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付立春:如何理解10.20金稳会化解金融风险专题第十次会议

时间:2018-10-23 20:54

来源:作者:点击: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对此,个人理解如下:

  一、去杠杆向支持资本市场调整

  今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结构性去杠杆”,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从数据上看,二季度去杠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NIFD数据显示,中国政府总杠杆率下降了0.8个百分点,地方政府隐性杠杆水平下降,以融资平台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代表的政府隐性债务余额增速出现了显著下滑。2017年末到2018年年中,中国国企负债率也从65.7%回落至65%。另外,得益于金融强监管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金融杠杆率降幅显著,已回落至2014年水平。若金融去杠杆进程继续深入推进,预计未来银行持有的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其他银行)的债权占总资产的比例仍会下降。

  结构上看,中国的杠杆率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应当引起足够重视。首先,杠杆率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居民部门。NIFD数据显示,上半年居民部门杠杆率累计上升了2个百分点至51%,过去两年分别上涨了5.7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居民加杠杆持续上升,风险敞口在增加。高负债削减了居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是消费减速、消费降级的主要原因。另外,居民部门的财务风险继续积聚,房产泡沫一旦破裂,将会引发很多居民家庭破产,破坏社会稳定。

  其次,民企杠杆不降反升。NIFD数据上,民企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的55.5%升至56.6%。民企资产负债率上升,主因在于资产缩水严重,资产和负债同时收缩,导致被动加杠杆。二季度末,私营工业企业负债较去年末下降了0.3%,但总资产大幅下降了7.8%,总资产相对于负债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导致了民企资产负债率被动上升。民营企业的杠杆率上升来自分母减小,反映出的问题更加严峻。

  新形势下,要“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结构性去杠杆”需要调整新方向。

  法制化条件下,尊重市场规律,可行的措施有:一、加速国企改革,削减国企优势资源,给予平等市场地位;二、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减税降费,提高财政资金效率;三、扩大社保资金来源,增加社保覆盖与投入;四、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根据万得的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A股募集资金合计10421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IPO募集1154亿元,同比下降34%;增发募集6529亿元,同比下降26%。同期,1万多家新三板企业完成增发融资仅443亿,同比下降高达39%。在去杠杆深化的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二、推进新三板改革,加快落实

  随着新三板指数持续下行,一级市场融资、二级市场交易不断萎缩,新三板的市场功能正在弱化。

  从市场中介的角度,现在对新三板市场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退,这是一个主流的趋势。原有的新三板投行业务主流还是推荐挂牌。现在的这部分业务新增的市场规模非常有限,很多券商对此进行了压缩削减。还有体现在券商做市的规模、数量也在逐渐降低等。第二个是守。很多券商把新三板业务作为公司升级的战略突破口。很多并没有完全退出这个业务,在长期还是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第三种是进。新三板相关的部分市场业务,有些券商还是在持续的推进。

  具体来看,新三板相关的中介业务大概包括以下七部分:推荐挂牌、持续督导、融资财务咨询、并购重组、ip o、做市投资,以及研究咨询。

  退是推荐挂牌业务的关键词。在推荐挂牌这个原有的主流业务上,由于新增的市场规模数量非常有限,所以这部分也是,成为了诸多券商进行压缩和削减的重点。也有不少券商把这部分业务,直接合并到投行等业务当中去。目前来看,推荐挂牌业务下降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持续督导更多是一个存量的业务,相对比较稳定。不同的主办券商,依照自己挂牌新三板企业的数量,一般仍都持续对其进行督导的服务。这也体现出券商对存量新三板企业的坚守。

  基于融资的财务咨询,新三板企业需求非常旺盛。新三板市场上的融资分化非常的严重。很多企业很难获得实际的融资。特别是今年以来都是新三板总体的融资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这是新三板的痛点,也是业务突破的重点、难点。不少券商也在坚守这部分业务,可惜效果大多不理想。

  并购重组业务,在新三板领域有比较广阔的前景。不论是新三板企业,并购重组非上市的资产,还是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资产,潜力都是比较大的。难点在于匹配的时间、搜索业务等成本高,成功概率比较低。尽管如此,很多券商在并购重组上不断推进,寻求突破。

  基于新三板的ipo业务,受到政策的影响比较大。目前符合A股ip o实际标准的企业,数量比较有限。在港股或其他海外市场ip o,需要国际的投行资质。这种背景下,不少券商在新三板相关的ipo投行业务上,且守且退。

  新三板做市业务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做市指数持续下行,库存的浮亏加剧,买卖价差收入萎缩,还有一些企业变脸暴雷。做市商的压力非常的大,很多不得不减少甚至退出做市业务。有的也把一些有潜力的做市股票转变为直接投资。

  新三板的研究业务比较尴尬。一些A股策略的研究方式,显然不适合新三板现实。但在误差极大的市场评价方式引导下,仍然看似活跃。尽管如此,新三板相关的研究咨询市场,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一些参与者也在坚守,深入探索,不断开创,并取得实质进展。

  短期来看,新三板市场仍面临着不断下行的压力和更多的挑战。长期而言,这个市场仍然具有很大潜力。唯有加快深化改革,才能给新三板参与者、中小微双创企业以希望。

  实际上,早在2015年11月20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提出 “研究制定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挂牌证券的指引,支持封闭式公募基金以及混合型公募基金投资全国股转系统挂牌证券”。

  以支持小微的《意见》为例,2018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下称《意见》)。包括证监会的五部委明确提出“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持续深化新三板分层、交易制度改革,完善差异化的发行、信息披露等制度,提升新三板市场功能。推动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新三板”。

  2018年8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国资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下称《要点》),提出多项具体政策措施,支持市场化债转股,推动降低企业杠杆。在五部委的《要点》中提及到了资本证券市场的要求。具体为:“对降杠杆及市场化债转股所涉的 IPO、定向增发、可转债、重大资产重组等资本市场操作,在坚持市场“三公”原则前提下,提供适当监管政策支持。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加强主板、中小板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等不同市场间的有机联系;同时,稳步推进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深化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此外,积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稳步发展优先股和可转债等股债结合产品,优化上市再融资结构。”

  市场期待10月19日刘鹤副总理表示那样,“在市场基本制度改革方面,推进新三板制度改革”,“落实的力度要大一点,责任心要强一点,敢于担当,快速行动,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