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9月29日,位于伽师县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新福祥服装工贸有限公司员工在赶制一批订单服装。
新疆日报讯(记者石鑫 陈晨摄影报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飞地经济”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全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火热实践。去年10月,新疆依托19省市援疆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在全疆20个园区(开发区)开展“飞地园区”“共建园区”试点。
一头连着内地发达省份,一头连着新疆;一边是人才和资本的高度聚合,一边是产业落地的广阔空间,新疆“飞地经济”开始释放能量,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跨区域联动新模式
这里不是佛山,但到处都有佛山的“影子”。
“在这里工作,感觉像在佛山的某个工业园一样,佛山企业、佛山理念、佛山运作模式、佛山管理方式处处可见。”伽师县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疆源针织有限公司员工努热比娅·玉山说。
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是借助佛山援疆平台,由佛山富海投资集团在伽师工业园区内设立的自主规划、自主建设、自主招商、自主培育、自主管理的“园中园”。园区占地面积1049亩,计划总投资5.5亿元,建设3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已建设厂房15万平方米。
“我们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带领一大群佛山小微企业南雁北飞,落户伽师。”兴业孵化基地副总经理林亦文说,园区已吸引来自12个省区的31家企业入驻,其中纺织服装企业25家,食品加工、五金加工等企业6家。对入驻企业,园区签订9年合同,实行3年免租、3年减租、3年优惠,并提供金融、贸易、财税、法律咨询等服务。
目前入驻企业已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4000余人就业,实现年产值接近1亿元。其中9家企业还在伽师县13个乡镇开设了21家卫星工厂,已吸纳1020名群众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553人。
“伽师工业园区——伽师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是我区‘飞地经济’烙印最清晰的园区。”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园区管理处处长张华说。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我国广东、江苏两省较早开始“飞地经济”的探索。
“近年来,许多省市把‘飞地’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助推器大力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创新出很多有效的‘飞地经济’模式。”张华介绍,2017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发布《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赋予新时期“飞地经济”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鼓励各地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模式,鼓励共建“飞地园区”,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在这个背景下,自治区经信委在全疆范围内选取起步早、理念新、有特色、代表性强的10个地州市的20个工业园区,开展“飞地园区”“共建园区”试点。
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对新疆来说,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具有历史机遇,我们依托19省市援疆优势,利用对口援疆机制,打破行政区域藩篱,由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张华说。
事实上,早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之初,我区就已对“飞地经济”合作共建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19个援疆省市与自治区签署了20个冠名支持产业园区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援疆省市48家国家级开发区对口支援新疆39家产业聚集园区的结对关系。
张华认为,现阶段探索推进“飞地经济”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飞地经济”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以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建设项目,实现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对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新疆领科物联网产业园也是我区“飞地园区”建设试点。该产业园由高新区(新市区)与上海领科大众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高新区(新市区)负责提供数码港大厦部分楼层作为园区实际经营场地,上海领科在疆成立专业公司即新疆领科物联网产业园进行园区管理。
“创立一年来,已经集聚了20家高新技术型企业,并在上海、无锡、南京等城市设立分部,今年营业收入预计达到2.5亿元。”新疆领科物联网产业园高级顾问魏利红说。
此外,现阶段探索推进“飞地经济”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产业援疆的形势下,通过推动“飞地园区”“共建园区”建设,能够发挥对口支援省市产业发展优势,积极促进中东部产业转移,拓展产业合作空间,扩大产业援疆成果。
与此同时,发展“飞地经济”能够进一步促进资源高效集约利用,有助于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探索合作共建新机制
我区开展“飞地园区”“共建园区”试点工作已近一年。成效如何?新起点下,如何发挥“飞出地”“飞入地”各自优势,唱好发展协作曲?
张华介绍,目前我区开展“飞地园区”“共建园区”试点工作,按合作模式大致分为5种:企业投资+自主运营、企业投资+政企共建、兵地合作共建、两地开发区合作共建、依托援疆资源合作共建。通过近一年的试点工作,部分园区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深感产业援疆仍然存在要素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制约。”张华说,“飞地经济”就是要“自由恋爱”,情投意合很重要,要以共建两地的内在需求为导向,目标一致,要有共同利益,能互相取长补短。
如何让新疆“飞地经济”“飞”得更远?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苏宁认为,应对“飞地园区”内的企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其生产成本,由此打造“飞地园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带动小微企业的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和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下一步,自治区经信委要求各试点园区依托援疆省市各方优势,加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建设,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加快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将推动“飞地园区”建设与促进园区提质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提升“飞地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各试点园区还应结合区域实际,充分发挥首创精神,探索适合本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机制。”张华说,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自治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园区与援疆省市、园区与园区之间采取“飞地经济”“飞地园区”“园园合作、品牌联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协作,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
采访中,“飞地园区”“共建园区”试点单位也呼吁,共建园区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试点推进机制,加强与合作共建园区省市衔接沟通,共同组建“飞地经济”工作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推进“飞地园区”“共建园区”发展。
【点评经纬】要“自由恋爱” 不要“媒妁之言”
发展“飞地经济”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拓宽了产业联姻空间,有利于实现资源最大化整合、要素最优化配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是促进区域合作的新实践,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新载体。
从自治区一年的试点情况来看,尽管“飞地经济”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严格意义上的“飞地经济”体量还较小,合作双方决策、协调、服务等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受诸多因素影响,“飞出方”项目输出能力还不够强,“飞入方”生产成本优势不够明显,招商引资还存在一定困难。
要破解这些瓶颈,首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飞地园区”“共建园区”推进机制,譬如与合作共建园区省市组建“飞地经济”工作协调小组等,统一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其次,以共建两地内在需求为导向的“自由恋爱”才是“飞地经济”的本质要求。合作双方发展水平的落差或互补优势是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要以“政府推动、园区支撑、企业运作、项目带动、利益共享”为原则,按照市场化的手段运行。
当前,国家层面支持“飞地经济”,新疆既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历史机遇,又有19省市对口援疆的机制优势,还有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支持,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这种广阔的发展空间下,相信新疆“飞地经济”一定能展翅高飞。(石鑫)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