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今年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切实增强舆情意识,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落实回应责任,避免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现象。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今年1—10月的400多起舆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目前政府回应率超85%,超八成事件在48小时内得到回应,首先通过政务新媒体回应舆情的占60%。如何让舆情回应有质量、有温度、有公信力?舆情回应要用好三个“度”,即“速度”“准度”“温度”。
舆情回应要有速度。舆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各级政府对政务舆情的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能更好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也是畅通舆情上传下达渠道,达到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团结一心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凝神聚力的实效。舆情回应的速度应当建立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循环、科学的舆情管理过程,体现为建立健全政务舆情的监测、研判、回应机制。比如,5月一个凌晨,上海某高架道路发生严重车祸,桥面交通受阻中断。事故处置过程中,为尽可能降低对当天早高峰通行的影响,“上海发布”的新媒体账号迅速反应,连夜编辑、推送信息。其微信公号连续发布3条交通分流及改道信息、4条后续进展信息,阅读量超200万;其官方微博当日推送10余条提示消息,转评数超5000条。“上海发布”的及时发声,在助力有关部门疏导交通、提示绕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避免了更大的舆情风暴,赢得大批网友的肯定。
舆情回应要有准度。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角度来看,政务舆情的有效回应本身就是一种正能量传递,需要注意的是,正能量的传播应当讲究准度。近日一则北京水体污染致各大超市下架活鱼的谣言,引起不少消费者的猜测和担忧。北京市食药监局迅速反应,通过其官方微博“首都食药”做出回应,称下架是企业自主行为。然而,回应引发了更大的舆论漩涡,反而“招骂。原因是此次辟谣没能摸准公众的忧虑点,未能有针对性地回应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深层次担忧,反倒成了舆情升级的催化剂。舆情回应要快,但抢的不只是时间,摸准公众诉求才能让“快”更有价值。舆情回应不能“弯弯绕”,也不能“挤牙膏”。回应“准”,是正能量的体现、时代的要求、公信力的体现。
舆情回应要有温度。舆情回应不是就事论事、“你问我答”式的回复。舆论场也是情绪场,用接地气而有趣的语调回应舆情,网络语言出现在政府话语体系中,能让官方话语体系和公众话语体系对接,公众内心对政府的认同感也会随之增强。应对舆论,政府如果无视公众情感需求,忽略表达分寸,即使回应及时、准确,也很难赢得舆论共鸣。传播底线不能突破,但表达可以释放更多温度。回应舆情需要对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从而确定回应内容的顺序;除了说明事实之外,要与公众交流情感、消除隔阂和建立信任的契机,有人文关怀的温度,体现感同身受的共鸣情感。
舆情回应要把握“速度”,但不能偏离“准度”;注重“温度”,并不代表要丢失基本立场。不能不加分析地一味迁就舆论情绪,也不要在表达时滥用网络流行语。舆情回应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保持合适的“度”。
(通讯员:张锦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