪士尼乐园是红花,配套项目是绿叶。5月19日正式开业的奕欧来上海购物村就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绿叶之一。该购物村由伦敦比斯特购物村的创立者及运营方唯泰集团与上海申迪集团合资成立,将陆续有140多间精品店铺及餐厅入驻,汇聚国际高端时装、生活方式及家居品牌,全年低至2.5折。

  程放说,迪士尼酒店、迪士尼小镇以及周边的“三园一村”项目,即心愿湖公园、二期预留地上将建设的生态公园,以及5月23日即将启动的香草原,都值得游客去探索和体验。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我国网络支付实名认证账户已超五成

  去年,网络支付实名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完成实名认证的支付账户占比超过五成。

  这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19日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6)》(简称《报告》)中透露的信息。据该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非银行支付机构开立的支付账户总量为26.36亿个,其中完成实名认证的有13.46亿个,占总量的51.07%,比2014年上升8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去年银行卡产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发卡和交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截至2015年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量54.42亿张,同比增长10.25%;银行卡交易852.29亿笔,同比增长43.07%;银行卡交易金额669.82万亿元,同比增长48.88%。

  在新兴电子支付渠道方面,2015年,我国互联网支付行业整体保持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交易规模稳步提升;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迅猛,业务规模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报告》称,市场主体通过开展业务合作,深入渗透到日常消费领域,并依托新技术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了广大客户的便捷化支付需求。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363.71亿笔,金额2018.20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29%和46.67%;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333.99亿笔,金额24.19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13%和41.88%。

  同期,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38.37亿笔,金额108.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6%和379.06%;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98.61亿笔,金额21.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166.5%。

  对于市场关注的网络支付实名制问题,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非银行支付机构开立的支付账户总量为26.36亿个,其中个人支付账户26.30亿个,完成实名认证的支付账户共有13.46亿个,占总支付账户总量的51.07%,比2014年上升8个百分点。

  而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网络支付业务将进入更为规范健康发展的全新阶段。

  但是《报告》也强调,网络支付实名制有待进一步严格落实。现实中,电信运营商对手机号码、SIM卡的发放尚未完全实现严格的实名审核;此外,部分支付机构在客户登记、变更预留手机号码时,也尚未实施严格的身份识别措施,客户在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预留手机号码不一致的情况较为常见。

  值得指出的是,在国内市场及政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背景下,预付卡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报告》统计,2015年,163家预付卡发卡机构合计发卡2.59亿张,金额761.43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8.37%和2.77%。预付卡机构通过优化商户结构和受理环境,丰富便民小额支付的应用场景,叠加对商户、消费者两端的增值服务,努力推动由单位用户向个人用户以及行业应用的逐步转型。

  《报告》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连续第四年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完整展现了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的全貌,总结了2015年各个细分市场的发展概况及运行特点,针对市场风险特点提出了应对与防范的整体思路,并就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解析与研判。

  与往期报告相比,今年的报告更加注重行业数据的精细化分析和深度挖掘,精选了部分会员单位在创新与合规方面的经典案例,数据更具参考价值,内容更加贴合市场脉搏,为行业参与主体平衡创新与合规的关系提供有效借鉴。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偏股基金仓位两极分化 部分基金继续驻扎创业板

  在经历了3月的强劲反弹后,沪深两市自4月中旬开始弱势整理,截至5月17日,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在此期间分别下跌7.74%和10.45%。伴随谨慎气氛持续弥漫,当前基金的股票仓位也呈现两极分化格局。在不少基金高仓位操作的同时,也有部分基金采取防御策略,以较低仓位或者空仓运行。此外,尽管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经历了剧烈调整,但从本周的净值表现来看,仍有部分基金对新兴产业成长股不离不弃。

  偏股基金仓位分化严重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本周一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0.84%和1.61%,共有190只主动偏股基金当日净值涨幅达到或超过2%,这意味着这些基金的仓位水平较高。

  其中,工银农业产业股票、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泰达宏利领先中小盘混合、中邮风格轮动灵活配置、易方达新经济混合等基金涨幅靠前。

  与这些高仓位基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一大批基金当日净值纹丝不动或微涨,显示仓位水平极低。其中,除打新基金外,有不少前期仓位较重的普通偏股基金。例如金鹰改革红利,该基金在一季度末的股票仓位为72%,但5月10日以来,基金净值鲜有变动,尤其在5月10日、11日、12日和17日这4天,单日净值涨幅均为零,表明基金经理已大幅削减仓位。华富国泰民安灵活配置3月底股票仓位为48.63%,但基金净值自4月25日起便保持在0.979元不动。

  在反复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不少刚成立的新基金操作普遍谨慎。例如,本月成立的南方新兴混合、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华夏高端制造混合成立以来涨幅为零;4月份成立的海富通改革驱动混合、中邮低碳配置混合、上投摩根智慧生活、嘉实新思路混合等基金成立至今净值几乎没有变化;成立于今年2月的兴业聚宝灵活配置、交银卓越回报灵活配置和华商新兴活力混合近3月涨幅分别仅为0.7%、0%和-1%。

  偏股基金仓位的两极分化和新基金建仓谨慎,反映出基金经理对未来股市走向仍存在较大分歧。

  部分基金仍坚守创业板

  今年以来,估值高企的创业板再度出现剧烈调整,从去年12月31日的2714.05点一路跌至今年1月28日的1906.46点,区间跌幅近30%。在此背景下,不少机构开始调仓换股,大举撤出创业板。但从本周的净值表现看,仍有相当数量的基金净值涨跌幅均超过创业板指数,显示其依然重仓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成长股。

  本周一和周二,创业板指数合计上涨2.76%,中邮风格轮动灵活配置、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中邮核心竞争灵活配置、金鹰核心资源混合等基金的净值涨幅分别为3.88%、3.34%、3.25%和3.21%;而周三创业板指数大跌2.93%,这几只基金当日跌幅则分别为3.92%、3.23%、3.64%和6.09%。数据统计,在全部混合型开放式基金中,有86只5月18日下跌超过3%,有502只下跌超过2%。

  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尽管二季度A股大概率维持震荡行情,但当前环境无需过度悲观,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仍具投资价值。中邮核心竞争灵活配置的基金经理任泽松表示,能够穿越周期的更多是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因此保持了对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以及环保等行业进行了重点配置。金鹰核心资源的基金经理冼鸿鹏表示,二季度将继续以成长股和新兴产业的主题投资为主,重点关注环保、大健康主题、教育、体育、新能源汽车以及VR等新技术行业板块。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05月20日讯

  上交所年报审核直戳公司风险点

  监管者对上市公司年报的事后审核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就不同公司的不同风险点及时发问,直戳其最不愿被触及的“痛点”。记者注意到,仅最近三日,就又有慧球科技、柳化股份、太化股份等公司陆续收到上交所的年报审核问询,被要求就各自的主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公司治理问题、内部控制问题等进行深入解析和补充披露,基本上每家公司的风险点都成了“特别关注”的对象。这不仅有针对性地揭示了相关公司的具体风险,亦以“刨根问底”的追问强化对信息披露“含金量”的要求,倒逼上市公司群体提升年报信披的有效性。

  行业经营情况“惹眼”

  强化行业经营性信息披露,是贯穿2015年年报事后审核的“主题”。由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与所处行业的景气状况密不可分,通过与同行业公司的比较,既可以判断公司经营的优势,也可从中发现异常。上述三家公司中,柳化股份的年报问询函就体现了这一点。公司5月19日披露的问询函就关注到经营成本及主营产品毛利率问题。

  具体来看,柳化股份作为合成氨煤头企业,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再以合成氨为原料生产尿素等产品。报告期内,国内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以煤为主要原料的化肥制造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毛利率水平较去年有明显回升。但有异于行业基本面情况的是,公司尿素产品的毛利率反而比2014年大幅下滑了14.05个百分点,且公司对与行业发展趋势不同的情况及构成影响未充分披露。对此,问询函要求公司以图表列示的形式,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尿素产品成本及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同业上市公司相反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充分揭示风险点

  除了一以贯之的对行业经营性信息披露的关注,针对不同公司的不同“风险点”,问询函亦针对性地发问。通常而言,上市公司不愿多言但外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容易潜藏更大的风险,包含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年报事后问询函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揭盖子”,尽可能让上市公司披露更多信息,帮助投资者决策。

  例如5月18日收到年报事后问询函的慧球科技,其被问询重点是在实际控制人顾国平“平仓事件”影响下,公司智慧城市业务的经营风险。早在2007年就开始谋求重组转型的慧球科技此前已经历多轮重组,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14年后,公司开始介入智慧城市项目。但是,智慧城市业务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并不乐观。问询函关注到,公司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实际控制人顾国平及上海斐讯的借款,而在资产和经营还较为单薄的情况下,公司却签署了巨额的项目合同。

  在上述背景下,当顾国平持股遭遇“平仓事件”且公司进入重组程序后,对于其是否具备经营能力、相关项目是否能够落地,就不能不进行一番细究。为此,问询函要求慧球科技对智慧城市框架协议目前的执行及落地情况,已签订的重大合同的建设内容、方式、阶段,执行合同的能力和条件,相关核心技术水平和资质,是否存在合同无法完工或者纠纷等情形,以及可能无法继续履约的相关责任等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说明。

  “一些经营不善的风险公司,充分披露其参与项目涉及的人员、资金、进展、履约等情况及存在的风险,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的经营是空中楼阁,还是脚踏实地。”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同样,太化股份今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所收到的年报问询指向的“要害”正是公司前期披露的虚增收入事项。贸易业务是太化股份主要的收入来源,2015年,公司实现贸易收入20.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0%。然而,2016年1月28日、1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财政部专员办相关专题报告反映,公司出于完成上级考核指标等目的,2014年通过虚拟贸易虚增收入达11.47亿元。为此,上交所在事后审核问询函中,要求公司就上述虚增收入事项的具体贸易业务内容、发生时间、具体金额数量等予以充分披露,并且要求公司及审计事务所就是否存在虚增收入的问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行明确的回复。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