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改善舆论生态 强化舆情研究

时间:2016-06-16 09:45

来源:作者:点击: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传播载体快速更新,传播样态日益丰富。深刻认识舆论的生成演变,科学改善舆论生态,对定国安邦、社会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需要加强对舆论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主流媒体要成为“压舱石”

  在当前更为开放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如何建构科学健康的舆论生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董盟君认为,在移动端日益成为舆论“发酵场”的背景下,新闻工作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从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体拓展到互联网新媒体。“从供给侧入手改善舆论生态”,主流媒体要保障和增加内容供给,对冲自媒体上的舆论偏差,成为社会舆论的“压舱石”。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看来,政府的信息公开也要进行改革,把大量对普通民众有用的信息投放到整个舆论市场中去,与需求侧达到一种适配,使信息需求侧和供给侧之间的关系得到基本平衡。“在需求侧要提醒网民理性表达,同时,也要提醒相关部门强化信息的共享机制和开放意识。”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认为,当下社会需要更加理性的声音,需要专业媒体的权威性。

  对于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认为,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思想方法,防止简单化、片面化,把理论工作和舆论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理论上的正本清源与舆论上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水平。

  舆情研究是基础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把‘新闻宣传工作’改成‘新闻舆论工作’,这体现了党对舆论认识的一个新高度。”唐绪军表示,互联网及相关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舆论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宣传”到“舆论”,可以看出新闻工作主体和客体的变化过程,舆论的主体是普通民众,舆论流向已从以往自上而下的单线型传播变为目前的多向型传播。

  唐绪军认为,舆情研究是基础性工作,大数据时代为我们研究舆论、把握舆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在舆情分析研究之前,首先要清楚舆论场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主任童兵就“潜在舆论场”做了解读,他认为,潜在舆论是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舆论,主体连接的是家人、邻里、朋友、师生等社会组群,借助书信、电话、手机、微博、微信等媒介直接传递某些话题,同官方舆论、民间舆论以及海外舆论相比较,有其特殊性。他认为,认识和把握潜在舆论是实施社会综合治理的新的着力点。

  童兵认为,如果对潜在舆论缺乏深刻的洞察和把握,就谈不上社会综合治理的实现。对官方舆论、民间舆论和潜在舆论三股舆论力量有全面的认知和把握,就能够使这三股舆论力量保持正常关系,在这种条件下,潜在舆论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潜力,成为社会治理的正能量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完善舆论学学科体系

  面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和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契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舆论学研究委员会会长谢耘耕认为,未来我国舆论学研究应该在厘清舆论学本体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精华,构建原创性理论模型,持续加强理论框架的创新,不断完善舆论学学科体系,为科学阐释舆论现象和进行舆情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指引。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认为,舆论研究经历三个时代,第一是舆情监测时代,相当于“水温监测”。第二是舆情应对时代,相当于危机管理。在第三个时代,需要让舆论学“回家”,要回到舆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确认舆论学的发展,定义它的范围、半径和价值。在邹振东看来,必须把舆论研究的范围从舆论研究和媒介研究扩大出来;必须把舆论研究从新闻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中超越出来;必须把舆论研究的方法从样本研究方法中解放出来。

  谢耘耕对中国舆论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出初步构想,其中包括加强舆论学理论框架的创新,完善舆论学研究方法体系,出版会刊、教材、专著,培养复合型舆论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建立学术规范、行业标准以及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构建舆论支持系统,设立舆论学学会奖,等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表示,“中国历史、政治传统、社会生活中关于舆论的丰富思想是世界舆论学术的重要部分,学界可围绕这些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推动中国舆论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霍文琦)

改善舆论生态 强化舆情研究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