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时间:2016-04-29 15:14

来源:作者:点击: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发布时间: 2016-04-19 19:43:3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于昱洁  |  责任编辑: 陈山

——北京大学互联网社会金融行业舆情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研讨会成功举行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网讯(于昱洁)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数据信息量成指数式爆炸增长之势,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给我们众多的冲击。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大数据”应用,将会对人们的生产过程和信息交换过程产生颠覆性影响。对来自互联网的非结构化数据中隐含的舆情信息进行提炼和分析,正在大数据的第一波浪潮中创造出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消费者消费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成熟,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网络金融舆情事件频频发生。若金融机构的危机应对和舆情引导做的不够,就会制约金融机构品牌的形塑。由此可见,网络金融舆情的引导策略至关重要。如何客观、精准地理解网络民意趋向、民情汇集源头、民智管理思维、危机研判思路、竞争态势指数等,已成为当前社会下金融行业创变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6年4月16日,北京大学互联网社会金融行业舆情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中正舆情机构/澜极智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求是》杂志《红旗文摘》杂志社的大力支持。本次研讨会遵循系列会议的核心论点,就“金融行业的网络舆情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做深度交流。

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任羽中先生,中国银监会宣传部副部长杨东宁女士,求是红旗杂志社副总编李小娟女士,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卢云峰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与近50位金融领域从业者一起,就舆情防控、声誉风险管理等话题,分享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 任羽中

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任羽中先生开篇明义,引经据典,着重剖析了元、明、清三朝及中国近代历史中金融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影响。任主任指出,金融业是国家的根基,维护了金融稳定,就能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就能“得民心”。针对金融行业如何进行舆情管理,任主任认为,要抓好舆情监测、风险预判、风险研判和分析评估等工作。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中国银监会宣传部副部长 杨东宁女士

谈到银行业的舆情风险问题,中国银监会宣传部副部长杨东宁女士表示,银行业的舆情风险是可预判、管理的。杨部长特别指出,银行在特定时期或许会有特定的风险。她举例阐述说,在年底结算时,钓鱼网站出现的数量就高于平常时期。在这样的特定时期,银行要注重自身声誉的管理和品牌的建设推广。银行需要做好预期管理及引导,给市场正确的引导。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卢云峰教授

在演讲环节,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卢云峰教授提到,互联网是人的延伸,人在互联网中形成虚拟人格,从而言行不一。因此,用传统的态度调查方式不能准确的预测人的行为。而大数据记录的是人的行为,在大数据时代,可以用行为来预测行为。卢教授以流量法则、需求法则、严格法则、共享法则、群众法则、魅力法则、数据法则等七大法则,着重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预测和风险防控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卢教授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远超过去,舆情风险防控的研究方法应及时进行转变,要注重对风险的预判,利用大数据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互联网对银行业的颠覆才刚刚开始,我们如何去应对它,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民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王勇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民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勇教授在演讲时,以2015年股灾为切入点,特别引用了雪球论坛上一个大V推荐股票的行为对股民购买意向产生重大影响的实际案例,阐述了当今互联网社会下,个人在互联网上表达出的观点对股市的影响。王勇教授从孤岛效应讲到互联网协调博弈的级联效应,并着重分析了互联网对协调博弈的影响机制。他主要阐述了三种机制:信息分发机制、远程监控机制、长尾汇聚机制,并总结出“互联网有可能加剧股市波动”的结论。王勇教授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为:信息分发机制会导致预期的一致性、远程账户控制机制会导致行动的一致性、长尾汇聚机制将深化上述双重一致性的作用效果。最后,王勇教授建议:投资建议方面的信息发布一定要有一定的限制;要发挥远程监控机制的积极作用,限制高杠杆的使用;要建立合格投资者线上大数据审查制度,降低长尾汇聚扩散风险。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北大中正舆情研究课题组组长、中正舆情机构创始人 钟向东

中正舆情机构创始人钟向东先生在会上表示,互联网是格局教派利益的延伸,是考量声誉的利器,也是民意诉求的放大器、意识的角斗场;互联网是态度到行为的发动机,是信息安全的国之利器,也是大数据应用的基本平台。同时,钟向东先生向与会者分享了中正舆情机构八年来探索得出的重要理论:金融机构声誉风险属性、风险舆情成因、BCG矩阵、风险舆情管理十项技巧等。他说,兵无常势、水无常态,解决问题是根本;掌握十法则,冷静从容是技法;矛盾分解是核心,要善于换位思考、移位思考、平行思考。

破题金融舆情管理:前置预判是根本

北京大学互联网社会金融行业舆情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研讨会现场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互联网社会下金融行业的舆情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互联网社会金融行业的舆情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形成了共识:网络舆情风险防控应防患于未然,事前做好风险评估;声誉管理应及时,有效避免经济损失。

中正舆情创始人钟向东先生表示,要用敬畏的态度认识互联网,因为它是舆论场、信息的集散地。中国在国际网络社会中的话语权是很低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以正能量和责任感来传播自己的声音,唯有从你我做起、积沙成塔,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互联网强国。“今天各位专家讲的东西是层层相扣的,从理论到实操层面,完整的剖析了金融行业网络舆情现状。”这对舆情产业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科技促进时代的进步,时代催生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社会下,对金融行业而言,民意的聚合与扩散都关乎整个行业领域的利益,有效地防控舆情风险及声誉管理显得很是必要。此次会议的与会专家领导及学者们的真知灼见和理论分享,促进了学术之间的交流,并成功达成了共识,标志着北京大学此次互联网社会金融行业舆情风险防控与声誉管理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