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4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事件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17日晚,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成立联合调查组。18日,教育部表示,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机制。
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的端倪被披露。随着调查不断地推进,越来越多的疑问浮出水面。一所学校从选址、建校再到学生入学,这期间的环境监管链条为何全线失效?该事件自从去年开始便不断有家长抗议、媒体曝光,然而为何当地一直在辟谣、搁置民声诉求?为何没有及早从根本上处理好这次校园安全危机?
【舆论焦点】校区为何未批先建?为何多次辟谣?
央视新闻曝光称,学校修建的环评批复时间是2012年3月31日,但学校奠基施工时间却是2011年8月21日,学校施工时间比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多月。经检索查实,在多家新闻媒体上还存有学校于2011年8月21日破土,当地政府负责人出席奠基开工仪式的新闻报道。其中,还包括时任常州市“一把手”等重要官员,参与开工的官员是否清楚学校存在“未批先建”情况则不得而知。未批先建,国家明文禁止,一所学校大张旗鼓建设,监管部门为何没及时发现并制止?
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环评报告“过关”问题。尽管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学校所在地块土壤“检测都是达标的”,选址评估报告“符合规范”。但环评报告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环境专家还指出环评报告“没有考虑到农药的成分”。另外,这份被作为选址建校依据的环评报告,已经指出常隆地块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外国语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
然而,实际情况是,2015年9月大批学生入校的时候,北边的污染土壤正在开挖修复。此外,早前澎湃、财新等多家媒体都提到一个尚未确证的问题:即这里的老员工曾经实名举报,在化工厂的搬迁过程中,曾经违规在地下埋藏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其中包含许多剧毒物质。
在诸多漏洞面前,媒体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素。《检察日报》刊文就指出,这是否就意味着“符合规范”的评估报告存在瑕疵。那么就要问一问,究竟是环评报告失实,还是有关部门视而不见。
【舆论焦点】三次舆情风险预警为何失效?
2015年9月,新的学期开始2400名学生搬入新校区,然而正如媒体报道所言“然而新的学年带来的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从去年年底到今天事件持续了4个多月,直到央视推出重磅新闻,才真正意义上成为舆论“焦点”。事实上,在本轮舆情大爆炸之前,当地已经经历了数次舆情危机。
第一次舆情危机:家长维权帖文涌现 副市长现场办公协调处置
去年12月,有家长在接送孩子时闻到学校周边有刺激性气味,后得知是常隆污染场地在进行土壤修复施工。在随后的检查中,许多学生出现异常症状与疾病。孩子的健康以及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深刻认识,引起相当一部分家长恐慌,常外的家长微信群讨论激烈。在今年1月初,在当地论坛、百度贴吧、新浪微博、本地微信公号陆续出现《远离毒地,搬迁过渡,救救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常隆“毒地”航拍照片!看看真是心酸啊》等数十篇曝光帖文,总阅读量超过11万人次。1月8日下午,家长们发起了联名上书活动,超过1200人签名要求政府出面协调学校搬迁过渡,待污染问题完全解决再回迁。这是常外学校第一次陷入了舆论旋涡。
危机应对:1月10日,常州市领导召集新北区政府、市环保局、市教育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办公并专题研究学校空气质量问题,紧急叫停了农药厂地块的土壤修复工程,并对外公布经过六项关键空气质量指标监测,学校附近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随即也表示,学校与学生家长当面沟通,但是未考虑搬迁过渡。1月11日,民间自媒体“掌上常州”微信公号一则《最新消息!常州外国语学校,全校暂时停课,返校时间另行通知!》还显示,学校发布一则《告家长书》宣布全校暂时停课!
但令人奇怪的是,1月20日,《常州日报》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了一则《权威重磅,对常州外国语学校空气质量10个问题的解释》辟谣称,新校区所在地原为太平洋电力机械厂及两个自然村,并非化工地块。文章还引述市卫生计生委统计称,绝大多数学生检查指标正常,个别学生检查结果显示有甲状腺结节和血液白细胞计数偏低于正常值等情况,发生概率与一般青少年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但1月29日,环保部通报了对常州常隆地块的最新调查情况,称从这块包括原常隆农药厂在内的多家化工厂用地现场挖掘出1500立方米含刺激性气味的污染土壤和被填埋的固体废物,经检测,污染物系总石油烃和苯类物质超标。
第二次舆情危机:财新独力介入报道
随后,当地政府将原来的异位修复方案更改为覆土封盖,并在不到一个月内完成了修复工程。据@微常州 事后通报“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然而,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得到家长们认可,认为这并不能根除污染的隐患。2016年放寒假前一周,一些学生家长聚在校门口抗议。此后,自媒体还盛传校方“常州学校污染政府被曝打压抗议:不准转学不准辞职”的小道消息。2月19日,财新网刊发《毒地边名校开学学生面临“去不去”困境》,“把孩子送回原址上课就要承担未知的环境健康风险。”
2月29日,《财新周刊》以8000字篇幅首次揭露常州外国语学校附近的污染问题,直指校方选址合法性、农药厂老工人举报地下埋有危险废物的可疑性和目前替代修复方案的合理性。报道还称,2月21日学校公布了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的空气和部分放射性状况及土壤、地下水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均达标”。
危机应对:尽管受到媒体报道冲击,但舆情态势并不明朗,尤其是在社交媒介上关注度有限,信息发酵也比较碎片化。相关方面并没有就媒体的报道进行单独的回应与公共解释。但随着网民与媒体挖掘的深入,舆情发展趋于复杂。
第三次舆情危机:央视出手掀起全国舆论聚焦
4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对事件做了报道。截至19日下午16时,事件相关网页新闻报道约4600多篇,论坛帖文700多篇,微信公号文章1007篇。
(百度媒体指数飙升)
新浪微博方面,#被污染的学校#微话题阅读量超4500万人次,讨论量11.6万条。其中,@央视新闻首发曝光微博转发量达6.2万次,评论1万余条,最热门的跟帖则是“我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当时事情闹得很大,后来政府为了压下来,禁止学校的学生在当地医院看病,学校门口还有警察,家长抗议的时候还有人打家长,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获赞2.5万个。截至目前,已有@王旭明、@佟大为、@罗昌平、@何兵、@袁宝国等780多位认证名人参与话题。
(@央视新闻 #被污染的学校#微博分析图)
舆情应对的几次得失
1、做好了开头,却没有做好舆情善尾
在第一次舆情危机中,面对积聚的民意需求,当地并没有完全推诿责任,政府部门领导还是十分重视,王成斌副市长、史志军副市长亲临一线,并召集分管部门负责人集中处理校园环境问题,及时叫停土壤工程,建立环境监测日报通报机制,校方也与家长展开沟通并宣布停课等等,应该说这是一个责任政府应有的姿态,也是消弭民怨的第一步。面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顶格化的回应以及快速坚决的危机措施本是危机处置、舆情应对的基本法则。
但可惜是,随后的政府污染覆土封盖处置措施并没有完全打消家长的疑虑,校方、政府反复出具的环评“安全”报告与现实中大量孩子出现身体健康疾病问题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今年1月这份打着“权威重磅”的通报中,官方仍然没有透露任何关于那片土地被严重污染的实情,更在对学生们出现的中毒反应轻描淡写,将中毒反应归咎于感冒和病毒感染等其他因素。这也更令家长们感觉不到任何诚意。而在安全信任危机尚未解决之际,学校又迫使孩子“及时”返校并“不准转学不准辞职”的强硬做法,特别是面对家长走向情绪化冲突的诉求,有关部门采取强硬打压姿态(贴吧出现大量警察图片),进一步刺激了本已脆弱的双边对话关系。政府信任感显然在此过程中不断被削弱。
而本地人士开始寻求外界媒体援助,媒体的深入挖掘报道进一步促使事件不断升级。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既没有及时安抚家长的情绪,也没有针对外界媒体过度采集民间意见形成的主要质疑一一回应,政府失声问题比较严重,整个事件中不断出现问题然后不断积压问题,寄希望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拖延政策招致外界诸多批评。
2、@常州环保局 勤劳数月发布日报 却未受舆论认可
要说当地完全没有作为,其实也不是。1月10日,常州市领导召相关单位负责人现场办公后,当地制定了《“常外”周边环境每日巡查巡测方案》,常州市环保局通过官方微博自1月11日起每日公布《常外周边空气质量每日巡查通报》,直至3月21日坚持达70天时间。3月21日,@常州环保局还是对外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周边环境无异味。
但官方的通报既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也没有获得网友的谅解。许多网友在事后跟帖抨击环保部门:“睁着眼睛说瞎话”“自言自语”。
3、@微常州 赶早回应却避重就轻
常州发声不足的问题还体现在常州政府新闻办官微@微常州 身上。笔者检索发现,1月至今,@微常州共计发布与此事件相关的微博只有区区两条,一条是1月20日转发广受争议的常州日报文章《常州外国语学校空气质量:10个问题的解释》,另一条则是最新的舆情回应,即@微常州在4月18日早9点06分发了微博,称“对环境污染‘零容忍’:常州市政府连夜成立调查组,迅速组织调查处置工作。”
应该说,面对央视掀起的舆情巨浪,常州市“连夜行动”,政府应急行动还是比较快的。但回应内容却引发诸多媒体质疑。文案大量篇幅在于再次强调环保工程有效且合格,空气质量达标,以及学校秩序正常的表面层面上,而既没有针对央视报道中的诸多重要问题节点“校区是否存在违规未批先建?”“环评报告是否存在纰漏?”进行回应,也基本忽视了事实上已经出现的孩子们的健康问题,对于“孩子的健康问题谁来负责”这一舆论关切点选择了回避态度,自圆其说的“轻描淡写”的态度不少网民很沮丧失望。无数类似案例事实证明,在事实真相最终落定之前,在公众关心的公共健康问题面前,及时承担起公共责任有助于政府部门占据舆论的高地。
4、常州外国语学校:本末倒置的质疑
此外,4月7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官网还发布了《关于个别人恶意散布歪曲环境检测结果的声明》,称学校发现个别人在微信群、QQ群内发布歪曲近期环境检测结果的截图,恶意散布谣言,学校已对此报警,并将保留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此外,昨日一封《致常外国际部家长和师生的一封公开信》流传网络。公开信称,“媒体报道‘存在一些‘硬伤’”。不过,公开信并未提供指证“硬伤”的证据。在事实真相查明之前,常州外国语学校过早就认定报道失实的做法显然是在帮倒忙,也是对舆论场汹涌的紧张而过度的反应。
作为此轮舆情曝光的首发媒体,央视新闻本身也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其中不乏对央视报道内容的质疑与否定。
结 语:“知政失者在草野”
一边是超标“10万倍”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一边是相关部门坚持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到底谁真谁假?随着中央多部门的介入调查,不久之后公众定会获知答案。分析早年多起地方环保类案例,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轨迹:即地方政府的首次调查结论被公众质疑,而这种质疑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全国性的公共话题。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更高层面的政府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参与论证,推翻了原来结论,还原了事件的真相。在此过程中,主流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推热公共话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当地相关部门的舆情回应来看,就当下而言应继续本着回应的善意想法,面对嘈杂的舆论场,加快与加强信息量供给“总量”,通过做好信息公开,及时对冲网络质疑点,化解次生舆情。同时做好家长的情绪安抚工作,对学生群体的健康不妨再来一次公共承担的免费复检。用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上呼吁的十六个字:“查清事实、追究责任、妥善安置、信息公开”。
政策问题的关联性特征增加了解决政策问题的难度,无论是污染土地的环境修复还是部分家长所诉求的校园搬迁,或是纯粹的环境整治与校园安全都会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此外,对政策问题的的认识的正确程度与深刻程度,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者与评估专家的认知能力与价值取向。政策问题的人为性使得我们也必须重视公共政策对利害关系人的重要影响。
从此事件中,我们能感受到当地家长市民以及广大网民出于朴素的环境保护以及校园安全意识,释放出强烈而巨大的民意,客观上将一个未必是本届地方行政官员所行的政府决策的决策质疑,演化为对当今决策者公共责任的拷问以及对政府决心的直接检验。
对于政府决策者而言,若能从更宽的政治视野、更民本的思维审视,围绕问题之本推进公共协商理性对话,或许能使原有的决策失误与民意间的冲突之“危”,转化为推进经济改革与生态发展、提升地方治理现代化之“机”,避免美国拉夫运河的悲剧在中国常州重演。
(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东方智讯每日推送宁波新闻、全国新闻、生活小窍门等诸多优质内容,宁波最接地气的新闻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的!(每日8:30分,共享精彩)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宁波舆情每日推送宁波舆情、全国舆情等诸多优质内容,宁波最重服务的舆情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的!(每日21点,共享精彩)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