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校园安全类事件舆情特征研究及处置建议

时间:2018-06-21 16:02

来源:作者:点击:


  编者按: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学前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机构的虐待伤害、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事件,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保护校园安全成了全社会的强烈呼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十名代表委员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提出议案提案或者建议,希望能够在罪名设定、预防机制建设、普法宣传以及家长干预等方面全面发力,保障校园安全。法制网通过选取相关热点舆情事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校园安全类舆情事件的特征,提出舆情应对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舆情概述

  据统计,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被曝光且引发一定关注度的校园侵害案件共计92起。其中,校园暴力、欺凌类事件最多,共57起,占比62.0%;教师体罚学生类共14起,占比15.2%;学前教育机构虐待伤害类事件17起,占比18.5%;特殊教育机构虐待事件4起,占比4.3%。具体分析如下:

  ■ 14周岁及以下年龄受害者约占八成

  从涉及群体看,79.3%发生在初中及以下,其中初中居首,占比46.7%;其次是幼儿园,占比18.5%;小学占比14.1%。这意味着多数受害者的年龄处于14周岁及以下。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对施暴者的畏惧心理使大多数人不会在第一时间主动告诉学校和父母,导致大多数侵害行为被遮蔽,甚至长时间持续。

  另据统计发现,40.2%施暴者是未成年人,且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即表现为一群学生对某一个学生或者某几个学生的欺凌,如渭南实验初级中学一初三学生在一段5分多钟的视频里,被多名学生殴打50多次等。相较于一对一的暴力事件,群体性施暴行为更为恶劣。

  ■ 约五成案件政法机关未介入

  从事件处置看,政法机关介入的有49起,占比53.3%,这意味着近半案件里政法机关没有介入,教育部门和政法机关对此类事件的监管力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 近五成案例未公布最终结果

  从事件的处置结果看,46.8%的事件无后续追踪报道,多停滞于“正在调查”“已刑拘”等节点。53.2%的侵害事件已有处置结果,多数处罚为“批评教育”“协商和解”等方面。在政法机关介入的舆情事件中,由于涉事者主要为未成年人,多数只是被行政拘留、批评教育,获刑的仅占5.4%,近半案件“无最终处置结果”。

  ■ 致死率占比12.0% 心理创伤难愈合

  另据统计,九成以上的校园侵害事件造成了人身伤害的后果,因暴力行为致死的案件占比达到12.0%(11起),如“云南通海县一高三学生持刀伤人致2死7伤”“安徽临泉18岁男生因戒网瘾在特训学校死亡”等。更为严重的是,未成年的受害者多处于心理发育期,长时间的压迫可能导致心理变态,甚至衍生出复仇等极端行为。如青岛一少年年仅16岁却已遭受7年校园暴力,不堪忍受之下用弹簧刀捅死同学复仇。

  舆情解析

  01、多类型侵害案件频发形成社会性焦虑

  据观察,除传统意义上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校园会发生学生间、学生与社会人士或学生与老师间的侵害事件外,托儿所、幼儿园以及特殊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也存在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类型以虐待、故意伤害为主,其中特殊教育机构由于管理多头以及运营不规范,导致学生伤亡的事件较多发生。此外,保姆虐童案件频频被曝光,也意味着受侵害儿童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侵害案件在各类型教育机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容易激起公众敏感情绪。随着社会负面情绪不断累积,一旦出现性质恶劣的校园伤害事件,公众愤怒、焦虑情绪很容易被点燃,导致舆情迅速爆发。

  02、共情效应激发维护校园安全的情感共鸣

  当一个事件与广大公众自身的情感和利益相关联的时候,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如在携程亲子园事件中,涉事老师虐待幼儿的视频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导致群情激愤,“冲上去揍她”这类激烈的非理性言辞获得众多网民力挺。而早在2015年上半年,因短时间内曝光多起校园欺凌事件,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原副主任陈里在微博平台设置了话题“校园暴力曝光台”,不少网民在该话题留言披露遭受校园暴力的细节,引发全社会维护校园安全的共同诉求。

  03、学校推诿塞责与官方调查不力推高舆论热度

  在校园侵害事件中,学校作为涉事方,为了维护声誉的客观需要,通常会采取息事宁人或者推诿塞责的方式进行处置,这不仅让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而且会进一步激怒公众,促使舆情升温。比如,在江西豫章书院被曝体罚虐待学生一案中,校方就极力否认存在体罚虐待学生的行为,并以所谓教育理念进行辩解,漠视问题、推诿塞责的表态备受舆论质疑。而作为学校主管部门和调查主体,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被各方寄予厚望,舆论希望它们还原事件真相,依法惩处违法人员。但是当地教育、民政部门核准该校注销申请、终止办学,警方对学校涉嫌非法拘禁进行立案侦查后,至今仍未有下文。大量类似没有调查结果或最终不了了之的事件,使得相关部门失去公众信任,被动卷入舆论漩涡。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