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主持人

警方通报2018年禁毒工作 刑拘涉毒嫌疑人124名

时间:2019-01-20 19:47

来源:作者:点击:

新京报讯(记者 左燕燕)1月16日下午,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召开北京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据介绍,2018年首都缉毒打击工作中,刑事拘留涉毒嫌疑人1246名,同比上升2%;缴获各类毒品71.71公斤(折算精制毒品),同比上升17.2%;全市共判决毒品犯罪分子1118名,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229名。

 

侦破特大跨省运输毒品案

 

“一个以‘蒋某’为首的贩毒团伙将大量毒品运输到北京贩卖”。2018年11月初,北京朝阳警方得到线索,有人将携带毒品从四川进入北京贩卖,初步调查发现这是一起特大跨省运输毒品案。

 

经调查,警方逐步确定了嫌疑人“蒋某”的真实身份(男,29岁,四川人),在掌握蒋某携带冰毒样品到北京的具体时间和交通方式后,专案组对蒋某实行全方位的布控。经过连续一周的走访摸排和侦查取证,最终理清摸透了该团伙成员的关系网和活动轨迹。

 

据介绍,该团伙以蒋某为核心负责全盘指挥,刘某(男,31岁,四川人)为骨干成员负责组织邓某(男,33岁,四川人)、丁某(男,29岁,四川人)运输毒品。

 

2018年11月24日3时许,专案组在朝阳某小区内将携带毒品的蒋某、刘某控制,当场起获冰毒、氯胺酮1公斤,在京密路附近将邓某、丁某控制。目前,经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批准,蒋某、刘某因运输、贩卖毒品罪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丁某、邓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

 

打击新型毒品犯罪控制嫌疑人126名

 

2018年8月,海淀禁毒大队组织牵动局内各警种,协调区卫健委、食药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针对我市出现滥用新型毒品的情况,组织开展集中打击专项行动。

 

“侦查员在一线办案中发现,很多吸毒人员不再吸食合成毒品。在涉毒人员交友圈中,开始大量贩卖一种叫做“犀牛”的新型致幻可疑物质。”据海淀区禁毒办常务副主任毕波介绍,经研究认为,该可疑物很有可能是非药品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名录中的一类毒品。

 

后经公安部二所鉴定,该物质为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5-MeO-DiPT),是名录中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色胺类毒品之一。同时,卫健委和食药局从专业角度排除了该物质的药用价值,确定没有合法的销售渠道。

 

2018年8月1日,海淀甘家口派出所抓获第1名贩卖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的犯罪嫌疑人,后海淀分局陆续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组织 27个派出所共计抓获贩卖色胺类毒品犯罪嫌疑人126名,缴获色胺类毒品1544.18克。截至2018年12月底,抓获吸食“蓝精灵”7-胺基氟硝西泮的违法人员3名。

 

 

全年共查获涉毒人员3526名

 

发布会上,市禁毒委副主任陶晶通报了2018年首都缉毒打击工作的整体情况。

 

陶晶表示,2018年建立了“毒嫌调控”集中研判机制,构建了3类数据分析模型,生成涉毒线索437条,抓获涉毒人员86名。根据娱乐场所、邮政快递等行业场所转递的信息线索,据此破获毒品案件64起。主动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对接,通过集中调控等措施,共发现处置隐性吸毒人员1374名。

 

“目前我市冰毒等毒品供应出现‘断粮效应’。”陶晶介绍,创新建立集群式打击模式,开展联合扫毒,全年先后组织7个分局、46个派出所,开展了4波次集群专项打击,共抓获吸毒人员307名。

 

同时,牵动机场、海关、铁路等成员单位整体联动,针对重点航班、重点群体进行全方位、全天候毒品查缉,全年共查获涉毒人员3526名,缴毒390.9公斤(新精神活性物质恰特草383公斤)。

 

2018年9月中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会同北京海关缉私局,联手广东、河北、福建、香港四地警方,破获特大跨国走私可卡因案,打掉一条从南美中转北京、转运广东、香港的走私通道,缴获可卡因24公斤。据介绍,这是近年来我市首次“多部门协作、跨地区作战、全链条打击”破获的特大跨国走私可卡因案件。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