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常州毒地事件舆情应对

时间:2016-05-13 09:22

来源:作者:点击:

  何小手

  突发环境事件是近年备受舆论关注的公共事件,由于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健康,这类事件曝光后很快便会成为舆论热点。最初事件涉及的人群会主动发声,尔后事件在互联网发酵,单一事件随即演变为普遍性的问题讨论。以常州毒地事件为例,最开始学生家长表达忧虑,他们给事发学校及相关责任方制造了压力,而在互联网上,这个事件经过几天的发酵,已经形成了毒地话题,全国哪些地方还存在类似的毒地现象,问题严重程度如何,舆论设定的这些议题一定程度扩大了常州毒地事件的影响,应对这样一次事件,当地备受考验。

  在此之前土地污染已非新鲜事,多地出现的重金属污染事故已造成严重后果。在以往的案例中,受害者患重病都是事件的重要特征,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土地污染因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这类污染一旦曝光,很多人会倾向于认为其危害不可小觑。在这样的心理预期下,任何草率的结论往往会起到相反的应对效果。

  常州当地在应对这样一个事件过程中有几个细节值得商榷。一是匆忙否定媒体的报道,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一些政府部门都会将媒体作为第一应对对象。过去是拒绝报道,如今有所进步,媒体介入有了一定的空间。但对媒体防备,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因为媒体在此时是重要的监督者角色,可能随着事件的发展部分事实有待甄别,因此可能存在疏漏,但即便如此,民众对媒体的期待不会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媒体作为应对对象显然偏离了问题的关键。

  从舆论的后续反馈看,常州当地声称央视的报道存在硬伤,也并未让应对加分,相反很多的评论提到,当地并未说明具体的硬伤是什么,当地似乎是为了质疑而质疑,这只会让应对变得更为被动。

  其次,当地在应对中充满了安抚式措辞。比如在提供的污染相关数据中,提到检查指标异常“仅有133人”,又比如将学生家长划分为“绝大部分”和“少部分”两类,提醒“少部分”家长不要闹事。这些措辞起不到安抚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围观者的不满情绪,成为事件应对的一大败笔。其实当地目前还很难衡量事件的影响,受到毒害的学生情况如何,学校的条件是否支持上课。当地的这种说法目的只是缓和情绪,从学生家长的角度看,可能“仅有133人”这样的措辞确实能起到一定的安抚效果,但如今事件已经产生了全国性影响,多数的围观者不会被安抚,而只会视为一种灭火式应对。

  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和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群体,看待一个公共事件的角度会有所差异,当一个事件产生了全国性影响,舆情应对应该有更为周全的考虑。常州此次应对效果不尽人意,主要就是因为当地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突发事件来应对,其实,借助这样一次事件,土地污染这一宏观话题已经悄然发酵,人们期待常州能够客观、严肃地处理此次事件。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