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任何一项重大决策,若没有公众参与,注定行之不远。非但易使公众产生误解或质疑,还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连日来,国务院各部门密集发声,就民众高度关注的诸多重大政策变动表态。人社部称,降费率不影响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发改委谈农民工进城后的融入与生计等问题;商务部称,菜价回调,肉价涨幅可控;税务总局细数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等情况;证监会表示要严查中介机构恶意造假等失信行为等等。
从部门信息公开涉及到的内容看,无论是社保费率,还是房价、菜价、肉价,亦或是营改增,均属于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各级政府操心的中心工作。其实,这些内容此前已酝酿多时,相关信息也多有披露,公众对此并不陌生。此番再度披露,不仅表明国务院切实推进信息公开的决心,也体现了各部门在权威政府信息发布上越来越“主动”、“及时”。
以降低社保费率为例,此前,已有一些地方做了积极尝试,人社部门也曾表态支持地方的探索,以释放市场活力,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也表示,“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可以做的”。4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但方略既定,并不意味着老百姓没有担心,人社部此时明确表态,降费率不影响社会保险待遇标准。可以说,在关系千千万万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这样的声音消除了疑虑、安顿了人心。
农民工落户及城镇化的问题亦是如此。当一项重大决策已经启动,公众并不会担心决策的大方向会改动,而是担心,诸般德政工程会不会出现“中梗阻”、有没有可能卡在“最后一公里”,以及,如何经由繁复的行政层级,真正惠及百姓。这些后续的推动、督促工作,固然需要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但同时,各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的信息及时披露,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很多时候,一些地方和部门习惯于“关门决策”、“只做不说”,其间不排除刻意低调的务实,却也反映出有关部门有着由来已久的“公开恐慌”。也即,以往的行政运行往往更习惯“闭合”式的链条,尽管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排除“干扰”与“杂音”,却也不免有着脱离实际的危险。而“全过程”信息公开,则有望让民众参与决策及运行,并在此种深度参与中有所矫正。
事实上,任何一项重大决策,若没有公众参与,注定行之不远。非但易使公众产生误解或质疑,还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而正是在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互动中,官意与民意得以最大限度的融合,找到“最大的公约数”。既避免了决策盲目、执行乏力,又缓解并消弭了民众的怨气与不理解。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生活中,在公开政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信息发布有头无尾,舆情反馈很难进入决策轨道,被动发布仍多于主动发布,发布过于简略,缺乏令人信服的事实与解读,等等。这些问题与困扰的存在,并非信息公开本身的问题,恰恰在于有关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不够彻底,有必要依法依规强化政府信息公开。
特别是,随着信息公开成为常态,随之公众要求公开的期望也将大大增加。如何适应这种诉求,及时、主动公开信息,回应民众关切,是各级政府与官员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当大门已经打开,再关上,或者希望只是开一道小小的门缝,已不再可能。惟有针对公众关切,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政府信息,方才能解疑释惑,澄清事实。
李克强总理在早些时候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鼓励部长们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他说:“如果社会有疑问、媒体有问题,你却不回应、也不解读,那就很可能引发更多无端的猜测。要勇于主动面对媒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现代政府的治理体系最大的好处,正在于公开性。越是扩大开放、广泛参与、与民互动,就越是能够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众志成城。反之则寸步难行。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