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舆情分析师是舆情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舆情分析师职业的探讨,则不仅要解决涉及这一职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应为解决这一职业的社会实践提出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网络软硬件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热情的不断提高,舆论格局、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舆情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舆情分析师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公共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此,如何对舆情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舆情分析师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对舆情分析师的职业属性进行描述和厘清,是关系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业界、学界在舆情研究实务中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舆情分析师职业属性的内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职业指的是: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属性指的是:职业活动的共同性质和特征。参照大典,笔者试论舆情分析师职业属性的相关特性。
1、舆情分析师职业的价值性:这里强调的是舆情分析师职业的存在特征,包括职业的社会性、目的性和规范性。
目前,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网络在近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成为表达中国民众利益诉求的比较通畅的渠道,也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19讲话中说:“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如何尽可能准确地把握“网络民意”,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关系到国家公共决策的价值取向和利弊权衡的大问题。舆情分析师在从事互联网信息监测、舆情态势分析、舆论环境研究、危机事件处置等工作的时候,应当时刻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到“群体极化”、“沉默的螺旋”、网络的非理性化和娱乐化倾向等因素,尽可能客观地展现、陈述其中的“民意”,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解析舆情发展态势、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恰当有效的参考依据。
舆情分析师职业的价值性突出地体现在舆情分析的理念方面。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为例,从2008年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总结历年舆情事件的应对得失,相继提出了“黄金四小时”、“网上统一战线”、“舆论对冲机制”、“善待网民善待网络舆论”等舆情研究理念,并且通过培训、座谈会和著书立说等形式进行宣讲,丰富了基层舆情应对工作经验,为舆情研究和突发事件处置贡献了有价值的思想。
舆情分析师职业的规范性,将通过职业培训和行业自律逐渐达到。
2、舆情分析师职业的专门性:这里强调的是舆情分析师职业的形态特性,是该职业劳动与一般活动或劳动之间的根本区别。
综合业内的看法,舆情分析师是指应用新闻传播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对网络信息进行搜集、统计、分析、研判,从而形成分析报告等成果的专职分析人员。他们日常工作的对象,是海量的网络信息,分别来自于网站、论坛、新闻跟帖、博客、播客、微博、微信、APP、QQ、MSN、飞信、米聊等,信息每日每时快速更新、转发甚至被删除,而各种媒介载体技术各异,信息收集和检索分析等都面临技术瓶颈。同时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猖獗,稍有不慎将导致被病毒感染,程序被破坏。上述背景要求舆情分析师必须背靠优厚资金支持的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舆情分析师从业知识的综合性、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与研究成果的独特性,都和其他职业拉开了距离。
我国目前处在经济改革的攻坚期,也处在社会转型的风险期,舆论环境错综复杂,网络情绪纷繁多变。尤其是在舆情事件波云诡谲的时候,在舆情态势执着难下的时候,需要舆情分析师发挥“客观、理性、包容”的职业特性,帮助政府、利益相关方和网民寻找全社会的意愿,凝聚起最广泛的共识,推动各方达成矛盾和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从长远看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民主制度的建设。
3、舆情分析师职业的延续性:这里研究的是舆情分析师职业的稳定性、群体性和时代性。
今天的中国全面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段永朝在《互联网思想十讲》中指出,社会网络的主要问题是网络结构是怎样的,以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个体的位置对群体的影响。张春华认为,“社会舆情会在新的时空观下与网络舆情相呼应,通过借助网络工具扩大流动边界来形成网络舆情;反过来网络空间内生成的舆情,则会放大社会与之相关联的具体事件的正面或负面效应。”研究网络时代社会舆情与网络舆情的交互作用,研究网络结构中群体与个体的相互影响,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交到舆情分析师的手中。并且,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媒体也处在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节点上,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新媒体的媒介形态层出不穷,要想在舆论营造与引导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在整个社会形成良性的舆论生态圈,那么,舆情分析师群体的稳定性非常关键。于此同时,舆情分析师还应该通过了解世界局势和国家大政方针,通过职业培训,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
(二)舆情分析师与历史的关联
我的同事熊剪梅曾经写过一篇《舆情分析师穿越到古代适合做什么》,论述了今天的舆情分析师同中国古代的哪些职业有相似之处,分别列举了周朝的采诗官、唐宋的谏官,以及之后的史官、邸官、说书人等。王海、何洪亮在《中国古代舆情的历史考察》中指出,在古代中国,公众舆论远比报刊重要得多。中国古代的舆论,特别是文化阶层对于统治阶级的公众批判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在专制统治下,在法制和民主权利缺失的情况下,舆论运动仍不可避免地遭遇惨败。
时过境迁,今天的舆情分析师之工作,绝非古代穿行于茶肆酒楼,收集各地的趣闻轶事,最后攒成一篇“舆情报告”这么简单。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21世纪,随着网络空间的无限扩展,用奈斯比特的话说,“网络实现了官僚制度下永远无法实现的--横向联系”,草根民众获得了空前的话语表达权,进一步推动了基层民众的有序政治参与,我们真正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政府部门在新的网络赋权环境下,正在适应由过去的绝对主导决策,变为与企业、社团组织、非营利组织、利益集团和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制定决策,他们需要了解网络,了解民意,了解舆情态势。这一切加快了舆情分析师的职业向着制度化、统一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客观上使舆情分析师职业的功能逐渐明晰,社会信誉日渐提高。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张玉亮的研究,在CNKI和TEPS数据库检索“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网络舆论、互联网舆情、网络舆论暴力、互联网暴力”等关键词,在2000年之前,只有相关论文1篇,说明国内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自2004年之后,相关文献迅速增加,2011年达到了1193篇。笔者按照相同方式查询,2015年为2766篇。笔者还以“网络舆情、网络舆论、互联网舆情、网络暴力、网络热点事件”为关键词,在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当当网”查询中文图书书名,2000年为0本,2015年则出版了314本图书。
伴随着对一系列社会热点舆情事件的评论和研究,各种专业舆情研究机构应运而生。至2013年,成为“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全国大约有200多万人。成立于2009年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舆情研究的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理论体系、工作方法、作业流程和监测技术,员工人数从一开始的2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300人。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以政府部门、媒体、学界和民间共同参与的舆情产业格局,舆情服务的领域将进一步延伸,舆情产品的行业和市场细分将持续进行,舆情分析师职业的社会需求将稳定增长。
(三)舆情分析师与新闻编采人员的不同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舆情分析师职业的独立属性,我们需要讨论舆情分析师与“新闻编采人员”的不同特点,目的是为了通过对比,对舆情分析师职业角色定位有清晰的认识。
首先,舆情分析师不是记者。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在1954年通过了《记者行为基本原则宣言》,其中说明,“记者”指从事采集、播送、传播和评论描述事件中的新闻及信息的人。这个定义突出了两点:第一,记者的工作性质和内容是采、写、播、传、评;第二,记者的工作对象是事件中的新闻及信息。
在我国,2005年3月,由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明确了“新闻编采人员”的概念:我国境内报社、新闻性期刊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新闻单位内的记者、编辑、制片人、主持人、播音员、评论员、翻译等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刊播等新闻报道业务的人员。规定说,这些人员在新闻采访时,必须出示经新闻出版单位、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资格认定,由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记者证。这表示记者拥有在法律许可的任何公共空间搜集新闻信息并且自主选择记录方式的权利,即“采访权”。而舆情分析师并不在“新闻编采人员”所包括的范围之内,是不具备这种“采访权”的。记者和舆情分析师的工作方法、内容和目的完全不同。
其次,舆情分析师不是“编辑”。
方毅华在《新闻编辑》一书中说,“记者、编辑、受众三方构成新闻传播的完整过程。编辑是记者稿件的二度创作者。”书中对“编辑”的定义是:“贯穿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决策、组织、加工等一系列专业工作的总和”。可见,同属“新闻编采人员”的记者、编辑,其工作内容是一致的,即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新闻及信息。而舆情分析师的工作对象,则是公共事件、人物及其引起的舆论热潮,是公众对事实的态度和议论。进一步看,《新闻编辑》列举的“媒体编辑方针”四个内容:确定受众对象、确定传播内容、确定媒体水准和确定媒体风格,也与舆情分析师的工作流程相去甚远。
(四)舆情分析师的专业培训与职业道德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房宁在《智库建设的三个境界》中说,智库说到底是一种职业,是现代咨询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学者的职业属性是咨询师。借用这个提法,我们可以说,舆情分析师的职业属性,其中一部分也是咨询。在现实中,“舆情”正在形成一门专门化、专业化的研究学科,许多专业机构已经诞生,有了各自独特的监测系统,许多人已投入其中,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和谋生手段。舆情分析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对于体察民意传递民声、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减少企业团体的声誉损失、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高等院校,也陆续聘请了业界里知名的舆情分析师作为院校内硕士生社会导师,以适应时代需求,弥补传统教学理论之不足。
学者们对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有以下共识:一是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在职前必须接受过规定的专业教育与训练,掌握专门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二是作为专业的职业和作为专业人员的个人都承担着社会与个体责任,专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三是作为专业的职业,在本职业范围内应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如专业人员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应具有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的不同专业职务(职称);四是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只有被社会需要和认可,建立一整套相应制度后,才能真正确立或提高其专业地位等。
自2013年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将“网络舆情分析师”纳入职业培训序列,其下属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启动了“CETTIC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项目,这些举措正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职业、新技能、新的技术和新需求,也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已经把网络舆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提升到重要的地位。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舆情分析师一个分支、一个新兴的职业,就此在社会公众面前亮相。在“CETTIC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课堂上,学员逐步了解和掌握了舆情的社会生态、舆情基础理论、舆情产业现状、新媒介素养、舆情应对等专业知识。通过调查,CETTIC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的平均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数千人次通过培训和考核,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促进了我国网络舆情工作向着规范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职称进阶情况是这样的:实习生和刚进监测室的员工为见习分析师,转正后为助理分析师,一年后经过评议成为舆情分析师,两年后有资格竞聘主任分析师,最高职称为主任分析师。评议的标准民主而严格,例如主任分析师除写作水平外,一般还须拥有独立领导项目运行的能力。
对于舆情分析师来说,理念、经验以及稳定的价值观是他们从业的坐标和指南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强调说,一位资深舆情分析师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舆情监测入门虽然容易,但需要把握政府和企业发展的脉搏,了解他们在社会转型期的“痛点”和“痒处”,精确研判网络舆论的发生、发酵和消解的拐点,及时提供应对建议,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足够的判断力”。
对舆情分析师职业属性的重视,体现在以下三个因素的平衡:一个来自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一个来自不同层次的民众意愿,另一个是客户的需求。舆情分析师的职业性要求,是它的独立性,具体表现为自治性和自律性。总体说来,舆情研究工作是为和谐社会的均衡发展服务的,而不只是为某一客户的利益服务,这应成为舆情分析师的道德底线。舆情咨询、舆情监测、应对建议等日常工作,固然有利于维护某一客户的利益,但是分析师:一不应提供错误的数据和由此生发的结论,二不应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三是应通过历史案例及其得失引导客户共同研讨恰当的措施。只有循此路线发展,舆情分析师的职业才能持续被社会需要和认可。
参考文献:
段永朝:互联网思想十讲,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第一版
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熊剪梅:舆情分析师穿越到古代适合做什么,人民网,2015年1月4日
王海 何洪亮:中国古代舆情的历史考察,新华文摘,2007年第9期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张玉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回顾、检视及反思,情报杂志,2013年2月第2期
涂重航:网络舆情分析师成官方认可职业 从业者达200万,新京报,2013年10月3日
方毅华:新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房宁:智库建设的三个境界,环球时报,2015年2月10日
黄伟娣:教师职业属性与高师教育专业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杨丽娟 张音:走近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民日报,2011年6月7日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