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文

切入点让传统走进生活 博物馆让国宝走出“深闺”

时间:2018-08-11 05:15

来源:作者:点击:

  原标题:走出深闺显神采 

  

切入点让传统走进生活 博物馆让国宝走出“深闺”

 

  ▼几位小朋友在西峡恐龙遗迹园恐龙蛋化石博物馆里参观鹦鹉嘴龙化石。 李嘉南摄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广东省博物馆达成合作,打造机场大型“丝路主题”公共艺术空间。 梁 旭摄

  ?土家民俗博物馆。宋 文摄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保护好这些刻印着历史轨迹的珍贵遗产,并让它们“开口”讲故事,是一个大课题。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报道,借助一个个鲜活事例,探寻让文物走近大众、传承中华文明的奥秘。

  行走博物馆里,那些斑驳的文物尽管静静地存放在玻璃橱窗里,却透出历史的苍凉,让我们体会到岁月的涌动,感受那种战胜了时光的文化自信。

  我国是文物大国。如何让文物走出“仓库”,更多地走近公众,是一个大课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中国的文物故事很多,文物资源之丰富让很多人羡慕。让文物活起来,才能更好发挥它们的作用,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文物凝结着历史信息,承载着文化基因。文物以不同方式,从仓库中走出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文物活起来”表达着一种期盼,也是生动的现实。

  延伸链条 

  让展示成为“终端” 

  “文博系统首先动起来,文物才能活起来。”山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赵曙光从1986年大学毕业,就在文物系统工作,他感触很深。

  文物是考古发现的。很长时期,文物考古工作是一条封闭的单线:“挖”出文物来,出个琐碎而专业的报告,然后把文物移交送到仓库里。如今,山西文博工作正在努力打破这个逻辑。他们把展示作为考古的“终端”,而且从“终端”来思考全链条,发挥文物的社会作用。“考古的故事”展览去年在省城太原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是一个展示山西“十二五”期间考古成果的展览,现在巡展到运城,接下来还将到大同展览。在不同地方都受到广泛欢迎。赵曙光说,这个展览的成功就在于打破了文物考古的“单线条”,把考古发现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动起来,才能活起来。山西文博系统把文物活起来具体化为“文物巡展”。山西省文物局的“十三五”规划中,这是一项重点工作。赵曙光介绍,“巡展”不是简单地让文物到不同地方展出,而是以此为抓手,让整个文博系统从上到下、方方面面动起来。

  山西已经成功策划了“无锁不谈”锁具展览,正在策划“山西抗战 国家记忆”“飞龙在天”天龙山石窟造像数字复原国际展等大型巡展。这些展览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省市县合作,文化系统和文物部门合作,打通上下,沟通左右,大家共同努力。

  赵曙光感到,这种方式最大的收获是培训了不同层次的策展人。展览是让文物走向社会的基本形式。但是,文物策展缺乏人才,尤其是县一级博物馆、文化馆。山西的做法是,以巡展为抓手,省博物馆带动市、县博物馆,各级博物馆动员社会力量。他们不仅和晋城、运城等市合作巡展,而且与芮城县等县级博物馆合作办展览。“文博系统先要从上到下活起来。”赵曙光说,思想活了,想法多了,文物才能更多地走出来。

  找准切入点 

  让传统走进生活 

  文物是穿越时光、带着过去信息的物件,漫长岁月并不一定冷却文物的温度。“关键要找到文物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切入点。”这是赵曙光的体会。

  山西文博系统策划原创展览,往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梳理:梳理文物资源,梳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他们从这两方面的梳理中,找到契合点,让文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重新“活”起来。“帽美如花 童年记忆”展已经征集到1000多顶童帽。这是一个由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山西艺术博物馆和晋城博物馆三家联合举办的展览。展览还在筹划中,已有福建民俗博物馆等联系巡展。

  文物活起来,并不是简单局限于带着文物本身走到社会生活中。把文物凝结的文化信息推向社会,也是重要内容。河南博物院有一个华夏古乐团,他们仿制了出土的古代乐器进行演奏。起初,每天上午和下午定时在河南省博物馆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后来,古乐器演出成为一个品牌,华夏古乐展演项目还多次到北京等地高校演出,甚至赴海外展演。河南省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说,这让文物“回到”现代生活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有一个“甲骨学堂”。这个学堂每周六和周日用两个小时进行知识普及,“道具”就是甲骨文和青铜器。志愿者拿出文物或文物仿制品,介绍文字和青铜器等历史知识,听众多是中小学生,每次有60多人。在“学堂”里,孩子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和认识文物。组织者说,有一些外地孩子专门在网上约好时间,赶来体验这样的课。

  只有走进生活,千百年前的文物才能让今天的人们产生兴趣。文物走出仓库,仅仅是第一步。要发挥增强文化自信的功效,文物必须带着它特有的文化信息,走进人们的社会生活。

  建好博物馆 

  让国宝走出“深闺” 

  安阳的殷墟考古发掘是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事件,成果丰硕。殷墟考古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有人甚至把安阳郊区的殷墟遗址称为“考古学家的摇篮”。尽管如此,殷墟出土文物在安阳本地的展出却是近些年的事。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投资建设了殷墟博物馆。现在,这个博物馆的展出面积为3535平方米,每次展出600多件出土文物。虽然展出数量有限,但文物可以轮换展出。

  “有了博物馆,才能把库房里的文物拿出来。”殷墟管理处主任杜久明说。殷墟博物馆由安阳市政府投资建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提供展品。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整合了地方和中央单位的文物资源,社会效益明显。博物馆建设是文物走出库房的基础。

  山西博物院这几年和晋城、运城、大同等地市合作举办了多次展览,省里的展览巡展也首先到这些地方去。山西博物院发展部梁育军说:“文物走出去办展览,场地条件是一个制约因素。晋城、运城这些地方,因为博物馆是新馆,基础条件好,展览就办得多。”文物安全是“活”起来的先决条件,没有好的展览场地,就难以保证文物安全。文物活起来,对博物馆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很多地方正在把博物馆建设当作城市拓展的“新地标”。一批地市级城市的博物馆都是当地的特色建筑。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县市一级博物馆建设还是薄弱环节。文物活起来,博物馆建起来,反映的其实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状况。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相信,县市一级区域的博物馆将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也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场地让更多文物走出来、活起来。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