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突发舆情的处置,能早一分、不晚一秒。“非法疫苗”舆情从3月18日第一次爆出到3月22日到达顶点,其中有5天的时间,倘若相关部门能更早采取有效措施处置舆情,想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突发舆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热点舆情的社会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应对突发舆情,要加强舆情意识。这些年发生的多起公共事件,让民众对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公共安全等信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舆情搭车”现象,即一个相关话题的出现,都会让民众联想到过去发生的种种,由此衍生出对该事件的抵触、质疑。“非法疫苗”事件发生在2015年4月,却在时隔一年后被挖出,若在舆情出现的首日便能研判预测走向趋势,及时将事件发展往正确的方向引导或提前调控,远比事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全民关注,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时再去管控更为主动。在这点上,相关部门没有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化解舆情危机,低估了该舆情影响之大、民众反映之强烈。
应对突发舆情,要主动正面回应。若想真正消除不公正的新闻审判和公众情绪化的道德指责,首先不应该让民众胡乱猜疑。信息公开的三大原则是:第一时间公布信息、公布全部信息、公布准确信息。“非法疫苗”案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势必引起广大民众关注,这就需要卫生系统、疾控中心和食药监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及时发布信息,安抚老百姓的恐慌情绪。这是应对“非法疫苗”舆情时,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但在这次舆情事件中,民众却看不到、看不清事实真相。其一,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固定的发布平台,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民众,相较于“微博”中建立的专题讨论区,将舆论主战场拱手让给对方,沉默寡言是导致事件发展偏离轨道的第一个失策;其二,官方的几次回应都是在舆情发酵后的“行政化”回应,诸如“高度重视、严查严惩”等,而网友想知道的是真相,过度渲染相关部门的重视只会加重网友的反感,“读不懂网络情绪”是导致网友观点一边倒的第二个失策。总之,对涉及民生的舆情热点,信息要实现公开、公正、透明、准确,问责处理要依法依规、能够服众,给民众一个水落石出、经得起推敲的调查结论,方能赢得人心。
应对突发舆情,要磨砺手中利器。对民生类舆情事件,线上的引导与线下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民众的态度会追随网上的主要声音。在舆情应对上,需要有一些能说服民众的深度解读文章,引导舆论发展。在这次舆情事件中,官方的解读多是简要的事实陈述,偶有安抚民众情绪、倡导客观冷静的文章,但与微博、微信上连续发出的一系列批评、质疑的博文相比,后者字字珠玑、打动人心,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民众收为麾下。如何打破“老百姓,老白信,老不信”的魔咒,需要我们在舆论引导时用理性的思维、翔实的调查、科学的方法,凭借专业数据得出无懈可击的判断,这样的结论老百姓才会信。
应对突发舆情,要加强媒体沟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表达社会民众意愿、传递舆情,也可以传播社会噪音,误导民众。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可以通过媒体传递信息,如若关系不和谐,则容易出现“引火上身”的尴尬局面。“非法疫苗”一事中,澎湃新闻的标题一出现,着实吸引网友眼球,“数亿元、18省、影响人命”,每一个单独拿出都够重口味。这篇报道是在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山东警方后发出的,倘若当时就能与记者建立良好的联系和有效的沟通,试想这第一把火恐怕就烧不起来了。
央视著名主持人陈虻曾因一次深度报道的失败,批评一位名记,他说:“事情没有错,观众也没有错,那为什么传播的效果不好?那是因为你错了,传播方式错了。”我们不能要求民众都是专家,都可以理性面对,我们能做的,是还民众一个真相,把公共舆情事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以此为鉴,完善监管机制的漏洞,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语晗)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