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舆情“长尾效应”不容小觑

时间:2016-05-26 09:27

来源:作者:点击:

  近期,“雷洋事件”在各类社交媒体上被疯狂刷屏。

  在事发近两周后,随着雷洋家属方面“刑事报案书”内容的完整曝光,事件极有可能由前期的“广泛质疑期”,迈向“显微分析期”。在这一阶段,整体舆情烈度有所回落,大量案件细节被曝光,每一个细节都将承受舆论的反复推敲。前期舆情处置效果不彰,加之尸检以及案件调查客观上需要一定时间,此次事件的“长尾效应”将逐步显现。舆论参与者会根据自身兴趣结合已公开事实,对事件的某一细节或某一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追问,从而使整起事件舆情周期显著拉长,舆情风险点明显增多,进而加大官方舆情处置难度。

  应对“舆情长尾”,需要强调三方面原则。第一,基于事实,真诚沟通。在舆论场高度多元的今天,各类专业技术人士、法律专家同时也是普通网友,网络舆论参与者的整体辨识力和洞察力不容低估。进入网友视线中的相关各方,如果出现言行不当或论述不周,就会为“长尾效应”增加新的“槽点”。

  第二,及时切割,回应焦点。由于舆情事件初期,各类爆料信息大多以碎片化方式呈现,极易造成官方对于舆论核心诉求判断的失误。此次事件前期出现“如何死与怎样嫖”的尴尬场面,很大程度可以归因此。因此,相关部门在后续回应中,要充分把握舆情脉动,及时满足网民的核心信息需求,从而避免因信息饥渴而发生注意力偏移,引发次生舆情。同时,调查主体应与可能存在的事件责任方,保持适度切割,谨守法律分际,防止质疑声浪外扩,损及司法机关整体公信力。

  第三,设置议题,把握节奏。死因鉴定以及案件事实调查,始终是舆论关注焦点。在关键信息的发布过程中,官方应当做好发布预案,科学设置议题,把握发布的节奏和时机。对于科学结论和案件事实,应当及时充分发布,缩短舆情发酵周期;对于案件性质认定,法律责任归属问题,应当谨慎发布,为后续司法程序留有余地,而不应为“息事宁人”急于表态,导致失去工作弹性。

  总之,个案需要真相,社会需要和解。“雷洋事件”绝不是类似重大公共事件中的最后一起。但是,每一起个案舆情的纾解,都将为社会整体共识的凝聚赢得转机。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