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一、事件概况
近日,一份盖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公章的红头公函,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公函称,该所一名科技骨干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于2016年1月11日上午抢救无效离世。要求北医三院对这位科技骨干的离世原因作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出真实、完整的结论。
1月16日,北医三院发布通报称: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多学科专家讨论,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其后,死亡产妇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北医三院产科病房,在病房大声喧哗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北医三院正常医疗秩序,对其他孕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月16日18时左右,针对网上质疑,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再发声明称: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是国立科研机构,我们积极支持职工家属以合理合法的理性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我们全力支持和配合有关机构积极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和依法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支持、不鼓励任何过激行为。三、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利用互联网渠道散布不实信息,损害死者本人及家属名誉的行为。死者家属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1月16日,中国医师协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心职工应与尊医守法并重》一文,针对此事表态,并提出了疑问。中国医师协会认为,一个单位关心自己的职工无可厚非,向医疗机构提出要求也是单位及家属的权利,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公函的问题上有多处值得向公众说明之处。
1月17日,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同情逝者杨女士,坚决支持医患双方依法处理此事,同时也反对和谴责医闹行为。”
二、舆论关注度走势分析
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妇死亡事件舆论关注度走势(单位:篇)
1月16日上午,微博平台认证网友@云泉微博(认证信息: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盖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公章的公函,成为此事件在微博平台上的重要信息源,随后@云泉微博 的这则信息被众多网友转发评论。
就在大家对此公函真实性有所怀疑的时候,1月16日18时29分, @中科院之声(认证信息: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长微博,为网传的公函内容背书,事件舆情热度快速升温。@中科院之声 的微博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搅动本已蠢蠢欲动的民众情绪。@中科院之声 随后再发两条微博,重申“不支持、不鼓励任何过激行为”,同样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持续推高事件舆论关注度。
在@中科院之声 发布第一条微博后,一家医学类网站——健康界率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标题为《北医三院产科医闹事件中的几个疾病知识普及》,两小时后,另一家医学类网站医脉通刊登了另一篇标题为《产妇死亡事件 北医三院和中科院同发官方声明》的报道,推动了事件由微博平台向全网传播。随后,法制晚报、新京报等传统类媒体借助网络平台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内容多定位于“北医三院证实产科曾被病人家属医闹”。
1月17日,事件舆情热度急剧升温。中国日报网、财经网、财新网、北京青年报等众多媒体介入事件报道,媒体多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家属是否打砸医院、中科院公函是够妥当、家属是否已经要求赔偿、中国“顶级”医闹事件等角度。
三、网友观点
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妇死亡事件网友观点倾向分析(抽样条数:216条)
中科院红头文件不合时宜
@alwaysred:公函不应该用于这种场合。
@专门跑腿的实习医生:提出查明真相,倡议用合法手段解决问题,不支持医闹,反对造谣绝对没错!如果是家属提出来,真的很赞!如果是中科院写封公开信,也无可厚非!我就问中科院,你也说了你是国立机构!你的公章是这事儿可以用的吗?
发生医闹需认真调查
@车质朴:北医学生,三院见习,13日多位同班同学亲眼所见有医闹在三院妇产科聚集闹事,不知此事中科院如何看待?
@水瓶小逸:我同学的老公是三院别的科室的,50个医闹怎么回事?2位产科女大夫早上来交班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就先被打了怎么回事?
相信北医三院的医治
@Katherine_ing:相信三院,请你们一定要挺住,不要息事宁人,不要息事宁人,不要息事宁人!!!相信我,坏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感恩你们的付出,心痛你们的经历,希望中国早日有一个健康的医疗环境!
中科院的做法无可厚非
@sarahwashere:做得很对。为自己的职工出面求真相,太应该了!
双方应走司法程序解决问题
@绿茶丫弥酥:支持院方走司法程序!坚决不纵容医闹!
对产妇家属表示谴责
@你的声音漫过时光:这个丈夫做法不当,知道老婆有多年高血压史还不劝其终止妊娠, 不能拿人命做赌注呀!
其它
@DC-林林:作为一个中国权威国立单位,事事都应该考虑后果,同一件事情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只能说他们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时代,选择了一种高调的方式引起社会舆论!
@杨温柔要做手工帝:看到医疗事故下边的评论渐渐从一味指责医生到大多数人愿意相信医院相信医生,作为医学生确实很感动,希望部分无良的媒体别再挑拨医患关系了,健康所系,性命相依是每个学医人不忘的承诺。
四、媒体评论摘要
医护人员和患者是不折不扣的命运共同体。在医疗水平贫瘠、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医患同舟共济,共驱病魔;如今,医疗卫生条件已经大为改观,医患可说是同乘“豪华游轮”,更应齐心协力,毕竟病魔才是共同的敌人。你若深信不疑,我必全力以赴。不断增进互信,不断激活制度的力量,相信医患关系终能走向融洽,实现共赢。(据广州日报社论)
这起事件由普通医疗纠纷上升为几个机构至不同职业群体间的站队角力,这说明了传统医疗纠纷处理路径的跑偏。正是这种跑偏,让很多人陷入公平焦虑:觉得遇到医疗纠纷,就得找关系、拼背景,而不是看事实、找真相。某种程度上,那些掺和者都起到了“医闹”作用,把问题拉离法治轨道。说到底,化解医疗纠纷,法治是正途,“公文助战”只能是歧路。而这起多家或顶级或权威的机构参与的事件,则是个标志性案例,揭示出“背景”“势力”等因素对医疗纠纷法治化解决的扭曲,而要规避这种扭曲,还需重申起码的原则:让法律的回到法律,别让公文压倒真相。(据新京报社论)
五、舆情点评
2016年年初,“医闹”再次成为舆论的主角。坦白讲,医闹事件成为舆论热点已并非首次,产妇死于病房导致家属情绪不稳,从而导致医患双发冲突也不鲜见,而此次北医三院产妇死亡事件却让医闹话题再添新元素,死者单位(社科院,绝对高大上)以“红头文件”求真相,给院方造成一种无形压力,更添舆论变数。
从北医三院和中科院对事件的处理来看,各有利弊,其中不当言行更容易被舆论放大,从而推动着事件舆情热度逐步升温。
先来分析中科院在此事件的危机应对。中科院出于“关怀”考虑而向北医三院发送的红头文件给网民以“逼问”错觉,从而惹火上身,置自身于舆论漩涡之中。原本平静的中科院官方微博也在最近火热起来,大量的评论充斥在其官方微博上,从网民留言的内容来看,批评性的声音占了较大比重,对中科院“盖公章发公函”的行为多持否定态度。在互联网环境下,网民对公权力有一种天然“抵触”心理,当公权力为个人背书时,一定要经得起质疑和拷问。在此事件中,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公函行为纵然有“善意初衷”,但仍不足以打消舆论质疑,终究让自己陷入被动境地。在深陷舆论漩涡后,中科院及时认清舆论方向,明确表态“不支持、不鼓励任何针对院方的过激行为”,这是针对舆论的一种积极修正行为,值得肯定。
反观北医三院,面对突如其来的舆情,在官方平台中对产妇的相关信息予以准确披露,并对死亡原因进行公布,以相对专业的知识和态度来应对扑面而来的舆论质疑,赢得了舆论认可。但仍要看到,院方在回应中指出死者家属有打砸物品、追打医护人员等行为,这些行文缺少证据来证实(截止目前尚未有相关图文视频证据),院方的说法是一种有罪认定,显然也经不起舆论追问,为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埋下伏笔。这就给我们以警示,面对突发舆情,官方做出的回应要基于当下可证实的材料或证据,以证据服人,避免出现带有主观色彩的推断言论。
对当下舆论走向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死者家属、中科院、北医三院都处于一种相对尴尬境地,各方公信力都不足以赢得公众完全信任,在此背景下,各方不妨借助2014年发生的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的经验——走司法程序,由政府卫生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组对结果进行鉴定,最终得出客观全面的调查结果,从而作为追责依据,方能打消各方顾虑。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