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名言不等于真理,甚至未必正确,比如“出名要趁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乍一看挺有道理,其实经不起推敲。但越是偏颇的言论往往越具有蛊惑性,让人不知不觉堕入其构建的价值幻象和思维陷阱中。当下弥漫在不少家长中的教育焦虑,与此密不可分。
“出名要趁早”转化成教育观念,就成了“识字要趁早”“报班要趁早”“出国要趁早”,总之“凡事要趁早”;“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如此,既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能输在长跑途中,更不能输在终点线上。而一旦被上述思维主导,一切将变得难以控制:你家孩子要趁早,别人家孩子想要更早;你家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偷跑”,别人家孩子想要跑得更早、更快。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陷入一种类似“囚徒困境”的恶性循环。
“凡事要趁早”的思维加剧了现实中的教育焦虑,而教育焦虑的蔓延又反过来助推着“凡事要趁早”思维的流播。日前,有媒体报道,从幼儿园开始,不少家长就近乎疯狂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为的就是“快人一步”“先人一着”,否则就担忧孩子“跟不上”“被孤立”。在这种群体性焦虑的氛围中,很多家长身不由己地被推着往前走,有的甚至慢慢丧失理智,只顾埋头快跑,顾不上抬头看一眼前方。
洞悉了上述心态,一些看似不正常的教育现象,也就不难理解。最近,关于寒假补课的新闻特别多,一些基层中小学和“禁补令”玩起了“躲猫猫”,而补课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提前开学。在辽宁辽阳,本该30多天的寒假在一些中学缩水到只有约20天。在山西高平,某中学开设了“空中课堂”,寒假中有十几天时间,要求学生必须守在电脑前看“直播”——各科老师轮番讲解寒假作业。说白了,学校的核心思路就是让学生尽早开启“学习模式”。更值得玩味的是,对于这种涉嫌违规补课的行为,身为监管者的当地教育部门,遮遮掩掩,表现出了惊人相似的态度——大意就是对学校的补课行为难以界定,是学生“理解有偏差”,或者干脆来一句“查无实情”。而不少家长更是明确表示“支持学校、支持补课”。
可笑之余,我们或许更该感到可悲。在一些地方,围绕着违规补课,几乎织就了一张“上下同心”的利益网。而提前开学、压缩假期,家长、教师到底在急什么?无非还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上早一点、快一点。
但是,家长、老师们一心求早求快,看似用心良苦,结果又如何呢?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曾做过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九成源自家庭,不少孩子受到父母在教育方面的逼迫。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孩从2岁起便被母亲架到了钢琴面前,最终,这个“不学琴就挨打”的女孩在12岁时忍无可忍,当着母亲的面剁下了自己的手指。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当一些家长、教师仍在驱赶着孩子在更早更快的道路上狂奔时,事实却在不断证明着其不可持续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青少年越来越不认可这种“凡事要趁早”的教育思维,当他们开始拥有一定的生活自主权时,就开始反击。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当下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开始选择“慢毕业”“慢就业”,给自己的受教育之路和职业规划留出更多弹性空间。
在“凡事要趁早”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被异化成一种速度的比拼、时间的消耗。在这种非良性竞争的模式下,几乎不可能有孩子成为真正的赢家,区别只是输在哪个阶段而已。对于这种教育怪现状,显然不能听之任之。最近,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禁止其举办与升学挂钩的竞赛,上海奥数“四大杯赛”中的三个被取消或改名,这样的行动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齐心协力,才有望缓解和破除被种种焦虑裹挟的现实教育困境。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