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 王彪 陈晓 张俊 黄应来)当刷新多项世界纪录的港珠澳大桥灯火点亮如巨龙出海,当广交会和进博会接续举办成为全球商品和贸易的大舞台,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中国创新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时代改革开放下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顶梁柱。
从1978年到2018年,每逢改革开放的重大时间节点,历史的目光总会将我们拉回到40年前的广东大地。
历史不会忘记,40年前改革先行者领导广东“先走一步”的“潮涌珠江”;1992年后,广东对外开放的政策和经验向全国推广,企业产权改革“顺德模式”、国资管理的“深圳模式”等体制机制创新再次走在全国前列;《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补充协议签署,广东自贸试验区为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更多“广东经验”。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在新时代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殷殷嘱托;10月,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再次强调,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广东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加速迈进。
特区拓荒
为全国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来”
今年9月22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香港正式加入国家高铁网络。
同样的人潮涌动,40年前却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20世纪70年代,广东工业基础薄弱,电力和交通能力严重不足,人民群众生活困顿。与当时的广东宝安县隔河相望的香港,抓住机遇发展成为亚洲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
计划经济的思想桎梏和体制束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拦路虎”。破解这种束缚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当时广东乃至中国发展的首要课题。
从1978年冬到1979年春,有三件大事接续发生。
在北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安徽,小岗村的农民立誓为盟,在破损褶皱的薄纸片上,按下18枚鲜红手印;在广东,时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深入考察,和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的彭德清提出在广东建立蛇口工业区的设想,并得到中央批准。
蛇口,位于珠江出海口东侧的南头半岛,与香港元朗、流浮山隔海相望,当时还只是一个不足千人的滨海村镇。建港填海的“开山炮”,响彻华夏大地,拉开了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序幕。
风起蛇口四十载,一炮春雷万象新。
从“4分钱惊动中南海”的超产奖励制度,到最早的“保税区”“免税店”雏形,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型标语牌到人才全国招聘、干部能上能下的壮举,1979年到1984年的时间里,不足11平方公里的蛇口工业区率先推行了工程招投标、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城市居民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蛇口变了,广东乃至中国的发展轨迹也就此改写。
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一个月后,广东省委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的设想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一年后,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暂行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
实践证明,特区无愧于改革开放“探路者”的历史使命。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成立、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开业、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创办……近40年里,深圳创出约千个“国内第一”。
创新“我方提供土地,外商负责资金”合作经营方式兴建石景山旅游中心,拉开我国中外合作经营的序幕,在全国首次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香洲毛纺厂被称为“中国试办经济特区最早的花朵”……近40年来,珠海拱北口岸从渔村小关口,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
建立起全国唯一一个“特区顾问委员会”,让汕头大学承担起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出台我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条例,在全国创造了“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等多个“率先”……近40年中,多项敢为人先的改革举措为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开辟了道路。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设立后,1984年宣布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1988年海南改制为省并划定为经济特区,1990年宣布开发浦东……改革开放在祖国大地从点到面渐次展开,广东的首创首发作用不可磨灭。
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经济特区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前列。2018年前三季度,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7530.69亿元、2143.51亿元、1862.49亿元,约占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70635.22亿元的30.5%。
动力升级
珠三角崛起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在空间上的不断拓展,广东大地上无数的全国“第一”“首创”渐次沉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识,成为全国各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常规做法。
与此相伴的,是广东的先发优势减弱,原先“前店后厂”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遭遇挑战。
随着蛇口工业区和经济特区的建立,广东依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日趋稀缺,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广东面临着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的挑战。
这种转型同样是改革开放的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1年冬,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与机遇同时到来的,是直接面对发达国家从制造技术到贸易规则的全方位挑战。
2008年5月,广东省提出“双转移”“腾笼换鸟”,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低端出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一批重大项目纷纷立项,广东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发展方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意义还体现在机制和平台建设上。
1999年开始,每年定期召开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有力促进深圳乃至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1年11月30日,中国第一部促进自主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通过。此外,广东还吸引全国首个国家级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至少3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落户,促进从“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迈进。
在产业升级之外,着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开始成为这一时期广东改革开放的另一个突出特征。
2013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大力实施推动珠三角优化发展、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战略。
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一最大短板,广东一直牢牢把握“三大抓手”,把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产业建设的支撑作用、城市建设的承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大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力度,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实现新突破。
公路通则产业兴,交通畅才能求发展。2015年,广东如期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通车总里程在全国首超7000公里,特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0公里和3条高速公路出省通道。
从2008年实施“双转移”战略开始,到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一个个产业转移园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落地生花,一组组对口帮扶关系陆续建立,一条条高速公路铁路打通了交通梗阻,一批批重大产业项目加速区域布局,粤东粤西粤北产业集聚初见成效。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广东谋篇布局不停步。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广东要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重点,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
2018年经济半年报显示,在珠三角保持优化发展的同时,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区经济均保持平稳增长,如粤东和粤北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2.9%和8.5%,推动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
如今的广东大地,从珠江涌动的珠三角到山青水绿的粤东粤西粤北,正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阔步前行。
开放扩大
CEPA先行先试 大湾区二次创业
随着现代经济分工日趋复杂,城市群、经济圈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从CEPA先行先试到广东自贸试验区再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是这一趋势的最佳实践。
21世纪初,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向中央政府提出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建议。2002年1月,相关磋商在北京启动。1年半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同年9月,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
2004年1月1日,CEPA正式实施,涉及货物贸易零关税、扩发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和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多方面。随后的10年间,CEPA按照每年签署一份补充协议的进度不断完善。2014年,广东对港服务业先行先试政策已达79项,对澳服务业先行先试政策已达68项,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CEPA升级,步履不停。2017年6月、12月,商务部分别与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框架下的《投资协议》和《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标志着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与合作迈入新阶段。
省商务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香港对广东实际投资金额累计达2728.5亿美元,约占广东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3;广东累计在香港实际投资额775.1亿美元,占广东对外实际投资总额的近六成。仅2017年,广东对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5666.9亿元,约占全省总额的一半。
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三年来已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广东省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具体做法的工作方案》……种种改革创新不停步。截至2017年12月,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21万家,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639家,实际利用外资128.5亿美元。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认为,CEPA是三个独立关税区之间签署的协议,是三个地方合作的概念;而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联动的整体,从CEPA到粤港澳大湾区,体现了粤港澳三地融合升级的过程。
如今,广东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中在商事登记、通关便利、社会治理等方面已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部分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以服务业扩大对港澳开放、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开发建设,跨境基础设施建设、通关便利化、高等教育、医疗卫生、供港澳水电气等合作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活力日益增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已现雏形。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以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大机遇为标志,以“一带一路”为发展背景,广东正凭借其地理区位、历史积淀、经济实力、创新转化、开放水平、制度环境、合作平台诸方面的优势,进入“二次创业”新的历史阶段。
案例
“靓女先嫁”
顺德: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先行者
上世纪80年代初,佛山顺德得改革开放先机,先后涌现出风扇热、空调热、摩托车热,与此相对应的是贷款热、集资热、上项目热。
顺德产权改革前夕,承包经营产权模糊,部分企业一有盈利就分光吃光,没钱就找政府担保贷款,亏损则拍屁股走人,“企业负盈、政府负亏、银行负贷”,成为当时顺德经济辉煌成就背后的隐忧。
1993年6月,顺德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转换企业机制,发展混合型经济的试行办法》28条,率先在全国拉开产权制度改革序幕。试行办法有两个核心思路:一是转换企业机制,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发展模式;二是要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混合型经济格局。
“靓女先嫁”是当时顺德市领导对产权转换的形象说法,也就是当企业经营、效益还不错时,正好有人接盘,还可卖个好价钱。
顺德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三批”,即抓住一批、转换一批、放掉一批。抓住的是高科技产业、规模企业和垄断性行业,实行政府独资或控投,优化公有资产配置;转换的是民间、社会都能办的一般性企业,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公私合营、公有民营、租赁经营;放掉的是那些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实行拍卖、破产。
至1996年,顺德市、镇两级10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全部转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1993年到1998年,顺德工业经济总量一跃升至600亿元,这是顺德产权改革期间创造的奇迹,同时也标志其已从计划经济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