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原标题:■一周公司要闻
大润发隐痛零关店纪录被打破
当沃尔玛、家乐福、卜蜂莲花等零售业巨头都在关店缩水或增速放缓时,只有大润发还在坚挺地扩张,甚至提速发展。进入中国大陆市场19年以来,无论是金融风暴还是零售关店潮,大润发从来没有关闭过一家门店。
然而,这个19年的“零关店”纪录在近日被打破了。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大润发潍坊潍一广场店关闭,目前相关工作人员和门店商品的后续安排正在处理中,19年以来首次关店的背后,更多的是大润发遭遇合约未到期,却因业主问题而被迫终止营业。这家门店关闭的背后不仅折射出零售业遭遇各类成本上涨被迫关店止损的窘境,同时也体现出租赁模式下,业主问题导致商超业者停业的症结,这也是作为零售业“隐形冠军”的大润发的“隐痛”。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这次打破了19年纪录的关店事件背后也反映出租赁模式下,零售业者的被动和痛苦。由于投入金额太高,而零售业又是低毛利产业,所以大部分卖场和超市业者都是租赁经营,极少有类似麦德龙这样购地自建卖场的业者。而租赁模式下,一旦租约到期或者业主方出现纠纷则零售商就会被迫停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规避此类风险,沃尔玛、步步高等业者也在努力转型,试图自己投建项目,然而这种方式对资金要求非常高,薄利经营的零售业者未必都承担得起。而业主纠纷带来的问题也成为诸多零售业者的“隐痛”。
锦江之星频繁升级遇尴尬出租率连年下滑
作为国内首家经济型酒店品牌,近年来锦江之星的业绩表现却略有低迷,无论是在平均出租率上,还是RevPAR的表现上,都在连年下降。日前锦江股份发布的2016年8月简报也显示,锦江之星8月的出租率、RevPAR均有下降。
据公开资料,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于2010年由H股回归锦江股份A股。据2011年年报,锦江之星的平均出租率为87.27%,此后逐年下滑,到2015年时已降至78.83%。据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锦江之星的平均出租率进一步减少为75.38%。
与平均出租率类似,锦江之星的RevPAR也在不断下滑。在2011年时,锦江之星的RevPAR为157.14元/间,而到2015年时也已一路降至143.42元/间。至2016年上半年,锦江之星的RevPAR已为137.29元/间。
在平均出租率和RevPAR双双下滑的同时,锦江之星“升级”进程也随之而来。2011年时,锦江之星宣布推出第四代升级版酒店产品,突出了商务功能。据称,此次是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就酒店产品更新换代情况首次对外公开发布信息。之后在2014年,锦江之星进一步在第四代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升级版”。
2015年底,锦江之星再度宣布对品牌进行细分改造,发布了锦江之星、锦江之星品尚、锦江之星风尚三大子品牌,分别针对都市白领商务人士、中端商务人群和个性化需求人群。锦江之星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80后”、“90后”这一消费主力军,在LOGO更新升级的同时,锦江之星对酒店设施也进行了改进。
资料显示,锦江之星创立于1997年,是锦江国际集团核心产业之一,也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之一。
海底捞业务拆分玩地产面临巨大挑战
频繁拆分的海底捞彻底跨界。日前,由海底捞集团全额投资修建的自持商业综合体旭海时代广场在四川简阳正式营业,该广场吸引了万达影院、永辉超市、海底捞火锅、屈臣氏、肯德基等品牌的进驻。对于海底捞此次进军商业地产,有业内分析认为,餐饮行业近年来“四高一低”问题愈发明显,海底捞也同样经受着利润降低的压力,为了不让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海底捞进一步转移业务重心。而从已经完成的拆分布局来看,海底捞正在从一家依赖火锅的餐饮企业过渡到涉足餐饮产业链的“餐饮帝国”。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海底捞在简阳建设购物中心,是想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一方面,目前国家对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以及扶持力度十分可观;其次,张勇作为当地的“名人”在拿地、建设、招商、税收等方面很可能有政府在背后的支持。
“此外,海底捞在火锅企业扎堆的四川成绩并不抢眼,借助商业地产对该公司在当地发展餐饮业务有所助益。而且,海底捞此番变身‘房东’,能为海底捞集团带来可观的收益,让海底捞的营收数据更加亮眼,进而加快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朱丹蓬说。
大唐发电剥离煤化工减利55亿火电行业渐入低潮
几经波折,大唐发电甩掉巨亏的煤化工板块后,又遇上行业低潮。近日,大唐发电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将为负值,且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80%至190%。同时,公司煤化工及关联项目已于2016年8月31日完成交割,也因煤化工及关联项目转让事项,减利约55.18亿元。
大唐发电两年前就想脱手煤化工板块,但并不顺利,其在该板块实际投入近641.2亿元,但回报却是近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16亿元。大股东大唐集团最终接手,于大唐发电而言,可谓“解脱”。
公告还显示,受上网电价同比降低影响,公司电力板块业绩同比下降。卓创分析师韩滨表示,鉴于电价下调、用电量跌、煤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发电企业下半年业绩可能不如往年。
由于大唐发电三季度报亏超28.7亿元,少于煤化工减利成本,可推算,其各板块还是在盈利,盈利数额在22.9亿元至26.4亿元,相对去年同期减少近10亿元。
(以上报道摘自《第一财经日报》、《北京商报》、《每日经济新闻》)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