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秦皇岛:原生态经济助力精准脱贫

时间:2016-05-24 09:43

来源:作者:点击:

  3月18日,实地勘察板栗苗木增种场地,科学合理规划位置很重要,必须考虑到水源灌溉、电力半径的问题;4月11日,木耳栽培需再敲定一下,减少投资风险,探索一下路径……

  ——摘自市财政局驻谢杖子村工作组组长刘卫东的工作日志

  试验性栽培黑木耳。

  青龙满族自治县官场乡谢杖子村坐落在大山深处。群山、松林、果园、水库、石屋,构成一幅妙然天成的美丽乡村图画。

  尽管自然景色很美,可村民并没有过上靠山吃山的富裕日子。全村现有贫困户230户,占村总户数的80%,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仅有2650元。

  “目前,我们村就像是‘养在深闺’的美少女,独具价值。我们要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无污染的原生态经济,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市财政局驻村工作组组长刘卫东说。

  工作组入村后,依据村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布局,谋划了黑木耳栽培、立体种植、散养柴鸡、手工编织等多个脱贫项目,走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带动的精准扶贫路子。

  在村民中心南侧的半山坡上,记者看到,为浇灌黑木耳菌棒而准备的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已经完工。刘卫东介绍,通过考察发现,黑木耳栽培具有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且对栽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适时浇水,最重要的是环保无污染。“一棒黑木耳的成本是两元,让贫困户拿出一元钱,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栽培中来,剩余的钱由我们帮着村集体筹措,再由村集体负责统一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刘卫东说,“毕竟是刚开始尝试,需要先摸索经验,销路不用愁,我们已经与一家菌业公司洽谈了合作事宜。”

  这两天,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已经把黑木耳菌棒拉到了村里,准备在已经平整好的土地上进行试验性栽培,积累经验。“摸索出成熟经验后,再进行推广,会更加稳妥。”刘卫东说。

  未来,黑木耳栽培将与传统种植业和林果业进行套种,实现立体化种植,拓展收入增长点。

  几年前,在外务工的现任村主任陈伟,发现原生态散养鸡蛋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量后也决定试试。依托村里的优势山场资源,他倡导成立了绿禽养鸡专业合作社,年均散养中华柴鸡3000多只。因鸡蛋品质上乘,被我市一家企业看中,建立了稳定的供货渠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养殖规模小,日常供应鸡蛋量有很大缺口,不能满足企业食堂的日常所需。”陈伟说。

  工作组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散养柴鸡对周边环境几乎零污染,鸡粪还是梨树、栗树、苹果树的绿色肥料,决定依托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入社,建立小型散养鸡场。“原生态的散养方法是咱的优势,只要鸡蛋品质有保证,市场销路不会愁。”刘卫东说,散养柴鸡是村里成熟的致富项目,村民都看得见、摸得着,也比较认可。满足企业日常所需用蛋量后,还可拓展其他市场,增加村民收入。

  眼下,散养柴鸡所需场地的土地流转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再过些天将开工建设。

  谢杖子村有7000亩山场,村民多种植安梨,还有少部分苹果和板栗。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近两年,安梨每斤只有一两毛钱,大家看价钱低,舍不得卖掉,最后烂在了树上,没有赚到钱,今年苹果也出现了滞销现象。

  “市场行情咱左右不了,只能从源头想办法破解,想着找找果树专家,看能不能对梨树进行新品种嫁接,提高梨的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刘卫东说,青龙板栗驰名中外,畅销市场,经济效益可观,“通过各种途径,我们找来了2.1万棵板栗苗,现在已经全部栽上了。三年后可以挂果,这是将资产储存起来,为村民建起绿色银行。”

  工作组还为村民谋划了农闲时节的致富项目:利用玉米叶,手工编制工艺包、收纳筐等产品。“青龙满族自治县内已经有了成功经验,还有收购产品的企业,也是不愁销路的,只要村民感兴趣,都可以尝试,增加收入。”刘卫东说。

  多渠道谋划,多元化发展,多个精准扶贫帮扶项目已经在谢杖子村播下了种子,只待丰收时。

  “精准扶贫不能盲目,不能冒险,村民本就不富裕,如果帮扶项目不符合实际,村民赔不起。不破坏自然环境,帮着村民投资短平快的小项目,兼顾长远收益,聚少成多,脱贫目标一定能实现。”刘卫东说。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