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新华网炫知传播力分析系统显示,今日互联网传播力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题目 首发媒体 传播力指数 地域 1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 新华网 2705 全国 2 一起震惊全国的假药案:抗癌药一盒卖到21万!流向30省份 央视财经 2259 多地 3 国资国企改革不能搞全盘私有化 经济日报 1898 全国 4 德法将人民币纳入外储 国际化提速显中国地位 新华网 1766 国际 5 合肥一女大学生为躲追债电话 将手机呼叫转移至110 新安晚报 1656 安徽
□企业环保数据造假屡禁不止 网民:对环境数据造假必须一查到底
《法制日报》报道,继2017年西安有关环境监测人员给空气监测装置戴口罩进而被判处有期徒刑后,今年1月14日,环保部再次通报两起人为干扰环境监测案例。环保部要求,对环境监测弄虚作假和人为干扰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网民“白文福”:对环保监测数据造假严查重处,该起诉的起诉,该责成地方严肃查处的及时发函通报,不仅向相关地区、部门展示了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容敷衍造假的决心,也向人民群众展示了大力营造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耐心定力。
网民“谢晓刚”:面对铤而走险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必须让法律的手腕硬起来,让弄虚作假、挑衅法律的人受到应有的制裁。
@海南日报: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问题屡屡发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利益驱动:排污企业造假,是为了达到少交甚至免交环境污染税费的目的;环保部门主动造假,是为了提高治污政绩;地方政府指使环保部门造假,则是为了应对环保考核,维护地方形象。
网民“伊一芳”:要最大限度压缩环境监测数据的造假空间,还有待更系统性的制度优化。比如,在扩大环境监测的社会参与度方面,可以让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参与全程监督。同时,鼓励公众对企业数据举报、质疑、排查,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1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