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11月27日,第三届大数据传播论坛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与内地协同发展创新中心和广州市大数据与公共传播重点研究基地共同主办。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出席论坛,并就跨学科视野中的大数据研究进行交流研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宜音、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陈彬、中山大学曹小曙和张志安教授分别就社会心态、基于微信大数据的舆情传播、地理大数据与空间规划模拟、大数据和舆论研究等发表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还首发了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策划推出的“人文新媒体前沿研究”系列丛书第一本《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该书由长江学者喻国明、张涛甫等知名学者和中山大学一批青年学术骨干共同撰写,立足新媒体与舆论研究的新语境、新趋势和新挑战,探讨新媒体影响下舆论研究的新问题、舆论生态的新特征和舆论引导的新范式。
据张志安教授介绍,新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聚焦12个关键问题:一是从历史与时空角度,探索了舆情、舆论、民意等词在中国语境下的变迁和实质内涵、关系视角下政党的舆论治理模式和宣传范式的转变与创新、政治传播视角下的跨境网络舆论场;二是从网络与重构角度,探讨了网络舆情热点的总体特征和演变规律、微博微信舆论场的特征研究、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及因素研究、网络语境下舆论研究的反思与路径;三是从方法与引导角度,探索了大数据语境下民意研究的路径与趋势、微博舆论传播的模型及演化机制、社会心态调适与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和中国舆论治理的三维框架。他表示,“这本书呈现了新媒体和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希望为学界和业界在谈及舆论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阅读文本。”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汤景泰副教授从学术角度充分肯定了本书价值。一是本书体现的问题意识。“在人人都谈舆论的形势下,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本书的十二个问题都是紧要的、有针对性的舆论研究问题,充分体现了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结合”。二是本书深入、精准地把握了多学科视域的研究方法,对提升舆论研究水平具有特别的意义。三是本书体现的协同作战的生产模式,既有中山大学的学术骨干团队,也邀请了国内知名的舆论研究专家,对于国内舆论学团队和学术共同体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泓在线CEO陈志群从业界的角度肯定本书的价值。他认为,在市场化的宣传背景下,舆论研究作为新的宣传范式为业界提供了很好的商业机遇。此外,本书关注的港澳跨境舆论场、基于事件数据库的舆情演变等议题,对舆情生态实现可控、可用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网络舆论的复杂性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杨斌艳认为,“舆情”“舆论”“民意”这三个词当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三者的使用却较为混乱,存在众多的误解和误用。尤其是对于舆情,人们经常是不做定义,或者直接将舆情与舆论对等,进而将网络舆论等同于舆情;或者将舆情等同于民意,进而将民意等同于舆论。网络舆情不等于民意。虽然中国网民已达7亿,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热衷于发表意见,并且网上交流和讨论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公共事物,因此将网络舆情等同于民意,存在较大偏差。而且,舆论不等于民意。一般来说,民意是社会舆论这一意识现象的主导部分,但是舆论与公众意见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当民意从小到大,发展到比较自觉、比较系统、比较定型时,才会成为舆论。
“体现复杂性的要求是当下网络舆情场治理的重中之重”,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要理解网络舆情生态机制中的关联性,保护舆论成分的多样性,促成网络舆论的自身成长和价值“涌现”。他不太主张用外在的强力过度地限制和干预舆论,而期待个人、集体和社会在自组织机制的作用下有机地成长,令舆情表达多姿多彩,在意见对冲和妥协中“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尊重舆论不等于要顺从舆论
网络舆情是社会整体舆情的温度计,也是社会民意的风向标,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规律也成为社会治理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当前社交媒体语境下,正视与尊重网络舆论的演变规律和主要特征,是舆情应对和舆论调适的题中之义。中山大学曹洵博士研究发现,近年来网络舆情热点总体呈现六大特征:舆情热点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舆情“爆点”略有降低、舆情“燃点”则占主要比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促使舆情事件的周期缩短,中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舆情热度较高,微博微信和自媒体已成为舆情事件的主要首发平台,官员违纪、民生话题和政府失责是舆情热点的集中议题,舆情事件关涉主体集中于涉及公权力的机构和个人。
尊重舆论不等于顺从舆论,复杂的网络舆情和自在的网络舆论同样需要有选择地干预和引导,以使公众表达渠道更为畅通,在多元发声的基础上凝聚更多共识。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认为,当前非理性的网络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显得尤为突出,群体极化、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层数不穷,这些现象对网络空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秩序产生很大冲击,其背后所体现的个体情绪、社会情感、集体意志值得深入探讨,这些关系到整个舆论形成过程中公众参与讨论的理性程度以及公众舆论能力的提升潜力。
大数据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应用
学术界对于网络舆论的研究汗牛充栋,近年来,以大数据挖掘技术为主导的网络舆论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从目前来看,学界和业界对大数据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两个基本的价值判断。对大数据舆论研究持怀疑论者认为,大数据往往缺乏代表性,它的理论和实用价值都有待商榷;而热衷数据挖掘的研究者认为,网络中无处不在的数据为研究社会群体的态度、观点、立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
香港城市大学沈菲博士认为,大数据在网络舆论研究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它开拓了舆论研究的新视野,提供了舆论研究的新资源。同时,大数据是网络舆论研究的众多方法之一,它不是万能的,结合其他调研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数据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大数据的应用价值离不开其他研究方法与数据的补充和整合。此外,大数据研究网络舆论过程中逐渐凸显的隐私侵权、数据开放和研究伦理等问题同样重要。总之,大数据是工具,如何合理使用,才是关键。
网络舆论引导须追求范式创新
随着微博、微信等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的舆论生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低信任、高风险、利益诉求和价值观日益多元的社会舆论环境里,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面临话语争夺、效果减弱的挑战,对于网络舆论,如何科学引导成为亟待正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山大学张宁教授认为,新时代党的宣传范式须追求“可沟通”的效果,实现可沟通的受众关系、可沟通的传播环境和可沟通的宣传机制。华中科技大学李卫东副教授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微博舆论,建议微博舆论治理过程中要建立“意见领袖”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和群体内部信息环路渠道,此外,可以应用多种信息互动渠道以弥补群体间信息单向传播的不足。
复旦大学张涛甫教授认为,对舆论引导而言,呈现不了真实民意则难以准确把握社会心态,看不清舆论背后的社会真相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引导。进一步,从社会舆论到社会心态再到社会结构构成了中国舆论治理的三维框架。进行舆论治理,需要超越单一维度的小逻辑,从社会舆论、社会心态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框架中寻找系统性的大逻辑,为破解舆论治理难题找到求解的正确路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