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2015年的互联网舆情

时间:2016-04-21 10:20

来源:作者: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2016.01.01 星期五

2015年的互联网舆情



  

漫画/陈存昌
  1.网络话语权均等化与分层化趋势同时呈现。2015年中国的大众传媒舆论场上,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进一步下降,“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成为很多国人了解新闻时事的第一信息源,特别是拥有月活跃用户6.5亿以上的微信成为社会舆论的新引擎。微信让上网浏览和表达的门槛降低,使更多的社会阶层上网,网民结构日益向中国总人口的结构还原,推动网络话语权趋于均等化。与此同时,网民部落化,网络社群有所发展,网络舆论渐趋分层呈现。
  2.网络舆论共识与舆论分裂并存。十八大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得到草根百姓、基层干部的认同和拥戴,网络舆论的共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律师执业、资本撤离等问题上,也出现了意见分歧。要避免舆论的撕裂,还需要政府与民众共同努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继续依法推进,网上“正能量”建设、思想观念的辩论,与尊重民意表达和倾听百姓诉求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仍有待探索。
  3.国际议题在中国网络舆论场上趋于活跃。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成为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挑战,中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日关系、南海问题、国际互联网黑客问题引发公众热议。对于中国网民来说,在凝聚爱国热情和避免民族主义情绪反弹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对于国际舆论场来说,中国已经来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事关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
  4.官民关系、贫富差距、仇富心态、医患矛盾、权益纠纷等社会矛盾依然是舆情压力的重要来源。从职能部门分布看,公安依然是涉及负面舆情事件最多的部门,教育、财税金贸和人社等部门的热点事件数量和舆情压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校园依然是舆情事件高发地,涉及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往往成为网民关注焦点,而高考和招生也易招致负面舆情。受股市波动和经济下行的影响,证监会、央行等财税金贸部门舆情压力陡增。2015年度公务员工资调整、养老金并轨、延迟退休等政策轮番引发网友热议,也使得人社部一次次站到舆论的风口浪尖。2015年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与2014年度相比变化较大,涉及社会暴力、官民冲突、警民冲突、征地维权、城管执法的舆情事件大幅减少,而社会道德、劳资纠纷、意识形态争议相关事件数量上升。
  5.“两微一端”主导社会舆论议程,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下降。究其原因,首先是当前国民阅读习惯的改变。当代中国人正在从读书的一代人,转向读互联网特别是读手机的一代人。其次,移动终端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的覆盖人群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再次,“两微一端”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曝光和发酵的主要信源。第四,传统媒体遭遇商业利益的软诱惑,宣传管理的硬约束,调查记者难有作为,在突发事件和公众议题上或失语,或反应迟钝,隔靴搔痒。而互联网特别是“两微一端”的空间相对宽松,因而形成了比较鲜活和犀利的话语。当然,传统媒体在舆论发酵和消解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2015年5月黑龙江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之后,中央电视台公布现场监控录像,是舆论逆转和消退的重要原因。
  6.网络社群凝结并趋于活跃,“意见领袖”风光不再,极端思潮趋于边缘化。web2.0时代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吸收和强化了论坛的黏着性和深入性,发挥了社群聚合的功能。微博、知乎、豆瓣以及其他音视频网站在注册过程中,通过用户对各种兴趣偏好的选择,形成兴趣相近的网民群体。伴随微博大V式微和网络社群趋于活跃,网络舆论中“广场式”的鼎沸之议减少,“沙龙式”的社群对话增多。这标志着社会各群体真实的利益博弈在互联网上聚合成体,也表明网络内容供应在技术细分之下,公众生活偏好的凝结。在某种程度上,大V是“毛”,网络社群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舆论场的社群利益冲突将盖过“意见领袖”的口舌之争。(摘编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