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点击:
原标题: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及其知识增长趋势分析
作者简介:曹树金(1962- ),男,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275
内容提要:文章基于文献计量法和对数透视理论,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及其知识增长趋势。首先根据知网检索结果,从共词分析、主题演进、合作作者与合作机构等角度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再根据百度学术的检索结果分析总结2005~2015年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增长趋势,研究发现,尽管我国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发展相当迅猛,知识仍然是线性增长和积累的。
关 键 词:文献计量 对数透视 布鲁克斯 网络舆情 知识增长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特定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知识组织与导航机制研究”(编号:12&ZD2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情报学方法的网络舆情发现与分析研究”(编号:12CTQ043)和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意见挖掘的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与利用研究”(编号:GD11YTS02)的研究成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民从只能看不能说的Web1.0时代进入到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与人即时交流的Web2.0时代。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其能更快、更直接、更尖锐真实地反映出社情民意,锻造一个全新的舆情传播机制[1]。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让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或生成新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连接变得更加便捷,而与此同时,低廉的信息传播成本也使大量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随之产生,这些不良信息不仅危害网民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若放任互联网不良信息的蔓延和增长,不利于网络舆论空间的清朗,甚至可能对国家安全或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反映社情民意的网络舆情,在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中相互交织,会正面或负面作用于现实世界,而且来回之间,舆情与现实的关系可能发生复杂的变化,及时发现、分析、管理、利用网络舆情,对社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2]。
自2008年始,我国已有众多学者、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和研究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也发表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其中多数属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成果相对较少,而且2013年以后的研究概况分析尚缺。我国舆情思想和制度建设历史悠久,但是在理论上真正对舆情的研究始于2003年,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则始于2005年[3]。最近几年,网络舆情研究和实践都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研究成果和舆情报告数据量均呈爆炸性增长。本文关注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路径和知识增长规律,拟使用文献计量法和对数透视理论,分析总结2005~2015年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概况及知识增长趋势,为进一步夯实我国网络舆情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概况
以“主题”为入口,“网络”+“舆情”作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2005年至2015年的核心期刊文献,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1603篇公开发表的核心期刊文献,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去重清洗后,得到有效文献1573篇用于此次分析。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层次、基金资助、发文量及被引量年度分布的统计结果,分别如图1、图2、表1所示。
图1 不同研究层次发表的文献数量图
图2 不同基金类型支持的文献数量图(前10)
由表1可知,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发文量在最近十年时间里的上升态势是非常明显的。这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传播方式,尤其是网络把关人格局发生了彻底改变,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经过网络传播的放大效应发展成为网络突发舆情事件。扎根于国情和社情民意,网络舆情引来了学者们关注度的不断升温。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各省或各类基金对网络舆情研究投入的持续增加,让网络舆情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热点领域。
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年度分布显示,2009年的研究成果的篇均被引数显著高于其他年份,2009年可以视为网络舆情研究的第一个转折点。2013年的发文量比2012年多,但是其篇均被引数却显著低于2012年,2013年可视为网络舆情研究的第二个转折点。在157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中,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献是2006年1月朱嫣岚等人发表在《中文信息学报》的《基于HowNet的词汇语义倾向计算》,该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迄今为止,被引次数高达615次。从时间节点看,该文属于网络舆情研究早期研究成果之一,研究内容属于网络舆情意见挖掘的核心技术之一,因此其被引次数远远高于其他文章。
2 内容分布
2.1 共词分析
在学术论文的全部内容当中,关键词是反映期刊论文研究内容的,由论文作者自行选择的自然语言[4]。词与词之间可进行各种组配,如种属、限定、交叉等以表达学科内容各方面的复杂概念[5]。
在文献计量学中,关键词的共词方法常用来确定该文献集所代表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6]。共词分析方法广义上属于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其原理主要是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达到挖掘隐含信息的目的,进而反映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结构变化[7、8]。
笔者利用可视化工具NetDraw生成关键词网络,去除该网络中无任何连线的孤单节点以及与中心节点无直接联系的坠饰节点得出图3。
图3 CNKI网络舆情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结合图3与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及重要文献列表信息可知,我国“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关键文献中的高频热点词汇包括:意见领袖、突发事件、舆情分析、人民网、舆论场、舆论信息、大学生、舆情研究、群体性事件等。
根据度数中心度的定义,在一个社会网络中,一个行为者与其他行为者存在越多的直接联系,那么该行为者就居于中心地位[9]。观察图3可以发现,“网络舆情”概念本身处于决定的中心地位,整个网络也呈现出“星形网络”的特征,由此可以判断,国内网络舆情的研究在近十年间已形成围绕着“网络舆情”为核心概念实现了研究领域本身的成长。
2.2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主题演进
以157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为对象,对CiteSpace软件进行如下设置:选择主题类型为“NounPhrases”即名词性短语,并创建一个POS标签,节点类型“NodeTypes”中选择“Term”,选择标准“selection criteria”中设置选择被引或出现次数前十的主题,在形成的知识图谱中选择以“TimeZone”的布局形式呈现中文网络舆情主题研究的发展时间流图,如图4。
图4 CNKI网络舆情研究文献主题共现时区图
根据图4,2005~2015年间,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前沿主题在时间分布上主要分为基础、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1)奠定基础阶段。2005~2008年为第一阶段,即网络舆情研究奠定研究基础的阶段。从图4的左下角可以看到,该阶段网络舆情的研究主题主要应对互联网这一类正在不断成长的新传播媒介。研究主题交织着传统传播理论与互联网信息管理的理论探讨,这也正说明传播学领域较早地关注到了网络舆情领域。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发展的初期,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网络的传播模式及对应的功能媒介。由图4可以看到,受网络设施普及、网络技术等因素的限制,2005年~2008年网络舆情的研究主题主要是传播学及媒介研究的相关术语名词,如引入“沉默的螺旋”、“把关人”、“议程设置”等理论解释网络环境下的舆情发展规律,以及对网络舆情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探讨,研究成果总体上以理论研究为主,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舆情分析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但是占比较小。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为之后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发展上升阶段。2009~2012年为第二阶段,即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门户网站应运而生使整个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这四年间也出现了许多互联网舆论群体,借助着互联网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的特征,网民愈来愈倾向于通过网络媒介发布言论。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舆论团体及各种舆论事件,由图4可见,“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等都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研究主题。学者们也注意到,当社会事件进入网络空间,立刻被无形中放大,小范围的舆论事件如不妥善处理,依托网络将很快发展为大面积的网络舆情危机。表2为2009~2012年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出现频次较高的部分主题。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受到网民的热捧,“意见领袖”成为第二阶段研究的重点,以草根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在自媒体技术推动下成为“网络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一起开始进入研究视野,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的边界渐趋模糊,关于社会舆情的探讨也逐渐增加。由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突发性概率大、传播速度快、覆盖人群广等特点,这一时期学界对网络舆情预警及引导机制的研究空前集中。由于信息发布和获取渠道的迅速增加,需要实时跟踪监控的网站多、内容广,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对网络舆情的应对也需要实现由被动防堵转向为主动引导[10]。除了对舆情进行及时预警与有效引导外,还应该从IT技术、道德与法律等多方面规范网络言论的管理和监督,使网络舆论的发生、发展都能在可控的范围内。
(3)成熟稳定阶段。由表1可知,2013年以后我国核心期刊与网络舆情相关的发文量增速逐渐放缓,总体被引用率也放慢,可见网络舆情的研究热点已经基本稳定。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网络媒体、传播平台持续发展,“两微一端”开始成为网络舆情研究中的主要数据来源,互联网成为社会民众发表言论的主要途径之一。技术是把双刃剑,廉价的网络信息传播成本,催生了一批“网络推手”,网络推手的识别也成为该阶段网络舆情研究热点。从图4的右上角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在2015年的网络舆情研究中属于前沿主题之一,而大学生、高校一直是近些年网络舆情的热点主题,这是由于研究者和管理者已经普遍发现网络舆论的片面性,需要增加对密度大、三观形成期的高校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传递更多正能量,从源头上消除容易引起公共危机的因素,同时鼓励高校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思想境界,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3 主要研究力量
3.1 跨学科概貌
网络舆情是一门新闻学、社会学、传播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网络舆情的构成是以人为主体,具体事件为客体,互联网为载体的,网民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在互联网中激烈、快速交互、共振形成网民自己的“声音”,网络舆情便是这些“声音”带来的影响的集合。
通过在CNKI对检索结果以“学科”为分组浏览依据得到国内公开发表的网络舆情研究文献在各个学科的分布情况,表3为国内核心期刊在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情况,可知在我国新闻与传媒学科是网络舆情研究的“主战场”。
表3可见,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应用这两个学科的发文量虽然在排名上分别高居第三、第四,但其发文量相较第一的新闻与传媒差距甚远。可见对网络舆情的中文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停留在理论上。此外,根据人民网2013年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了解到,国内网络舆情研究学者的学科背景多为中文类、新闻传播学科类、经济学科类、管理学科类、法学学科类、政治学科类、教育学科类、历史学科类[11]。可见,国内的网络舆情是一门偏向文科类的研究,缺乏技术积淀。
3.2 作者关系
研究文献的作者可以了解学科主题的发展。通过对文献核心作者的分析,可以有效探测我国网络舆情的主要研究力量,初步了解学界当前研究现状[12]。
中文网络舆情研究方面,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陈福集,共39篇。根据普莱斯定律,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M,其中Nmax为核心作者的最高发文量,即39,带入公式得M=4,即发文量超过4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运用CiteSpace对1573篇核心期刊进行作者共被引分析,得到被引次数前十的作者有84位,如图5。在CNKI以“网络舆情”为关键词并含图5中的作者姓名进行检索,可知图5中文献被引次数前十的作者在网络舆情研究方面的发文量均超过4篇,且作者与作者之间合作发文的次数也较多。
图5 国内网络舆情主要作者
3.3 机构关系
对文献集数据进行机构共现分析的结果见图6,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多分布在高校,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网络舆情是一门多学科和领域交叉的研究,不仅需要高校学者的研究,也需要媒体、政府等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
图6 中文网络舆情研究重要机构
根据图6,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方面,发文数量最多且中心度最高的机构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截至2015年12月31日,该机构在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发文量达157篇,其次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
4 网络舆情知识增长规律
前文对中文核心期刊中网络舆情研究的主题、作者及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可知,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人物与机构之间的合作业已较为稳定。中文核心期刊中的成果代表了较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开放获取等的兴起,文献资源走出实体图书馆,在诸多网络平台上就可以获取题录或者全文,Google、Baidu等学术频道的便利性使得科研人员获取学术论文的行为也因此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以百度学术为平台,以“网络舆情”为检索词,检索结果涵盖了来自万方、CNKI、维普、OA平台、豆丁网、道客巴巴、百度文库等收录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会议论文题录,检索结果年度分布见表1。百度学术的检索结果远远多于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可视为网络舆情科研信息的量远大于知识的量。
在情报研究领域中,布鲁克斯[13]曾用对数透视效应对传统文献与其所含知识间量的关系进行描述。对数透视原理描述了人类获取和接受信息、知识和情报的认知过程遵循对数转换机制,同时用量化形式揭示了人们遵循最省力原则进行信息、知识、情报的获取和吸收这一现象,对情报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费成教授[14]对对数透视原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并进行验证。肖楠等[15]则论述了网络环境下的对数透视原理新的表现形式。接下来本文拟验证网络环境下,网络舆情科研信息承载的知识增长是否也遵循这种变化,即网络舆情科研信息的量与其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的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根据对数透视原理,假设百度学术信息与其经过对数转换后所表示的知识间的关系仍然符合传统文献与其所含知识内容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该假设,首先根据百度学术检索结果计算出相应的对数值(对数底选10),使用SPSS软件中的曲线回归分析发对网络舆情科研信息的对数进行模型拟合,得到如图7所示的网络科研信息对数的变化曲线。
图7 网络舆情科研信息量对数的增长曲线模型拟合
由图7可知,网络舆情科研信息增加量的对数的变化大体上沿直线上升,可以认为是呈线性增长趋势。随着网络舆情分析逐渐受到高层管理人员的关注,与决策过程的联系渐趋紧密,网络舆情相关知识的增长也将相对稳定。
以网络舆情科研信息量对数为因变量,年度为自变量,分别采用线性方程模型、复合模型、指数模型和Logistic分配模型进行曲线拟合,模型及参数评估见表4,四种模型均在0.01水平上显著,R平方值均大于0.7,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曲线拟合报告显示,线性方程模型的F值最大,因此,网络舆情科研知识增长可以用直线方程模型进行拟合。将曲线拟合检验报告中的参数估计值带入得到回归方程为:F(t)=lg(rn)=0.102t+3.2。
5 结语
本文对公开发表并收录于CNKI的1573篇“网络舆情”为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这些文献的题录对该批文献的地域、关键词、主题、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计量,深入挖掘目前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趋势及热点。网络舆情研究本身融合了传播学、公共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知识,然而从现有研究的主题、合作等分析中可以概括发现:
我国国家和各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对网络舆情研究领域的资助力度都较大。从学科分布分析结果可知,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研究对象始于新闻传播学,逐渐扩展到高等教育、图书情报、计算机与通讯、行政管理、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网络舆情研究发展成为复杂的跨学科研究体系,然而,网络舆情研究与网络技术关系最为紧密,面临着研究思维、研究范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考验,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成果如何共享和利用、能否碰撞出更多火花,则成为制约网络舆情研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网络舆情信息发布主体的研究,从社会整体层面研究发展到针对意见领袖、大学生等群体的具体研究。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从传统媒体发展到自媒体阶段,每个个体都可以自由接受和发布信息,意见领袖、网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个体,在网络舆情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大学生是集中在高等院校里,三观正在形成、年轻易冲动、对新事物新技术有强烈好奇心、网络使用程度较高的一类群体,在高等院校管理中,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控与管理成为主要任务之一,由此产生了对该群体进行深入研究的需求以及一系列研究成果。随着自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信息发布渠道越来越多,发布形式越来越灵活,网络舆情信息发布主体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从主题分布网络分析图可知,网络舆情研究的子领域较多,但各领域之间的联系较弱,而网络舆情研究具有明显的跨领域、跨学科的特征,需要加强学科领域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拓展研究视野,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目前中文网络舆情的研究多属于定性分析,涉及具体的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中文文本挖掘技术、信息传播与演化模式、监测预警模型的建立、情绪数据流感知等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需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从机构合作与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可知,机构或者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偏弱,反映出研究团队构建方面的不足,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发挥跨学科、跨区域的合作联动作用,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纵深度。
利用网络学术检索平台获取的知识增长分析结果则显示,尽管我国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发展相当迅猛,与之相关的网络检索结果数量也较大,但是,网络舆情知识却是线性增长和积累的,可见知识增长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网络舆情知识的获取与知识增长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上海城市读书状况调查报告[N].文汇读书周报,2004-12-01(01).
[2]陈忆金,曹树金,陈少驰,等.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1(6):41-49.
[3]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3):115-120.
[4]魏瑞斌,王三珊.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Web2.0研究现状[J].情报探索,2011(1):1-5.
[5]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二)——类团分析[J].情报杂志,2008(6):141-143.
[6]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5):70-72.
[7]冯璐,冷伏海.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88-92.
[8]钟伟金,李佳,杨兴菊.共词分析法研究(三)——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2008(7):118-120.
[9]王程韡.“大数据”是“大趋势”吗:基于关键词共现方法的反事实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1):3-11.
[10]王娟.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治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4):71-75.
[11]祝华新,单学刚,刘鹏飞,等.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4-03-18].
[12]孙宁,陈雅,杨艺.全媒体环境下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热点、前沿主题及其知识基础[J].情报科学,2014(10):144-149.
[13]Brookes B C.Theory of the Bradford Law[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3,33(33):180-209.
[14]马费成.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J].情报学报,2007,26(1):3-13.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