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布置了包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19条具体任务。
新文件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这些政策是基于存量的结构性优化,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健康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加大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推进力度,推动未落户城镇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之下,新型城镇化主要实现共享式发展,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而,通过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化率,构建以内需为导向的消费型社会形成,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共同提升。
城市化率越高,人口聚集程度越高,会带来更高的规模效应与生产效率,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高城市化率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并扩大消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城市化率的提高,尤其是人口聚集的大中型城市可以产生足够规模的服务需求,从而形成更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提供更多岗位,有利于形成消费主导的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主要根据行政权力进行资源分配,并通过户籍制度等工具控制城市规模。这实际上影响了生产要素配置。这种行政主导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发展,并将城乡二元结构带入城市,制造新的不公。根据部署,多数城市将实现落户自由,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但是,缺乏市场化造成的城市之间的巨大差别,仍然会使失衡的局面持续存在。
虽然北上广深等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但我国很多城市基本上依然处于农业文明统治的世界,越是向基层,越是到西部和北部,越是如此。这种文明形态表现为体制崇拜、关系社会、漠视规则,等等,缺乏市场化与法治化思维,导致经济发展没有活力,规则意识不够,压制了竞争、创新等活动,经济寄生于体制,机会不够多。这是大部分中国城市的状态,年轻一代更愿意去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工作,因为在这里依靠个人能力就能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依赖社会关系。
如果中国不全面升级城市文明形态,建立市场化与法治化的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与工商文明,那么,在自由迁徙落户的大背景下,可能会产生两个极端:一些城市甚至一个广阔的区域陷入萧条,而另一些城市不断膨胀,产生大城市病。在地区文明失衡的结构上实现流动自由,会导致区域之间更加失衡,导致资源配置的恶化。
如果一些地区落后的城市文明形态不改变,不能实现城市之间在治理标准上的统一,那人口自由落户只会加速那些城市的堕落,并带来老龄化、财政压力、城市溃败等问题,这种负面效应对整个国家而言,将远远高于人口加速流动产生的效率提升。
另一方面,东部一些城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口持续不断涌入,并且正在通过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来消化更多的人口。但是,过多的人口涌入可能带来大城市病,对土地、水等资源构成压力,也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挑战,拥堵、污染、高房价等可能会削弱经济运行的效率,不断增加成本。
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东部人口聚集的中心城市大部分都拥有比重较大的制造业,城市的过度扩张必然会挤压制造业的空间。而一旦制造业大规模迁移,这些城市如果没有较大比重的高端服务业作为产业支撑,就无法继续提供足够的岗位。尤其是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一些城市盲目通过某些政策吸引人口,但产业的发展动力则不足。
曾有观点认为,中国存在“三个世界”。如果不努力实现治理上的“同一个世界”,并在这个基础上释放更多城市的活力,就会出现“第三世界”人口大规模向“第一世界”转移。因此,自由迁徙和落户很重要,但必须尽快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完善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才能实现更加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