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生命科学

时间:2016-12-21 11:00

来源:作者:点击:

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生命科学

刚才说到人工智能我们经常会讨论说机器人很厉害,这个人工技能技术很厉害,但是我想终归是我们人类自己很厉害。刚才我们说到还有第二个议题,那就是生命科学,现代科学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生命科学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为活跃领域之一,而这一领域研究成果也正在翻天覆地的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帮助我们减少疾病。我在想有一天也许我们生病不用吃药了,或者说我们根本不会得癌症,我特别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接下来将更近距离了解生命科学,探索生命之美,让我们欢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教授、杜克大学生物教授董欣年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袁钧瑛、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先生上台。

王晓东:终于轮到我们了,等一天了。我首先感谢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坚持到现在。我首先要不要介绍一下各位,这两位我都很熟悉,刚才董欣年教授讲演,主要研究植物,也是在几年前,在这个领域里面非常有成就的科学家。其实我们讲刚才各位同学也讲到,疾病、大脑的认知,整个工业革命、农业革命、数据革命。我们做这个生命科学的其实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不光是研究的范围是人,不光是动物,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一个研究领域。那么我们坐在董教授边上的是袁钧瑛教授,他也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袁教授是我们这个领域里面研究细胞死亡这个领域里面,可以说是一个先驱吧,更加准确一点,包括我个人在内的很多后来的这个研究者,很多的开创这个领域里面,袁教授是复旦大学本科,那么也应该是1982年从复旦毕业去美国,在美国MIT学的博士和博后,最近也在中科院有机所作为我们顶尖千人计划。

刘挺军: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泰康保险集团,负责我们医疗,今天非常荣幸跟顶尖科学家坐在一起探讨问题。实际上我们是中国支付体系和医院联网,把生命科技的先进技术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

王晓东:那我就先说几句开场白,我想刚才大家也都听了上午,也听了沈志勋教授的讲演,讲光电、感知。但是你如果听我们生物学人讲,很少有人能够需要引到上个世纪初的,因为上个世纪初的生物学可能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很远了,因为生物学如果说上个世纪中期或者中期以前,包括我们杨振宁教授,当时他50年代做的工作,我们生物学来讲,我们的发展在所有科学里面发展最快,活动最多。

另外就是我个人有点偏见,我认为也是为我们目前困扰很多人类社会的问题,迫切的寻求答案。

那么我就讲几个例子,我们现在如果学生物学的人都知道,在过去的几年,有一种非常大的发展,刚才讲到神经生物学对人脑的认知,对机器的学习模拟人脑,甚至做出比人脑更加复杂的工作。但是我们大家讲这些话的时候我就在下面,我就想问一个问题,越是不了解的人知道的越多,因为鼠脑、苍蝇脑等等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可能体现在最复杂的计算机,而且最大的问题对他的工作原理了解,有一个很简单的说法,比如说我们研究清华,研究电子,研究计算机,其实做工程的有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就是说一定要精确,各个元件必须得精确。那么我们生物体各种的百花齐放,虽然刚才董教授各种各样的花,但是各种各样的花它的生命根本都不一样,都是以这个大分子双螺旋排列,为信息载体的机理。在我们整个技术上,微生物都是由这种生命所承载的。

包括我们现在在这儿坐着,谈论各种问题,不管是哲学的,还是艺术,还是科学的,其实都是由这种生命来体现的。那么他为什么有这么简单的一个原则?那么显然跟他的这个建一个机器,跟建一个计算机整个的都是不一样的,完全不是一个精确的。所以我们说最近神经科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把光纤插上到某一个部位,然后通过点一束光,能够了解这个部位,它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个反应,神经原有什么样的反应?那么这个技术现在是一个突破问题,第一次让我们能够精细的去探索脑的功能,我们也发现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

另外一个我们大家都在谈论的,也是最近几年突破性进展,而且突破性进展是由两位科学家所做出来的,那就是G编辑,G编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利用了一个视频体的这样一个天然的系统,能够把它现在放在人的细胞里面,放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细胞里面,包括植物的细胞里面,我们可以随意的修改你的生命信息。他为我们带来的生命科学的进展,为我们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我觉得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我想最后提一个,这个也是跟袁教授研究的领域有关系,那就是说我们可能第一次能够因为这些科学的发展,我们第一次现在可以面对研究,我们以前完全不知道,比如说神经性病变,我们都知道我们人类面临很多问题,其中雾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雾霾的问题在我看来,五年之内肯定解决了,因为它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可能是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移民计划的实行,可能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可能会达到人类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这样一个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面临很多问题,我们目前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就是老年痴呆,包括帕金森,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面对这样目前第一次可能在这些问题上,现在也看到了一些情况。

说到这个人口老龄化,那么我们科学家刚才几位同学也提到了,我们是不是能够解决?其实很多社会上的问题,不是说我们理性有解决方案就能解决的。刚才也提到,其实社会上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您作为保险业积极发展的,对这个社会稳定和家庭解决这个问题在成长的前面,有很多不踏实的地方,你们也可能在结构上、在很多社会层面上能够提供,像我们从科学领域这样一个方案,我现在是不是可以请您讲?

袁钧瑛:就是说这个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国家为了改善这个方案,开放了二孩政策。这个二孩政策可以从长远来讲可以解决的人口组织问题,但是不能解决老龄人绝对存在的这个问题。现在知道65岁后的人群当中,平均每三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症,所以这个来说就是说对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这个社会对国家发展非常的严峻这些问题。

我觉得美国其实已经领先很多,他就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美国国会已经批了一个文件,就是在未来的十年当中要拨多少多少亿美元来研究解决这个疾病问题,对社会发展的问题。看他提出来的目标是非常大的,没有什么病不能治的感觉,所以这个目标是非常大的。我觉得如果达到10%的话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要解决这个人类的问题,其他的疾病,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对最基本的原理要了解,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些疾病的问题,老龄化的问题社会问题要靠在座的年轻人,要靠你们的努力,来研究这些基本的问题,我希望能够看到这个生物研究的远大目标。所以这些任务我觉得靠我们这代人可能解决。

我就希望能够在座的高中生学们能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这个问题不光是关系到你们,不光是关系到我们个人家庭,个人生活的这个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整个国家的发展问题。

刘挺军:说到老龄化这个话题,中国现在是两亿两千万人,每年增加将近一千万,增加速度非常快。所以高峰时候达到四个亿,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护理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第二个医疗成本也非常高。所以整个经济社会,要用美国GDP的17%来应对,中国现在是5.6%,欧洲国家都在10%—20%。

那么实际上我个人得理解,就是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它实际上有三个部分的解决方案,一个部分是科学的问题,科学和理性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生命科学家,科学家研究把这个问题解决,找到药物,找到这两种方法,这些技术不断的发展,我们的解决方案会越来越多。

第二部分是他经验性的部分,就是刚才在讨论人工职能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因为我们没进入医疗之前,我一直单纯的认为医学就是纯粹的科学,后来发现医学跟我们保险有点一样,有他科学的部分,循证医学都是一样,通过大数据判断症状。这是第二个部分。

第三个部分实际上是社会性的问题,其实人除了不生病之外,其他更重要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交往一系列需求,这些可能需要通过比如说我们保险支付体系的安排,通过我们所创造出来的跟全新的人文关怀的社区,还有医疗的综合解决方案。我确实感受到一点,就是随着生命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传统的很多养老模式将会面临最大的一些变革的挑战跟机会。传统医生他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用他几十年积累面对复杂的病。人工智能现实中已经用了,机器读的书很多时候比人读得多。过去诊断不确定,现在可以用机器做的,我们这个行业是需要为新的技术做一些提前的应对和准备,很多商业模式。

我相信未来的话,不单纯是一些大的医院会生存,或者是更多、更专业化,医生会越来越像个人一样。原来交给医生做的事情可以用机器做,对这个产业有很大的一些发展变化,这是我个人一点看法。

董欣年:我想我因为今天上午已经讲过了,所以就讲我自己专业方面的东西,下面有同学要问问题我再给你们讲。因为我是在大学里头,一直在教课,所以我想谈谈教育方面的事情。因为我也没有仔细的系统的考虑这些方面,但是我有一些希望对下面的同学。

所以我在大学里头教微生物学,我就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特别的专一,就是我一般的都会跟学生讲很希望跟你们能够交朋友,能够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们聊聊天。所以过去的这都成堆成堆的学生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们天南海北的聊,尤其和微生物这方面有关的事情。这些学生你邀请他来,他也基本上不来,花了很多的时间,就是对自然的世界关心的比较少。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让人担心的事。

今天上午也讲了,当然也可能对这个生物有兴趣,对数学有兴趣,反正对我个人来讲的话,这个自然世界是最有意思的事情,刚才晓东也讲了,最后展示的这个照片,像植物这些东西它不单是像基因这些,比如说一个松树,对吧?可以变成一个参天大树,但是我要把它放在小盆里又变成盆景。所以它是同样的基因组成,但是它在不同的环境下,又可以不同的情况。生物界有非常多的有意思的东西,所以大家不要低头看手机,要把头抬起来,看看周围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就是到大学以后,我就发现很多学生觉得很累,实际上这是一个对我来说非常悲惨的事情,因为我们也有很多中国学生他是有一个概念,父母的概念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话我觉得非常值得讨论的事,如果人生是一个短跑的话,你可能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那我觉得如果是一个长跑的话,你孩子真是要输在起跑线上,才能够坚持到最后。

对我个人来讲,我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学习,有很多原因,后来有一些感冒,不再学习。到了大学以后,好像特别的渴望知识。现在我们在幼儿园开始学习,有虎妈的这种说法,周末的时候,父母亲都忙的不得了,孩子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先弹钢琴,然后再画画,然后再游泳,再踢足球,时间都安排的特别满。其实我今天上午差点说出来,可以玩着讲,你玩的越开心,给你讲的越高。开始作为一个孩子来讲的话就是应该玩,在玩的过程中你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的这个东西给你的这些数据,实际上是原始性的,让你自己去吸收,让你自己去消化。但是你在网上学习的东西,在书本上的都是已经被消化过的东西。所以像这种,现在这种社会还有教育的方式,确实是让人非常开心的,但不是一个培养有创造力的这种人。心理学教授他就在讲,他可以把人分成两类。实际上合理的知识和合理的学位是一点关系没有,不是有正向的关系。

今天早晨有位教授讲到,你这个学生知识越多,你的好奇心就越降低。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悲伤的事情,你作为一个科学家一生都在追求新的知识,所以这个对外界的能够保持这种好奇心的话,就要观察,就要看世界,对周围的人、对周围的事、对周围的环境关心,我觉得才能够永远保持这种好学的心态。

最后一个我想说一下,成功的话会有什么,你成功了有什么经验?所以我也接触过很多大的科学家,也有很多很好的老师,我总觉得就是说他们共同目标就是一个,就是他们非常的勤,不光是身体勤,而且脑子也特别勤,所以这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你作为一个学者,不光是脑子勤,身体也要勤。这是我后来总结出来的。

原来我认识一个著名的文字学家,他的名字叫丁声树,当时中国词典编者,他只有一个外孙女,这个外孙女的名字就是一个字勤,有这么多字,最后他给他的学生一个勤字。所以我很早在中学的时候就认识他,后来我通过这么多年的经验,希望把这个字给大家,给下面的同学,不管怎么讲,在你任何想做的事情上做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勤,不光要去做,脑子也要勤。

袁钧瑛:讲教育问题,有人问我中国教育问题,我觉得其实一个有最大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美国是正面教育,比如说中学里面也好,大学里面也好,学生不管做了什么样的,老师“you greet”就表扬了。我知道我儿子有的时候做功课做的不好,但是他老师还是表扬的一塌糊涂。我觉得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我感觉特别好。

在中国教育里面,批评与自我批评太多了一点,我觉得对学生来说,是对他的一个负面影响。其实这个学生成长的路最主要的一点是鼓励,他觉得你支持他了,不管他做什么事情你都支持他,让他高兴,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让他感到支持,这样的话不管他做什么事情,他都会觉得有努力的必要,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就是刚才讲到学生读书的问题,看计算机太多了,其实他读书的整个过程,我参与的很少,基本上就是在边上讲你太棒了。他在读书的时候,我看到他功课情况就是看漫画册,我看他整天泡在漫画册里面,崩溃很多。然后结实很多朋友,让他觉得大学生活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话他真的做起功课来,非常努力,有时候通宵做也有。但是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业余他喜欢做的事情,不一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我觉得这个是如果我们教育能够注重培养,使学生幸福,而不是死记硬背。

其实我们都是文化大革命当中长大的孩子,说老实话,十年动乱其实我觉得给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玩了很多,读书读的很少。但是我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好多人得到一个学习的机会,拼命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在我们家庭受到很多折磨,但是对我们个人的是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学生学的很多东西是没有用的,最主要的事情培养学习兴趣,要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这是最好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