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情

松江警察粗暴执法舆情观察:该谁谁,纠偏不纠结

时间:2018-10-10 09:00

来源:作者:点击:

(原标题:松江警察粗暴执法舆情观察:该谁谁,纠偏不纠结)

66569_500x500

舆情汹涌中的关键词——上海警方认定“摔娃”是“粗暴执法”

66946_500x500

上海警方官方微博回应松江警察粗暴执法事件。资料图片

9月1日,开学第一天,许多人的手机被新生入学的温情画面刷屏。而下午,一条短视频让微信朋友圈顿时群情激愤。

画面是警察与一位怀抱孩子的妇女争执中,警察一个背摔将妇女制服,惊悚的是孩子也跟着被重重地摔到了地上!爆料人称,这是在上海的松江。很快又有颇“权威”的博主试图反转剧情,称这是2015年外地的某个旧视频。但是,新的“反转”来得很快。下午14:07,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官方微博称,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遭遇了“暴力阻挠”,涉事民警当即被停止执行职务并接受警务督察部门调查。

66947_500x500

松江警察粗暴执法事件视频截屏。资料图片

网络舆情依然汹汹。新曝出的现场视频中,怀抱孩子的妇女违停被查,且承认有推、掐警察行为。焦点于是集中在了松江警方的“暴力”定性:一手抱孩子,一手和警察推搡,能有多“暴力”?

剧情在晚间18:33达到高潮。上海市公安局在官方微博回应,称该事件中警察为制止当事人无理纠缠而粗暴执法的行为是错误的。这则被视为警方“公开致歉”的博文,用短短几十个字,阐述了事件是非经过。

66948_500x500

松江警察粗暴执法事件视频截屏。资料图片

关键词——上海警方认定“摔娃”是“粗暴执法”,这一不闪不躲、正视事实、清晰定性的态度,在不到5小时的“转、评、赞”即破8万次

然而,在向具体事件追责的声浪稍歇后,舆情出现了明晰的分水岭。

分裂的舆情,警察和抱娃妇女你挺谁——朋友圈纷纷站队

舆情疾速发酵的同时也迅速分野,有评论称,“引发了朋友圈的撕裂。”

孩子被摔,仍旧是最触目惊心,也最扣人心弦的舆情痛点。很多人和网友“爱--莫能助”一样在究诘,“警察野蛮暴力执法更可怕,公权力就是这样可以随意的侵犯每一个人”? “视频里交警明知采取强制措施有可能殃及孩子的情况下,仍采取了绊摔动作去控制该女子,结果导致孩子重摔在地。”山东中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峰说。孩子的身心安全大于天——大批网友怒怼交警。

66949_500x500

66950_500x500

网友对松江警察粗暴执法事件的评论。 网络截屏

有网友将网传视屏细细分解,痛斥当事女车主“置孩子于险境”,“用孩子博同情碰瓷警察和绑架舆论。”网友“洞庭湖De老麻雀”愤愤说,“作为一个母亲,遇到这种事情,完全不顾孩子的安危,还有脸得到同情吗?此时,孩子只不过是她手里的棋子和筹码!” 不少人追问,“处理了暴力执法的民警,那位袭警的女士咋处理?”

也有不少网评在力挺警察群体,也不乏对当事警察的同情之声。

舆情冲突背后,是权力与权利的认知错位

舆论纷争中,警察、女子、儿童这些字眼被不断提及,成为鲜明的网络标签,传递着社会各种情绪和态度。既是多元阶层诉求的释放,也暴露了就法治意识而言社会共识基础依然脆弱,对事件涉及的权力与权利存在认知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说,警民关系折射着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政府行为中,和公众接触最频繁、距离最近的就是公安,民众需要警察机关提供安全保障,警察机关需要民众支持达成社会有效治理;但在处理社会矛盾过程中,执法程序不规范和个体利益不当诉求之间,很容易引发激烈冲突。无论中外,概莫能外。

有网友调侃,“警民关系的复杂程度不亚于婆媳关系,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说不清楚的,其实是权力与权利的边界。正如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秘书长祝华新所说,“日常细琐的警民摩擦,往往源于双方对执法者权利和公民权利边界存在认知分歧。”

一方面,执法权威亟待提升,执法程序依然模糊、不规范。警察既是执法者,同时也受到法律约束,不可以随意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如中青在线评论所言,“不能因为是执行维持公共秩序的行为而忽略对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不顾公民合法权利的执法行为,无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只会制造新的社会矛盾。”

另一方面,公民权利意识日益增长而法律知识却依然匮乏。祝华新引用中国警察网一篇帖文说,“公民遭遇人身或财产危及时想到寻求警察的救助,而追求个体利益时却不愿受包括警方在内的社会管理体系的约束——无论如何都说明民智远远未达到法治社会的要求。

66951_500x500

网友对松江警察粗暴执法事件的评论。 网络截屏

舆情争议之下的法治意识唤醒,一边倒才最为可怕

反观微信朋友圈的撕裂,也隐含某种若隐若现的积极因素。

在一次次网络围观和舆论质疑中,执法者的执法行为、执法程序在被放大镜细细打量,从而也被人伦道德、被职务权力边界严肃规范;在一次次社会矛盾冲突中、在表达多元且充分的辩论中,公民的法治意识也被渐次唤醒。此次事件,倘若舆论一边倒支持警察或是一边倒声援当事女车主,其结果才最为可怕的——前者令执法者产生错觉,以为权力可以任性;后者则让法律威严扫地,执法环境恶化。

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网络口水仗后,更多理性声音开始出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常见阻碍和妨害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现场处置规程》、行政法比例原则等等,一系列平素陌生的规范文件、执法原则,开始被大众知悉。

理清了权力与权利的界限,民警与女事主的错误就该分而论之、分而治之——民警粗暴执法是错误的,当要依法从严治警;女事主交通违法理应受罚。厘清双方责任,谁的错误都不是为对方错误开脱的理由。一如评论员曹林的“吐槽”——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就容不得别人提半句当事女车主的问题,好像一提就是在替警察洗地,警察问题归警察,女车主问题归女车主,不能因为警察问题更严重就回避其他当事人问题”,“我反对的另一个逻辑是,用女车主的错,洗警察的错,用 先错 去为 后错 开脱,用因果链论证警察处置的正当性。”

权力边界在监督之中不断清晰

66952_500x500

上海警方官微主页简介中写道:警之魂,民之力,让我们警民同心,携手共铸平安上海。资料图片

看来,面对社会矛盾冲突中的舆情对立,畅通的表达渠道和信息公开,更有利于社会趋向理性。

因为有网传视频,有现场吃瓜群众不断补充事件细节,此次事件才不至于遭遇“罗生门”,“粗暴执法”的警察与强词夺理的女事主各自责任清晰。

此次警民舆情,虽然爆发时看似轰轰烈烈,但在个案热点很快会消融,值得关心的是示范效应。警察个人执法问题当严肃依法论处,公安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既要回应民意,规范执法行为也应兼顾示范,保护执法信心。

舆情期待公安部门对该事件后续处理的结果及时公布,强化警察执法的职业化、专业化,用行动证明规范执法的决心。当执法程序公正、规范,并得到公众的认可,它就自带威慑力。一如祝华新在《舆论场上的警察印象》所言,“在互联网大众摄像头和大众麦克风时代,警方执法权力和公民人身权利的边界,在众目睽睽和众声喧哗中被审视和放大,对警方构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对公众也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法治教育。”(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郝 洪 吴心远)

责编:刘亚伟、夏丽娟

松江警察粗暴执法舆情观察:该谁谁,纠偏不纠结

(原标题:松江警察粗暴执法舆情观察:该谁谁,纠偏不纠结)

netease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