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医药行业舆情综述】
5月2日至5月8日期间,医药行业社会资本办医、廉价特效药短缺以及医患关系方面的话题舆情热度较高。本期百度魏则西事件持续发酵,5 月 4 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了关于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和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执业,禁止出租或变相出租科室,以及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卫计委的此项决定引发舆论对如何监管社会资本办医的讨论。5月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原行政主任陈仲伟,被一位25年前的患者砍伤并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事件再次将脆弱的医患关系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媒体多角度“诊断”中国式医患关系。5月3日,《华西都市报》刊登文章《低价心脏病救命药全国性缺货大批患者难手术》,鱼精蛋白的缺乏再次引发公众对廉价特效药物短缺的关注。
【行业热点话题解读】
廉价特效药鱼精蛋白缺货引关注 药品价格问题舆情风险增加
《华西都市报》5月3日刊登文章《低价心脏病救命药全国性缺货大批患者难手术》报道了患者赵碧珍找不到她手术的必用药鱼精蛋白而不得不等待并推迟手术,同时《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赵碧珍所遇到的情况并不罕见,许多同样病症的患者也遭遇缺药的情况。
《华西都市报》的文章再次掀起了舆论对廉价药缺货现象的关注,并引发了对廉价救命药频繁缺货原因的猜测和探讨。《华西都市报》通过采访相关医生指出,廉价药在市场上出现紧急断货的情况极有可能是药企酝酿涨价的前奏。红网的评论文章《救命药全国缺货:重病人“等药救命”让和谐社会伤不起》指出监管部门没有协调好救命药生产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廉价特效药的市场供应不足。人民网的评论文章则指出药企“罢工”停产表达对合理价值未能体现的不满可以理解,单纯依靠药企的“奉献情怀”难以长久,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在于给予一定政策性补贴,适当提升价格。
网民舆论场的观点主要包括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之上。“便宜又好,当然停产”、“药企又不是慈善家”一类的讽刺挖苦类言论时有出现。而更多的讨论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有网民表示可以先从国外进口此类药物,也有网民表示政府部门的对此类药物的监管仍然不足,才导致廉价特效药物短缺。舆情发酵后期,网民舆论场中廉价特效药短缺现象的讨论演变成了关于药品是否应该鼓励市场化的探讨。不少网民认为,廉价药短缺频繁发生,药品价格市场化带来的弊端目前更为明显。
药品作为特殊消费品,部分特殊药品短缺比其他普通消费品短缺所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某种特殊药品短缺的现象触及民众的敏感点,从而引起关注和讨论。对于生产类似廉价特效药的制药企业来说,药物频繁消失的社会现象受到关注,容易引发药企“酝酿”涨价、药企为牟利而不顾患者需求等负面评论,增加负面舆情发酵的风险。从负面舆情风险的角度看,药品流通环节、药品价格问题的负面舆情风险增加,制药企业应及时对廉价药物生产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如何配合监管部门保障廉价特效药供应问题做好澄清与解释。
承包科室遭取消 社会资本办医监管方式引关注
5月4日,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要求各地卫生计生部门对医疗机构违规出租或变相出租科室、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情况,立即组织开展全面清理,并配合工商部门查处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也发声明称,预计5月底完成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诚信信用”及“能力”评价体系。
魏则西事件风波尚未平息,卫计委的这则关于取消体制科室承包的消息再次引起风波。民营医疗机构监管趋严引起讨论,舆论在应该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方式上进行根本整治达成共识,同时媒体评论强调理性看待社会资本办医。《京华时报》的评论文章《民营医院要监管,但勿因噎废食》从医疗服务的市场环境特征角度指出了民营医疗机构面临比较残酷的竞争环境。虚假营销泛滥一定程度上也是残酷竞争环境下导致的恶果之一,然而矫枉过正不利于鼓励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在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应该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与公立医院形成互补。《新京报》刊登的评论文章《是时候根治医院科室外包乱象了》从公立医院对科室外包监管不严“只收费不管理”的现象为切入点,指出应允许更多社会资本在规范框架下办医。《中国经济时报》的文章《究竟该如何反思魏则西悲剧》也认为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医疗产业市场化并不是此次事件发生的根源,莆田系医疗机构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医疗机构,一味地情绪宣泄不利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媒体对比近期发布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指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规范应该更明确。《21世纪经济新闻》的文章《科室外包禁止了特许经营与连锁医院会否步后尘》则将科室外包禁止的规定与4月底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北京市公立医院特许经营管理指南》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从监管的角度,应该严格界定公立医院科室外包与公立医院特许经营之间的本质区别,如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开办连锁医院、托管公立医院等形式,与科室外包的界限。
网民舆论场中,部分网民对停止免疫细胞疗法临床应用提出质疑,认为“一刀切”式的政策一是不利于相关技术的研究,二是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魏则西事件”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由于魏则西事件的负面情绪尚未完全消散,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此次政策发布网民的情绪和态度,网民对魏则西事件中相关机构严厉处罚的呼吁更为强烈。
广东省恶性伤医事件:媒体多角度“诊断”中国式医患关系
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5月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原行政主任陈仲伟,被一位25年前的患者砍伤并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这一起恶性伤医事件,再一次将如何保障医生安全执业及缓和医患关系推到台前。本次暴力伤医事件引发较大的舆论关注,主要原因在于本次伤医事件的施暴人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时隔二十年因“牙齿变色”报复医生,与近期频繁出现的因医疗纠纷调解不善而导致暴力伤医事件有所不同。
从媒体舆论场的反馈看,多数媒体从保护医生、医疗系统应建立更完善的“防暴”安全体系角度对事件进行评论。《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锐评】暴力伤医,不能成为社会顽疾》指出,医院在安保方面的工作没有做扎实,医生们将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面对一些“高危”患者,医院应该建立暴力记录的患者黑名单,同时提醒及帮助员工做好应对攻击性行为的准备。此外,《法制日报》的文章《从残暴伤医案再次审视预防机制》针对此次事件的特殊性,指出应建立特殊预防机制,一旦发现精神不正常的患者存在医疗纠纷,应该启动应对机制,包括对精神疾病进行检查和治疗,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协调,让公安、社区、医院等共同化解医疗纠纷。
其次,中国式医患矛盾的背后的医疗纠纷调解的机制问题也是媒体讨论的要点。《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国家力推风险分担机制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却不积极》指出由于医疗纠纷难以判断事件是医疗意外或医疗事故的性质,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都对分担医疗风险的相关保险表现不积极;同时,医疗纠纷缺乏权威的鉴定体系。《每日经济新闻》的文章引用行业专家的观点指出,要真正解决医患纠纷和保障医生执业安全,从根本上还是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一个统一、公正的和医患双方都认可的医疗鉴定体系,对患者死亡原因以及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权威公正和明确,并以此为基础寻求合理赔偿,才是医患纠纷的根本解决之道。
同时媒体本次还关注了中国式医患关系对学生选择医生职业的影响。《每日经济新闻》的文章《广东“杀医”案背后:培养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年》聚焦了培养专科医生培养制度,并指出频繁见诸报端的医患矛盾事件对医生这一职业积累了“辛苦”、“遭罪”的舆论观感,并有可能影响未来青年学生的择业观念。
从本次媒体报道的角度看,与以往渲染事件经过、强调事件的“故事性”元素不同,媒体主要从如何防治此类事件,并解决医患关系冲突根源的角度进行报道和解读,对医患关系的报道有了比较显著变化。本次媒体主要从保障医务人员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医疗纠纷调解制度以及呼吁重视医患关系给医生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三个角度,解读并“诊断”中国式医患关系。媒体的报道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关注焦点,媒体从如何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探讨更有利于公众理性认识中国式医患关系。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