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近日,浙江大学出台学术新规,将优秀网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认定范围,引发舆论热议。各界对该新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不同观点,有赞有弹。为此,本公号特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三位分析师进行多角度分析。
舆情概述
2017年9月15日,“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刊文《这个文件跟每位浙大师生都有关!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试行,最高可认定为权威学术期刊文章!》,公布了《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表示浙大在校师生在媒体及其“两微一端”发表的网文将可能被认定为国内权威、一级、核心等学术期刊论文,纳入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
该文发布后引发一些舆论质疑。对此,9月18日浙大通过媒体回应称,出台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旨在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人文社科研究不能远离现实,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是为了回答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型传播手段扩大优秀学术成果影响面这一重要课题,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不会降低有关学术标准。
浙大新规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澎湃新闻、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和转发。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相关监测数据,截止2017年9月19日,有关“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的相关网络新闻资讯达969篇,微信342篇,微博126条。
图:舆论传播各渠道分布情况
媒体观点
光明网:吐槽10万+,人们究竟在担心什么
不从众、不媚俗应该是学术研究的起码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和精神,学术研究的成果有10万+的效应固然好,然而曲高寡合也许正可、甚或更能阐释价值高地之价值。
澎湃新闻:10万+文章也可算论文?对浙大试验不妨多些包容
固然试行的规定有不完善之处,但也不至于将其全盘否定,更好的方向是借此完善规定,让其成为一种更广泛适用的标准,让更多高校敢于跟进。
北京青年报:高校学术评价改革应破除“唯论文论”
较之将网络发文纳入传统的论文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扭转“唯论文论”,从重视论文发表转为依据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重视论文本身。
红网:浙大新规为高校“评价”开了一道门
浙大此举为高等院校打破既得利益、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束缚,让“贡献评价”回归本真探寻新的出路、打开“另外一道门”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济南时报:“浙大新规”:改革先锋还是学术鸡汤?
网文的“点击量”与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确实不是一回事儿,从“新规”涵盖内容来看,更多的是“宣传”而不是“学术”。
网民观点
称赞浙大新规
网民“侯利君”:为浙大点赞,走出了关键的一步,树立了标杆。
网民“子龙”:浙大就是这么大气,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佩服!
网民“丹柯”: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应该表扬!不试怎么知道好不好对不对呢?
质疑新规可行性
网民“雅子呱呱”:持怀疑……10万+里水分有多少?
网民“果然”:现在网络拉票、人情点击等舞弊行为太多了。用点击量来衡量好像不太妥当。
网文与学术需各归其位
网民“小赖”:学术自有其规范,网文大可不必遵循;网文自有其传播价值,何苦要比照学术标准呢?网文归宣传,宣传到位可获奖励;学术归学术,要保证安守清贫寂寞的学者过有尊严的生活。
专家观点
高校舆论引导要下好“两步棋”
在“围观”新规褒贬之争的同时,让我们将目光不妨也投向浙大在此次舆情风波中的表现:
首先是官方新媒体成权威信源,教育创新不“遮掩”。浙大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一“重磅消息”。事关教育创新,浙大及时公开,接受舆论监督,避免了改革信息经“旁门左道”传播而滋生谣言。
其次是面临舆论误读,浙大动态回应以澄清释疑。新规发布后,有高校教师和网友担忧新规可能降低学术标准。对此,9月18日晚,浙大就此事回应媒体时明确否认,并表态“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是为了回答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型传播手段扩大优秀学术成果影响面这一重要课题”。虽然相当一部分舆论观点仍持观望态度,但支持互联网时代“学者不能只在书斋里做学问”的声音也有所增多。
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探索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可以预见,日后类似浙大“破冰”之举的高校新规,可能还将陆续与公众见面。高校如何做好此类新规发布的舆论引导工作?不妨着重下好“两步棋”:
第一步,发布主体审慎定夺,系好“第一粒扣子”。以浙大新规为例,根据《办法》规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将由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每年6月牵头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认定。对此,有媒体认为,宣传部门是否有权认定网络文化成果等同于学术成果,这有待商榷。有鉴于此,权威学术管理部门在结果评选和信息发布中的介入程度,或可考虑酌情加大。
其二,配套释疑“量体裁衣”,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在公布首批“吃螃蟹”的评选结果时,相关高校也应完善配套释疑工作。例如,在避免网络文化成果和学术成果混淆的过程中,高校在程序监督、机制防范上做出了哪些相应的努力,届时不妨一一“晒”出来,并以开放的心态欢迎社会舆论的监督,开放外部监督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 刘聪)
追求10万+可能导致学术研究背离初衷
浙大新规出台后引起了极大的舆论争议,虽然该规定的颁布确有打破传统学术“霸权”、推动网络文化质量等益处,但仍有不少声音指出浙大的“步子迈得太大”。除了担忧刷点击量造假10万+论文,质疑浙大新规的可行性之外,舆论更为忧虑的是点击量下的论文是否还能保有原始的纯粹。
不媚俗、不从众是学术研究的起码态度,而学术科研成果在公众眼里的传统印象是严谨详实、论证缜密的,若以点击量来评判论文的价值,是否会倒逼学者在论文撰写时考量或琢磨文章如何才能迎合媒体和受众,从而完全背离了学术论文的初衷。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也就此撰文提出,“浙江大学《认定办法》中所列网络媒体,大部分都不是学术机构所属,也不以发表学术作品为主要目标。这些作品自有其社会价值,但绝不应该随意纳入‘科研成果’之中。”
正如校方所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呈现方式是多样化的,学校可以鼓励学者利用网络展现自身作品和成果,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国外也不乏高校鼓励教授在公共媒体上发声,但浙大简单用点击量、10+这个标准将作品作为重要学术期刊论文来与教师考核评定相联系,确有不妥之处,难免产生与初衷不符的负面效果。
对比一个多月前,吉林大学出台的《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行)》,鼓励优秀网络文章和网络舆情信息稿件创作,但并未将此与职称挂钩或与学术论文价值等同,舆论争议也因此小得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 熊剪梅)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解决学界难题
学术同质化现象已在学界热议多年。因不少学者的学术研究范围一直处在相对封闭的圈层内,学术同质化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高校和学者为了避免学术同质化,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力求创新,不断寻找突破点。浙大推出的学术考核标准,冲破了学界对于学术成果既有的判定标准,算得上是第一个吃新媒体螃蟹的高校。
学术造假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如何遏制学术造假是学界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借助互联网的公开性不失为堵住学术造假漏洞的一个有效手段。一篇在“两微一端”阅读量达10W+的学术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明其受认可的程度。同时借助网络投诉举报渠道,同行读者也可以快速进行举报投诉,防止造假学术论文传播。
学术的灵魂是创新,其意义在于对现实世界的指导和改造,应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单纯为学术而学术,效果有限。一篇学术研究论文,如果不能得到广泛传播,其学术研究意义也会被打折。浙大新规有利于推动学术成果的有效传播,加快其走近社会大众、服务经济民生的速度,应值得肯定。
当然,学术考核的本质是学术,10W+应是学术文章的10W+不是任何一篇文章的10W+,其学术性仍需要同行评议来确认。一些心灵鸡汤或其他非学术文章即使10W+也不应作为考核的标的,这应是一个底线。(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分析师 罗海力)
(责编:王堃、朱明刚)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